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09 00: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让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现代种业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现代育种什么样?如何让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好品种助力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

立春节气前后,正是为春耕备种的关键时节。

在陕西杨凌,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格外繁忙。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板板玉米样品提取DNA,开展分子检测。在自动化温室,玉米取样、移栽、授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正如炒菜需要好的食材、炊具和烹饪技术,育种也需要有好的种质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和育种技术。”杨凌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对记者说。

“杨凌技术中心采用双单倍体工厂化生产平台、高通量分子检测和生物育种性状快速整合等领先技术,玉米育种比传统育种提速2.5倍以上。”先正达集团首席执行官洛文杰说,在中国的先正达集团科研人员与全球同事通力合作,成果将惠及中国和世界。

杨凌中心是种质创新和新品种一体化研发平台,建设投资约3.45亿元,自2019年成立以来,有力支撑了新品种开发。2023年先正达集团中国的玉米、水稻、大豆等121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4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稳产增产根本出路是科技。我国明确2024年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紧紧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今年粮食生产的一个关键是大面积单产提升,聚焦粮油生产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

新技术探路智能育种4.0时代

传统的育种,需要观察性状的田间表现,不断筛选、组合。在杨凌中心,创新成为一种相对可控、可预期的过程。育种家戴上“基因眼镜”,可以精准预测育种材料是否具备想要的性状。

这个“基因眼镜”就是分子检测。在高通量检测平台,借助分子标记技术,科研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从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材料中筛选出所需基因。在生物育种性状快速整合平台,每年可实现4至5代的“迭代”能力,超过国内行业2至3代/年的平均水平。

“如果说传统育种是大海捞鱼,那么我们正在实现定向撒网,既快又准。”杨凌技术中心性状整合中心负责人杨炳鹏说。

在2022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中,先正达集团中国、北大荒垦丰等32家优势企业入围,聚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薯类等重要作物,构建“补短板”企业阵型。

“近年来,创新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有很大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说,双方通过种质资源的联合测配,筛选优良的组合,并把已经审定的品种放到企业高通量测试网络体系中,进一步评价丰产性、适应性和商业化开发价值。

当前,发达国家正迈向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育种4.0时代,我国育种行业处在由杂交育种2.0阶段向分子育种3.0阶段的过渡期。现代育种平台的建设应用,正推动我国种业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发力助推种业振兴

“昨天还是短袖,今天就换上羽绒服了。海南、杨凌往返出差很多,育种需要合适的温度,我们是追春天的人。相信种业发展也一定会迎来春天。”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事业部战略负责人张晓强对记者说。

种业振兴,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是关键。

张晓强介绍,围绕品种研发、选育、扩繁、推广,一方面加快构筑核心环节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与研发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将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识别、筛选和转化,最终推向市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江涛表示,已引进培育百余家种业企业入区发展,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大学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种业创新体系。今后将持续加强创新攻关、要素集聚、培优扶强、示范推广。

“近年来,农业领域很多科技专项都是按照科企合作等模式进行的。下一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种业加快迈向4.0阶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说。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0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月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出台以来,我国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正携手推动中国种业向育种4.0时代进发。创新:从“大海捞针”变“定向撒网
2024-01-26 07:06:00
从“会育种”到“慧育种”:数字化赋能中国培育农作物良种
...,中国各行业迎来数字化变革,好品种的培育也将迎来“加速度”。3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了面向育种数据处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种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包括育种数据管
2024-03-20 14:42:00
何以为“粮”
...有所长,就像自带动力的车厢,组合在一起跑出了育种“加速度”。 西农877是小麦抗病遗传与分子育种团队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审小麦品种,证明了团队研发模式的有效性。 “相比于传统育种
2024-06-25 09:12:00
一颗种子一颗“芯”
...蒙古、陕西等地规模化种植,长势良好,未来可期。育种加速度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高通量分子育种实验室里,几名身穿白大褂的检测员正在提取种子DNA进行基因测序,进行真实性、纯度等
2024-09-10 16:53:00
落户南繁硅谷发展提速,种业龙头中种集团如何“振兴”?
...是中种集团这几年战略中的核心内容。”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运营主体中国种子集团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种集团坚持
2024-03-23 21:18:00
先正达集团中国“南繁硅谷”产业集群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云)12月16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三亚举办“种业现代产业链建设沙龙暨先正达集团中国‘南繁硅谷’产业集群入驻仪式”。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活动现场,先正达集团旗下及
2023-12-17 23:08:00
从0.018亩到2000万亩
...印记。近年来,我的家乡——杨凌,正聚焦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目标,搭平台、建机制、聚要素、强示范,构建高效能创新机制,引育高质量种业企业,实施高科技创新攻关,探索高标准示范
2023-11-22 04:24:00
番茄育种强“芯”记
...育种强“芯”记——从育种维度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棚种业董事长王建人(左)向记者介绍番茄育种材料的性状表现。 金棚种业育种团队成员王志梅正在查看杂交番茄生长特性。 农业科技报·
2024-05-14 09:04:00
...神舟十五号搭载种子(陕西)交接仪式在陕西省杨凌国际种业大厦举行。本次交接的航天育种搭载实验种子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水果、蔬菜、中草药五大类18个品种的种子资源,共计32499
2023-08-02 09: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