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距离河南2000多公里外的海南,暖阳下,来自安阳的玉米育种专家孙海潮正穿梭在一片青纱帐般的玉米地里,照顾着即将收获的新品种玉米。孙海潮一手拿着《玉米育种气象服务报告》,一手用尺子量着玉米棒的穗长,不时地做...……更多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在甘肃张掖建成投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在张掖市建成投用,该中心将组织优秀科研团队在张掖对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实验示范,为玉米新品种研发培育推广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国家玉米...……更多
果蔗“看天”提前育种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浙江义乌果蔗“看天”提前育种“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预报,果蔗育种提前,预计今年可以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2月10日,浙江省义乌市果蔗研究所所长吴德锋指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果蔗苗,开...……更多
...报进一步提升种业的竞争力成为不少参会学者的共识攻克育种关键技术强壮玉米“中国芯”本报三亚1月5日电(记者李梦楠)中国的玉米产业发展如何脱困?端牢中国饭碗,生物育种能发挥哪些作用?1月5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玉米李登海团队记录选育玉米数据李登海在三亚南繁育种基地 在育种界,创造一次全国纪录已非常不容易了,但他竟然7次创造我国夏玉...……更多
黑龙江成立技术联盟    促玉米种业创新
...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 朱虹)日前,黑龙江深哈玉米生物育种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在哈尔滨举行。该联盟整合国内农业科技资源,既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为代表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又融入多家国内龙...……更多
他们,将在南繁育种田里过春节
...饭,赵久然就带领团队赶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南繁育种基地的育种田。玉米育种材料的散粉吐丝期已至,他们要抓紧套袋和授粉。“今天,我们先到地里逐行观察一遍,确定做授粉的重点区域。等9点钟气温升高,雄穗开...……更多
科技服务到田头 春耕跑出“加速度”
...之一。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该公司从科研育种源头抓起,精选玉米自交系,选育出适合当地抗旱、耐瘠薄、产量高、抗倒性强等特点的国家一级杂交新品种。“我们今年有4个玉米新组合申请自治区新品种审定。...……更多
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的情况。三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南繁育种的“天堂”。近年来,全国近30个省份八百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业约六千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前来从事南繁育种工作。“这片地种的玉米有上千份材料...……更多
新品种亮眼 新科技炫目
...海南日报记者清晰且直观地看到这一行业领军企业在科研育种、生产加工、推广服务方面的规模和布局。“海南是我们科研育种的核心基地,我们去年建设了种子加工厂,延长链条。这次主要展示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质量管理...……更多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智能育种技术将大幅缩短育种周期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7日讯(记者 利声富)“采用智能育种技术可大幅缩短育种周期,信息技术引入农业对于提高效率有积极...……更多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AI育种大模型“丰登”问世 为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俞陶然本报讯(记者 俞陶然)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昨天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我国首个种业大语言模型“丰登”(SeedLLM)。在上...……更多
...术中心格外忙碌。在这里,七八个月内就能创制数十万株育种材料、仅用1-2代即可完成目标品种的性状改良、两到三年便可推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传统模式里“大海捞针”式的育种创新在这里变成了“定向撒网”,既快...……更多
为国育种  拼产量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为国育种 拼产量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连续21年在南繁玉米试验地里过年刘波(记者 利声富 摄)南国都市报1月28日讯(记者 利声富)1月28日,阳光慢慢地爬上头顶,三亚市崖州南...……更多
农业科技合作为中巴种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最大的玉米种业公司之一。隆平巴西自2018年开始相关育种项目,推动双方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的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10月11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巴西圣保罗州克拉维纽斯的隆平巴西分子生物实验室内工作。中资公司隆...……更多
育好每粒种  打好“翻身仗”
...业振兴的目标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种业企业等方面进一步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品种创新有了新动力全国种子双交会田间展示面积约100亩,集中展示了346个水稻新品种和种植新模式,重点呈...……更多
大数据赋能智慧育种(2023·郑州 世界5G大会 5G变革 共绘未来)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5G与智慧农业育种论坛大数据赋能智慧育种(2023·郑州 世界5G大会 5G变革 共绘未来)□本报记者 李运海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如今,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生物育种技术已成为全球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更多
坚守南繁二十载 而今迈步再超越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坚守南繁二十载 而今迈步再超越刘波在崖州南繁育种基地的田间忙碌。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本报记者 张慧膑新春伊始,南繁基地的忙碌又开启了。在中国农业大...……更多
“乳业之都”加快转型升级
...会进一步增大。全市奶牛存栏33万头,缺口27万头。奶牛育种体系不完善,种牛存栏仅600头。牛源长期依赖进口,受多种因素影响,进口活牛及种用胚胎受限。牧草种业核心创新能力不强,良种育成、繁育水平较低,苜蓿草、燕...……更多
南繁二十载只为种出好玉米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南繁二十载只为种出好玉米刘波在南繁育种基地里察看玉米长势。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本报记者 张慧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三亚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更多
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周学超委员: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文/本报记者 薛来 图/本报记者 金泉“2022年,我区完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大豆、油料扩种任务。今年的任务之一是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更多
【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只为粮丰育种忙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只为粮丰育种忙——山西农大甜糯玉米育种团队小记这几天,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育种研究室主任陈永欣和她的团队,正在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西侧的试...……更多
...介绍起团队的新科研成果。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从事育种工作20多年来,焦宏业和他的团队育成了10个玉米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在焦宏业看来,工匠精神是劳动者成功的基础。比如育种...……更多
玉米单倍体倍性育种平台在三亚揭牌
...企携手构建南繁“育繁推服”全产业链条玉米单倍体倍性育种平台在三亚揭牌本报讯 (记者邓钰 通讯员杨淑雅)近日,由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联合建设的...……更多
海南向种图强:一粒种子“芯”又“新”
...员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海南,利用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育种、制种,这种候鸟式的育制种方式就是“南繁”。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超过70%来自南繁培育。目前海南集聚了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南繁种业的产值突破120亿。...……更多
做强农业“芯” “粮”策绘“丰”景
...0多公里,走遍全市20多个乡镇。”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分子育种实验室主任王帮太说。 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芯片的“芯片”,不解决种质资源的“卡脖子”问题,“粮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更多
从“会育种”到“慧育种”:数字化赋能中国培育农作物良种
...社三亚3月20日电(记者罗江、陈凯姿、程潇)自动化分子育种平台、田间表型信息采集机器人……17日开幕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一系列智慧育种新设备和农作物新品种一同亮相,数字化育种新成果不断发布。正值...……更多
周学超委员: 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茬豆的技术目标。要加大大豆育种支持力度和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着力提升大豆亩产,保障种业安全,端稳“中国饭碗”。“我们有信心通过有效措施实现全区...……更多
丛台酒·2023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⑭|焦宏业: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里
...、玉米研究室主任。25年来,焦宏业和他的团队扎根玉米育种一线,先后育成玉米杂交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2023年,焦宏业获评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2023年4月13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粮油所副所...……更多
中部粮仓|育种:种业大省攥牢农业“芯片”
...以准确、快速地选择具有优质性状的样本,为下一步田间育种试验奠定基础。作为作物遗传育种的专家,黄成近年来带领学生从事玉米、大豆野生种质资源优良等位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已经有一个玉米新品种得到了商业化推广应...……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麦当劳中国首次推出“无笼好鸡”标识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6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麦当劳中国了解到,麦当劳中国首次推出“无笼好鸡”标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麦当劳使用的高品质白羽鸡
2024-06-26 23:46:00
江苏太仓:志愿助农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志愿者们帮助农户采摘蓝莓。马洪业摄近日,江苏省太仓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志愿者前往太仓市浏南村
2024-06-26 23:46:00
南昌县蒋巷镇:稻虾轮作 开出致富之花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时间已来到夏至,正值稻虾田下半年水稻插秧的大好时节。在南昌县蒋巷镇广阔的稻虾田里,一片片繁忙景象
2024-06-27 00:10:00
抽动症患儿平时要注意什么?——刘岩医生
抽动症,也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疾病。为了帮助患儿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4-06-27 00:11:00
华山医院开出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国内首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6月26日,备受瞩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落地首次开方
2024-06-27 00:11:00
黄平:创新“两病”管理模式,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
“这几年‘两病’的报销政策越来越好了,有人定期上门为我量血压,拿药也便宜,报销后1盒药才两块多钱。”黄平县谷陇镇大寨村的高血压患者王大爷高兴地称道
2024-06-27 00:32:00
包文龙主任:为什么肿瘤早期没有症状?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病人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有些肿瘤在发现时已经进展到中晚期,诊治难度大大增加,预后也相对较差
2024-06-27 00:43:00
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在毕节召开
6月25日至26日,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在毕节市召开。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贵州老年大学党委书记
2024-06-27 04:09:00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泌尿外科青年医师专家委员会成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8 版)本报电 (陈得)为积极响应和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实施
2024-06-27 04:16:0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医科?(新视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董家鸿《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8 版)我们在为大部分患者治病的时候
2024-06-27 04:16:00
宝宝成长汤脾胃差?积食?个子瘦小?上火咳咳
现在很多宝宝容易积食、挑食不爱吃饭、抵抗力差易生病……都让麻麻们很苦恼分享6款12宝宝都可以喝的营养美味汤水,每天一款不重样
2024-06-27 06:00:00
想要避免血管堵塞,做好这5件事,或可养护血管
血管作为血液流通的主要场所,血管健康是否能保持良好对人体寿命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然而非常令人遗憾的一点是,随着年龄增长
2024-06-27 06:01:00
牙齿遇冷遇热敏感怎么办?这3招或有效,不要等严重了才去治
在繁忙的都市中,李阿姨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退休教师。她热爱生活,喜欢品尝各种美食,然而,近几个月来,她却发现自己的牙齿在享用美食时变得越来越“挑剔”
2024-06-27 06:03:00
馒头新做法,蔬菜汁和面,柔软多层口感好,孩子超喜欢
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不一样,我家喜欢吃甜味的馒头,今天换了个新花样,用胡萝卜汁来和面,做出来的馒头不但看起来颜色好看,刺激食欲
2024-06-27 06:04:00
吃猪肉牛肉不如吃这肉,鲜嫩多汁,便宜又营养,家里老少吃过瘾了
鸡翅根是整个鸡身最为鲜嫩可口的部分之一,蛋白质含量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我家孩子最喜欢吃鸡肉
2024-06-27 0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