• 我的订阅
  • 人文

袁枚的食谱《酒园食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22:09:00 来源:科普社会

清代有众多学者对食物感兴趣,也对烹制食物的原则感兴趣。袁枚(见图)就是那样的学者,而且是最为活跃的,说出来的话也最能服人。他为自己的食谱《随园食单》写了十多页的序言,全是对同时代人的告诫和警告,他称之为烹饪须知,是每个欲烹饪成功之人不可忽视的,其中的信息似乎既面向厨师,也面向那些对食物很敏感的读者。第一要义是要懂得特定食物的自然特性:猪肉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白肚而扁身为佳。寻觅理想食材的结果是,“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作料的选择也同等重要,酱、油、酒、醋,都各有特点与缺陷。用油的话,要选上等的苏州秋油;用醋的话,要谨防那些颜色甚佳,味道却不够浓的,因为它们失去了醋的“本旨”。镇江醋就为这种缺点所苦,江苏板浦醋必定是最好的,浙江浦口醋次之。食物的清洗和处理也很重要:燕窝显然要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肉要剔筋瓣,鹿筋去臊,鱼胆要小心处理,以防胆破而全盘皆苦。说完这些之后,袁枚开始思考一些基本问题,也就是具体到一顿饭来说,如何让各种要素保持均衡。添加调料之时,要严格按照食物的本性,区别对待,不可含含糊糊。重点是独用和兼用,涉及酒与水、盐与酱;另一个重点是,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举例来说,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肉、猪肉之中,皆是愚蠢之行。味道过于浓重的食物,如鳗、鳖、蟹、鲥、牛肉、羊肉之类,皆宜独食。

袁枚的食谱《酒园食物》

袁枚上菜之法也是袁枚心中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代的富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百味。若作客在外,必须预备一种急就章之菜,以防客陡然而至,急需便餐,如炒鸡片、豆腐、炒虾米,及糟鱼、茶腿之类。上菜之时,不宜用过于贵重的明代瓷器,而应只用更为雅丽的清代陶器,使之大小各异,参错其间。物贱者器宜小,煎炒之物宜盘,煨煮宜砂罐而非铁锅。用贵物宜多,用贱物宜少。煎炒之物多,则火力不透。故用肉不得过半斤,用鸡、鱼不得过六两。其他食材当然要量大才行,不然无任何味道可言:白煮肉,至少要二十斤才行;粥亦然,非斗米则汁浆不厚。菜品做好之后,总是必须一样一样地吃,而不是大量堆叠于桌上一起吃。鱼或者其他动物有多少部位可以利用,厨师就应该尽量利用——就这一点来说,袁枚跟李化楠一样提倡节俭。如此上菜而成就优雅,也是袁枚的同时代人沈复所描绘的情况。沈复强调道,顶级美食家用餐之时,必小酌而行酒令。他家中虽然相当贫穷,却往往得以与妻子坐而享受美食,即瓜、蔬、鱼、虾四物。沈复对大量饮酒一事情坦诚得很,他承认,乾隆庚子年新婚之夜,大醉,未入洞房已不省人事。袁枚深知,纵酒则不知食物之味。但是他也深爱佳酿,坦言曾饮溧阳乌饭酒十六杯,复饮至眩晕方休。他平常并不饮酒,而在另一场合遇到了苏州陈三白酒,因其甘甜而粘唇,饮至十四杯。史景迁(本文作者史景迁为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著名汉学家)

袁枚的食谱《酒园食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人是怎么看待饮食的?(健康书橱)
...健内容。《随园食单》就是典型代表,作者是清代大才子袁枚(1716—1797)。优游大半生之后,他总结数十年的美食体验,写下这部《随园食单》。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
2024-09-06 07:14:00
盘点中国古代五大吃货的故事
...黑色幽默,表现了他对清朝统治者是何等轻蔑! 【清】袁枚清朝的袁枚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和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他写的诗词文章很有灵性,他自己倡导“性灵说”,文章讲
2024-04-15 11:46:00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跟着清代“吃货”,在烹饪中品味人生态度
...写美食的菜谱少,独一份的“美食宝典”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最早出版于1792年,详细记述了中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和美酒名茶,
2023-02-04 11:17:00
养生,从用心煮一锅粥开始
...文转自:承德日报养生,从用心煮一锅粥开始□ 孟祥海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用了不足200字的文字,记述了他的煮粥之道。文字清爽可爱,宛如一则古色古香的小品文,读来妙趣横生,耐人
2024-02-09 10:42:00
清代“吃货”指南
...报《随园食单》——清代“吃货”指南清代《随园图》。袁枚像。《随园食单》。 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车博饼。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杨公圆。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
2024-03-25 07:48:00
豆腐味美胜燕窝
...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深受男女老幼的喜爱。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喜欢吃豆腐,他在《随园食单》中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我国是豆腐的故乡,制作豆腐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明代李时珍在
2023-10-23 06:35:00
珠光玉润话汤圆
...在试灯预赏的日子,摊主就已经开始卖汤圆了。清代诗人袁枚和他的厨师,更是从汤圆馅料的风味和形式上做文章,创作出了可甜可咸、可荤可素的汤圆,如萝卜汤圆和水粉汤圆。袁枚的《随园食单
2023-01-25 13:45:00
《随园食单》是古代吃货们必备的“美食宝典”
...独写美食的菜谱最少,独一份的美食宝典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是清代大才子袁枚所作,最早出版于1792年,详细记录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
2023-07-12 10:26:00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袁枚喜吃瓢儿菜瓢儿菜,南京特有的菜第一次被推向世界瓢儿菜,是南京特有的蔬菜。瓢儿菜矮矮的,暗绿色,叶茎短,叶片圆肥,叶面起伏不平。入冬后尤其打过霜的瓢儿菜,既带
2023-01-09 02: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