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黑科技”打通育种创新“高速路”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26 07:06: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下,正是为春耕备种的关键时节,位于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格外忙碌。在这里,七八个月内就能创制数十万株育种材料、仅用1-2代即可完成目标品种的性状改良、两到三年便可推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传统模式里“大海捞针”式的育种创新在这里变成了“定向撒网”,既快又准。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良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自2021年7月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出台以来,我国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正携手推动中国种业向育种4.0时代进发。

创新:从“大海捞针”变“定向撒网”

雪后的杨凌技术中心试验基地,颇有几分冷意。走进国内种业行业首创的LED无极调光温室,不一会儿就热到脱羽绒服。顶部一排排小灯泡的照射,让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笼罩在紫红色的光中。

“他们是根据玉米生长所需的红橙光和蓝紫光合成的,可以实现光强动态调节,突破季节限制。在这个占地12000平方米的温室里,玉米育种一年可以达到四到五代的水平,相较传统育种提速超2.5倍。”先正达集团中国玉米性状开发团队助理总监梅文倩介绍说。

记者注意到,有科研人员正在对温室内移栽的幼苗进行取样,之后这些样品将被送往实验室。育种人员带上“基因眼镜”,就可以精准筛选出潜力性状好的“优等生”,再经相较传统育种少得多的若干轮测试,最终选育出新品种。

这个“基因眼镜”就是分子检测。育种,其实就是将作物优秀的基因组合到一起的过程。在传统模式下,育种大多靠“拆盲盒”,需要通过观察性状的田间表现,不断地筛选、组合,周期漫长,且充满偶然性。但通过分子检测等新技术,育种创新变成了一种相对可控、可预期的过程。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工厂化、集成化智能育种能力的平台,杨凌技术中心的高通量检测平台不仅分子检测能力高、检测速度也快,单日检测通量就高达数十万,每年数据检测通量更是达到了数千万。借助分子标记技术,育种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从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材料中筛选出所需基因,而不再单纯依赖田间观察和验证。

除了上述技术和设施,这里的生物育种“黑科技”比比皆是:国内转育通量最大、速度最快的生物育种性状快速整合平台,每年可实现4-5代的“迭代”能力,远超国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的单倍体耦合基因编辑技术,仅用1-2代便可完成目标品种的性状改良;国内最大的单倍体工厂化生产平台,年产百万株单倍体苗和数十万双单倍体,可以批量化创制优良种质,加速育种流程。

融合:从实验室到田间

一粒良种的诞生,需要科技的力量,也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支撑。

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感受颇深。目前,依托杨凌中心这一平台,该校与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在打造混合式、协同性农业科技创新的新体系。他将这一探索总结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抓手。

将已经审定的成熟品种放入先正达集团中国高通量测试网络体系中,进一步评价它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商业化开发价值;共同研发成熟性状的导入和应用,合作孵化新品种;进行种质资源的联合测配,筛选优良的组合……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育种“高速公路”正一步步打通,更多的科技成果与产业实现了有效对接。

实践表明,单打独斗不行,合作才能共赢。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这是做强种业和种企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1000多名育种科学家队伍、6个种业创新中心、66个省部级技术平台、100多家种业企业以及350个试验示范基地集聚起来,“一区六中心多基地”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形成了巨大的创新动力,打造我国“旱区种业硅谷”的步伐日益加快。

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崖州湾科技城里,处处可见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先正达集团中国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通过揭榜挂帅启动合作课题20项,打造“企业出题-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的研发创新闭环,构建新型企科合作模式。

“这样的模式不仅让研发覆盖面更广、效率更快,也节省了投入。”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种子业务单元总经理应敏杰告诉记者。

振兴:向育种4.0时代进发

从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到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再到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等,近年来我国种业振兴行动蹄疾步稳。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日前表示:“2023年,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新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多份,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应用试点任务顺利完成。”

其中,具有较强育种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表现突出。以中国中化种业为例,2023年共有121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较2022年提升20%。

数量更多、性状更优的新品种选育,则为我国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种业振兴,引擎在科技。“当前,农业发达国家正迈向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育种4.0时代,但我国育种行业还普遍处在由杂交育种2.0阶段向生物育种3.0阶段的过渡期。”应敏杰介绍说,4.0时代的关键衡量指标还是精准和效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当前种业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不过,若从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在种质资源、智能育种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需在三个方面做好竞争力的提升工作,即种子创新能力、工程化技术的体系效率以及企业产品开发能力。

据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介绍,下一步,先正达集团中国将围绕研、育、繁、推等重点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布局。以优质品种产出为核心,以科研为驱动力,打造五大核心研发平台,加速种业科研能力建设、平台打造和成果转化效率,助力中国种业向育种4.0时代进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士李家洋看来,选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中国育种科研事业发展中,南繁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稻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海南是不可取代的。”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
2024-01-07 15:55:00
农业科技合作为中巴种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最大的玉米种业公司之一。隆平巴西自2018年开始相关育种项目,推动双方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的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10月11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巴西圣保罗州克拉维纽斯的隆
2023-10-12 17:55:00
半月谈 | 小土豆,大突破 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育种、繁育和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内蒙古近年来加快推进马铃薯种业技术攻关,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新品种相继问世。未来更需在核
2023-02-14 11:45:00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培育本土育种人才,构建完善育种体系如何建设种业科技创新强省,省政协委员提出这些建议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
2023-01-16 14:03:00
何以为“粮”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小麦籽粒考种室内,小麦育种专家、该校教授高翔拿起一小袋小麦种子,正在仔细“考量”。 “随着小麦完成收割,工作转入室内考种环节。”高翔告诉记者,“小
2024-06-25 09:12:00
院士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新质生产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南海网3月21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智能品种智造、AI育种、应用DeepSeek加速育种科研、智慧育种研究与应用……正在三亚举行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种
2025-03-21 15:36:00
海南向种图强:一粒种子“芯”又“新”
...员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海南,利用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育种、制种,这种候鸟式的育制种方式就是“南繁”。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超过70%来自南繁培育。目前海南集聚了2800多家种业
2024-04-23 07:59:00
让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现代育种什么样?如何让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记者就此进行采访。好品种助力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立春节气前后,正是为春耕备种的关键时
2024-02-09 00:24:00
番茄育种强“芯”记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番茄育种强“芯”记——从育种维度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棚种业董事长王建人(左)向记者介绍番茄育种材料的性状表现。 金棚种业育种团队成员王志梅正在查看杂交番茄生长
2024-05-14 09:0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美联储传声筒:近年来最奇特的美联储议息有哪些看点?
财联社9月17日讯(编辑 史正丞)随着特朗普“安插”进美联储理事会的米兰于周二宣誓就职,一场充斥着奇异元素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7 05:39:00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违规被罚10万元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清远海关行政处罚公示获悉,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保税货物的加工业务中,未经海关许可
2025-09-17 07:32:00
中钢国际旗下中钢设备有限公司因申报不实被行政处罚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吴淞海关发布关于中钢设备有限公司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沪吴淞关缉违字〔2025〕42号)
2025-09-17 07:34:00
黄俊捷申请强执黑粉
9月15日,法院刊登黄俊捷与被告张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判决公告。内容显示,法院认为被告在发布的涉案言论中使用“劣迹艺人”等
2025-09-16 15:00:00
广汽集团轮足机器人专利可提升越障能力
近日,广汽集团(601238)申请的“轮足机器人及轮足移动终端”专利公布。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2025-09-16 15:00:00
直达机场最快30分钟!滨海快线实行“快慢车”
直达机场最快30分钟!滨海快线实行“快慢车”,直达快车、大站快车、普通列车的区别在哪?看完秒懂!
2025-09-16 15:08:00
筑牢财产安全防线,温情守护幸福晚年——友邦人寿山东分公司走进裴家营社区为老年群体送上“反诈防护盾”
为切实守护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提升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友邦人寿山东分公司走进济南市鲍山街道裴家营村社区
2025-09-16 15:24:00
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创新开展地铁金融宣教活动——“金号角”专列驶入济南地铁2号线
2025年9月15日,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创新突破传统宣教模式,将金融消保知识搬进城市通勤空间——“金号角”金融消保主题专列正式驶入济南地铁2号线
2025-09-16 15:24:00
舒泰神一款药品因未按要求调整价格被暂停采购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获悉,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关于暂停部分药品采购资格的通知
2025-09-16 15:24:00
金融宣传纵深行,筑牢防线惠民生——友邦人寿山东分公司深入开展金融教育宣传系列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升全民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友邦人寿山东分公司近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金融宣传教育活动
2025-09-16 15:24:00
选择分红产品,如何化繁为简? 锚定公司实力,选择“长期可靠的伙伴”
随着2024年寿险行业分红实现率披露工作逐步落地,分红险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议题。尽管2024年投资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
2025-09-16 15:25:00
恒丰银行多措并举助燃文旅“出圈”更“出彩”
盛夏的江苏大地,文旅活力正蓬勃涌动。古韵悠悠的秦淮河畔游人如织,消夏避暑的海水浴场人声鼎沸,遍布街巷的非遗体验、舌尖美味引人驻足
2025-09-16 15:25:00
齐商银行新版智能柜员机上线
“现在太方便了,来一趟银行,不但可以免排队办理银行业务,还可以读一次银行卡,签一次字就能连续办多笔业务,比以前快多了!”近日
2025-09-16 15:27:00
泰康人寿山东分公司积极参加“金号角·金融知识集市”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营造健康金融环境,近日,泰康人寿山东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全面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普及金融知识
2025-09-16 15:29:00
人保寿铜陵中支工会开展“炎炎夏日送清凉”活动
为切实关怀奋战在一线的销售人员,传递工会组织温暖,8月28日上午,人保寿险铜陵中支工会依托销售人员全渠道早会,精心组织开展 “炎炎夏日送清凉” 活动
2025-09-16 1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