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6 01: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

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守着初心搞科研 玉米地里过春节

1月20日,董朝斌在位于崖州区南滨农场的南繁试验基地查看玉米长势。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本报记者 张慧膑

1月20日上午,在崖州区南滨农场一处玉米地里,大片玉米长势正旺。在一片高矮不一的玉米地中,身穿白色大褂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朝斌时而蹲在地上观察玉米、时而站起在本子上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三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南繁育种的“天堂”。近年来,全国近30个省份八百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业约六千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前来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这片地种的玉米有上千份材料,育种材料的性状都不一样,要记录好每份材料的表现……”37岁的董朝斌和众多南繁科研工作者一样,在玉米地里“驻扎”了下来。春节前后是玉米人工授粉的关键时期,今年春节,他决定留在三亚,和试验田里的玉米一起过年。

“搞玉米科研工作,人要跟着玉米走,玉米的生长周期决定我们的活动。”对于在异地过春节,董朝斌早已习以为然,玉米授粉季节时常碰到春节,授粉期是科研材料繁育的重要阶段,需要守着玉米地过。算起来,这是董朝斌在三亚过的第三个春节。

育种科研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守着一块田地就行。常驻试验田或实验室、南来北往,是南繁育种科研人员的常态。“我们的科研实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田间地头,一部分在实验室,甚至在实验室待的时间更长。”董朝斌说,现在实验室的条件越来越好,加速了育种加代进程。“9月底或10月初在三亚种下第一季玉米,来年1月份就可以收了;收获完后快速烘干再种,5月份前又可以收获;新收获的材料可以带到北方继续播种……”

这几年,董朝斌已习惯了在北京和三亚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忙碌,对董朝斌来说是“别样”的:走在玉米地里、在实验室里,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他觉得挺有价值。

“别看这些玉米长得高高壮壮,它们其实价值不大,只能充当篱笆保护里面的玉米材料。”在玉米地里,当记者盛赞一旁长势旺盛的玉米时,董朝斌却摆了摆手,直言这“价值不大”,有用的玉米还在里面。

跟随着董朝斌的脚步,穿过这片“价值不大”的玉米地后,很快就能见到一些高矮不一的玉米材料,虽然“其貌不扬”,但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

只见每片玉米材料上,都带上了颜色不一的小卡片,上面标记着各种信息。董朝斌说,这是玉米的“身份证”,对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玉米的株型长得更好、穗型长得好更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董朝斌说,这些“身份证”上的信息,在育种科研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南繁育种工作一刻也不能断档,春节假期,研究数据不能断,田地里的玉米也得有人看管。目前玉米授粉的高峰季过去了,但不代表育种工作已经完成,还有一些表型的鉴定、性状的考察都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

这是董朝斌坚持留下来的原因。此外,他在这里,学生们会更安心,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解决,确保育种工作更好地完成。

南繁一年,吃苦不少。在玉米地里,被套袋的玉米颗粒饱满,地下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是董朝斌和学生们雨中抢套袋的印记,是南繁人的执着和付出。“农民增收不易,越懂得种地的辛苦,越明白科研的价值。”

吃苦不少,收获也不少。再过不久,这片玉米地将迎来丰收,“新的一年希望能有新突破”。

谈及新年愿望,董朝斌说,希望所有南繁育种的科研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南繁事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册亨供电局:真情相助践初心 助农秋收促振兴
...助农秋收”行动,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志愿者们在玉米地里帮忙采摘玉米。当下,正值玉米成熟采摘的好时节,辖区居民都在忙着抢收、晾晒玉米。该局驻村第一书记在开展入户走访时获悉,
2023-09-25 12:33:00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个方面进行突破。据统计,李登海培育玉米良种前,每亩玉米地只能养活1个人,而李登海培育良种后,每亩地能养活4.5个人,提高了3.5倍。4南繁加代助推连破玉米育种纪录在50余年的
2023-01-12 08:29:00
追着太阳 播种希望
...说是常事,尤其在授粉季节,每年最热的时候,大家都在玉米地里度过。为加快科研进程,王黎明带领团队每年开展两季科研工作。当年4月在恩施种植的育种材料9月收获后,团队带着这些材料赶
2023-05-06 09:34:00
制种玉米生产忙 遍地金黄有“钱”景
...“排队”等候加工。在永州镇玉米制种基地,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迎来了丰收,翠绿的秸秆上玉米棒大粒圆,10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我们的玉米制种基地遍布永州、白山、林圩、周鹿等乡镇,
2023-12-15 07:07:00
...献,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玉米超人”。一位“长”在玉米地里的科学家时间的原点在1995年,从湖北崇阳农村家庭走出来的严建兵,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华中农业大学,他读
2025-03-04 14:40:00
这里的玉米种植尽显“科技范儿”
...感器,有的安装着PH传感器。赵玉国指着一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地说:“同样这片地,采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每100亩地就能多规划出4亩玉米。”看到现场记者露出不解的表情,他笑呵呵地
2023-08-22 06:07:00
丛台酒·2023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⑭|焦宏业: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里
...节,恰逢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我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钻玉米地,一天下来,衣服被汗水浸透,脸热得通红,站都站不稳。”焦宏业说,短短七八天内,他要为1万余棵玉米进行人工授粉,“那时觉
2023-12-12 07:14:00
坚守南繁二十载 而今迈步再超越
...黑帽子,手拿回形针、授粉袋、剪刀的刘波,准时出现在玉米地里。基地里有上千份材料,高低不一,刘波为防止串粉,要在吐花时进行玉米授粉、套袋,便于挑选出有用的材料。“春节期间,是玉
2023-02-01 05:23:00
玉米地里下“彩蛋” “虫虫特攻队”这样干农活
...树林:我现在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的尚堂镇,这块玉米地里,分别长的是春玉米和夏玉米,那么个头高一点的就是春天播种的,个头矮的就是夏天播种的。大雨过后,当地正在抓紧时间进行生
2024-07-16 10: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