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
为国育种 拼产量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连续21年在南繁玉米试验地里过年

刘波(记者 利声富 摄)
南国都市报1月28日讯(记者 利声富)1月28日,阳光慢慢地爬上头顶,三亚市崖州南繁育种基地里,一个忙碌的影子越来越短。快晌午时,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刘波进行玉米授粉的身影还在忙碌着。“整个春节,我都待在玉米地里授粉。”套袋、取粉、授粉、标记、挂牌……刘波单调又标准化的熟练操作,开年的忙碌与希望开始了。这是刘波连续在海南南繁育种试验基地度过的第21个春节。
“玉米授粉期,一刻也耽误不得。”无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刘波每天都身穿白色大褂,手拿回形针、授粉袋、剪刀,准时出现在南繁育种基地。春节期间是玉米授粉关键期,刘波一刻也不敢耽误,得抓紧时间为试验材料授粉套袋。
“啪,啪啪……”安静的试验田里,不时传出清脆的拍打纸袋声。刘波给玉米材料顶部的雄蕊套上防水纸袋后,拍打纸袋三下收集花粉,然后将纸袋中的花粉撒到玉米材料中下部的雌蕊上,最后给授粉的雌株套上纸袋并封牢。这些不断重复的工作,刘波已非常熟练。
自2002年从事玉米育种工作以来,为了让优异的玉米新品种更快诞生,刘波每年春节都在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里度过。“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在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里度过21个春节。”玉米花期比较集中,仅两三个星期时间。最忙碌时,刘波每天早上7时就钻进玉米试验地里,连续十几个小时为玉米人工授粉。
“一个杂交组合要成为一个品种,至少要种10季。但经过南繁,育种进程从10年缩短到三至五年。”开年畅想未来,刘波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将继续扎根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突破种业‘卡脖子’问题。”刘波说,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育种再苦都值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9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