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南繁二十载只为种出好玉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10 03: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

南繁二十载只为种出好玉米

南繁二十载只为种出好玉米

刘波在南繁育种基地里察看玉米长势。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本报记者 张慧膑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三亚成为了全国重要的育种基地。每年,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南繁人”,他们坚守在这里,为祖国的农业事业默默奉献着。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便是其中之一。

在田间地头忙碌,是这位“南繁人”20余年的常态。2002年底,刘波来到三亚,开始南繁育种生涯。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的时候,和大多数“南繁人”一样,刘波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身穿白色大褂,头戴黑帽子,走进田间地头,开始农作物的种植、管护工作。

南繁的工作十分辛苦,需要在酷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中坚持不懈地劳动,但是这些年来,他毫不退缩,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自2002年从事玉米育种工作以来,为了让优异的玉米新品种更快诞生,刘波每年春节都在海南度过。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在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里度过21个春节。”刘波说,玉米花期比较集中,仅二三个星期时间。因此,最忙碌时,早上7点人已在玉米试验地里。连续十几个小时为玉米人工授粉,更是常态。

基地里有上千份材料,高低不一,为防止串粉,刘波要在吐花时进行玉米授粉、套袋,便于挑选出有用的材料。

“一个杂交组合要成为一个品种,至少要种10季。但经过南繁,育种进程从10年缩短到3至5年。”刘波说,这些年,南繁育种基地的住宿条件、灌溉设施等有很大改善。南繁育种,也由之前的季节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科研育种转变。

“我们的信念就是要向袁隆平院士学习,持之以恒,一生只做一件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0余载,除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刘波还需要进行各种科研实验和技术攻关,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努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刘波说,目前他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在沿着鲜食玉米、普通玉米以及高质量淀粉玉米育种的研究方向不断努力着,希望培育出适应性更广、品质更好更优、抗性更强、推广能力更优的玉米新品种,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坚守南繁二十载 而今迈步再超越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坚守南繁二十载 而今迈步再超越刘波在崖州南繁育种基地的田间忙碌。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本报记者 张慧膑新春伊始,南繁基地的
2023-02-01 05:23:00
为国育种  拼产量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为国育种 拼产量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连续21年在南繁玉米试验地里过年刘波(记者 利声富 摄)南国都市报1月28日讯(记者 利声富)1月28
2023-01-29 08:58:00
果然有种 | 51年前三亚这个座谈会 开辟我国玉米单交种选育和应用新篇章
...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的主要形式。”12月13日,在崖州区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基地负责人刘波指着绿油油的玉米对正观察玉米长势的研究生们说,选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更早熟、
2022-12-14 20:46:00
一粒好种子是怎样“育”成的
...人日报》记者经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在南繁扎根20余年的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穿过一片玉米地后,记者终于见到了本人。皮肤黝黑,手机响个不停,这是刘波留给记者的第
2023-06-17 02:05:00
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1月20日,董朝斌在位于崖州区南滨农场的南繁试验基地查看玉米长势。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本报
2023-01-26 01:14:00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开幕
...化种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此次大会举办领袖峰会、玉米与生物技术论坛、水稻和麦类论坛、畜牧与水产论坛、园艺作物论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招商推荐会等多场论坛会议及活动,为中国种业
2023-01-05 20:34:00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硅谷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21家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围绕种业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重大新品种培育开
2024-07-28 20:22:00
...示方面,大会共向全国征集近2300多个品种,包括水稻、玉米、鲜食玉米、瓜菜、杂粮等作物,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具备参观展示条件。在展览区内,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2024-03-18 03:21:00
玉米与豆类论坛举行 专家共话大豆玉米发展之道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5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玉米和豆类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1月5日,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分论坛——玉米与豆类论坛上,行业专家学者分享的内容涵
2024-01-05 23: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无菌操作三部曲: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在医疗环境中,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石。清洗、消毒、灭菌这三步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2025-11-05 06:42:00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走出阴霾,重焕生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稍做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大多与贫血有关。贫血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与透析效果
2025-11-05 06:42:00
成年男性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与系统性诊疗路径
在临床实践中,贫血常被公众误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这种观念源于女性存在周期性的生理失血,使得育龄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5 06:42:00
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举办“金秋重阳话初心•党建引领传温情” 主题党日活动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弘扬敬老传统、传递组织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5-11-05 00:48:00
织金县:锚定学习引领 筑牢新兴领域思想航线
毕节市织金县精准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和货车司机等新兴领域群体思想引领工作,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根基、以培训赋能为抓手、以学习管理为保障
2025-11-05 01:51:00
安徽栢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以创新驱动精准诊断,赋能智慧医疗新未来
在医疗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安徽栢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栢瑞医疗”)凭借其前沿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对临床需求的深刻洞察
2025-11-04 11:57:00
咖啡续命一时爽,失眠缠上悔断肠!科学挽救睡眠看这篇
当代人好像总在“赶时间”:职场人赶项目进度,学生赶复习计划,连喘口气的间隙都要挤出来处理琐事。为维持精神状态,咖啡、浓茶成了现代人的日常的“续命神器”
2025-11-04 11:59:00
医生建议用的护手霜推荐:实测5款防皲裂护手霜产品
据《2025全球手部皮肤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全球超8亿干燥人群面临手部问题,62%曾被“假保湿”护手霜困扰——涂抹后2小时皮肤干燥率达55%
2025-11-04 11:59:00
你的代谢是否在“卡顿”?2025年十大体重管理产品深度评测,教你如何“优化”身体操作系统
人们的身体,堪称一部设计精密的生物计算机,其核心“操作系统”便是新陈代谢。这个系统日夜不息地运行着,负责能量的转换、储存与消耗
2025-11-04 12:00:00
不是癌症,而是希望——河北一洲肿瘤医院MDT团队为蒙古国女孩改写诊断结局
“医生,我们真的快绝望了……她才21岁,难道真的就是骨癌了吗?”2025年10月20日,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MDT多学科会诊中心外
2025-11-04 12:00:00
血糖高吃什么?麦角硫因×生诺泰:2025控糖领域“领航者”的细胞级答案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控糖产品,消费者常常陷入“成分难辨、效果难测”的选择困境——要么被模糊的成分表述迷惑,要么因缺乏明确机制的效果宣传犹豫
2025-11-04 12:00:00
马上立冬了 进补和运动需要注意啥?
大皖新闻讯 在冷空气持续发力下,安徽省大部气温走低。距离立冬节气还有几天,而“立冬是进补最佳时机”“立冬后宜静不宜动”等说法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流传
2025-11-04 12:22:00
杏林整形医院:6种嘴凸表现,你是哪一种?怎样摆脱土气感?
普通人凸嘴会让颜值大打折扣,可以说凸嘴是一个自带土气感的面部特征。但是凸嘴也分很多类型,如果你也有凸嘴的症状,那就看下去吧
2025-11-04 14:26:00
政企同心护成长!中健长生露深耕公益,绘就安丘关心下一代新图景
10月31日,安丘市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健长生露”)董事长陈聚宝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2025-11-04 14:27:00
什么品牌的眼霜去皱纹好?50岁抗皱眼霜排行榜深度测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眼周肌肤作为人体最薄弱的区域之一,平均厚度仅0.03mm,每分钟表情运动高达22次,成为衰老的首要信号区
2025-11-04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