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6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周学超委员:

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文/本报记者 薛来 图/本报记者 金泉

“2022年,我区完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大豆、油料扩种任务。今年的任务之一是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特别振奋。”自治区政协委员、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大豆食用豆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学超说。

我区是全国大豆种植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占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1.89%,但大豆单产低、效益不高,主产区连作严重。周学超建议,要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建立大豆玉米均衡发展模式。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够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地力,可以建立以大豆与玉米轮作为主,大豆与杂粮杂豆、薯类、饲草、油料等作物轮作为辅的轮作体系和种植模式,实现共同增产。”她说,要建立大豆、玉米带状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从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实现各环节单项技术突破,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茬豆的技术目标。要加大大豆育种支持力度和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着力提升大豆亩产,保障种业安全,端稳“中国饭碗”。

“我们有信心通过有效措施实现全区大豆单产提升、玉米大豆均衡发展,达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目标,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周学超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学超委员: 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
...,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茬豆的技术目标。要加大大豆育种支持力度和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着力提升大豆亩产,保障种业安全,端稳“中国饭碗”。“我们
2023-01-16 09:38:00
...还田面积30万亩以上。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建强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玉米、水稻等17个种业创新团队,实施39项种业关键技术攻关,培育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扩大
2023-04-18 02:54:00
从“一粒种子”看黑土地稳产增产秘诀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长春6月25日电 新技术将育种周期从10年缩短到2年,国产玉米种子逐步替代“洋种子”......一粒粒种子,正为吉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强保障。发力科研,
2023-06-25 14:41:00
...的研发专家之一,他正带领团队解析种质资源所含有的有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目前开发的用于抗灰斑病育种的功能型芯片,为黑龙江省大豆抗灰斑病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我们正迎来种业创
2022-12-23 18:20:00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牢记
2024-07-28 20:22:00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士李家洋看来,选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中国育种科研事业发展中,南繁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稻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海南是不可取代的。”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
2024-01-07 15:55:00
农业科技合作为中巴种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最大的玉米种业公司之一。隆平巴西自2018年开始相关育种项目,推动双方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的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10月11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巴西圣保罗州克拉维纽斯的隆
2023-10-12 17:55:00
国产大豆应向科技要产量
...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大豆产能,提高大豆育种能力和种植技术迫在眉睫。“提高国产大豆产能,只有两条路,一是依靠科技发展提高亩产量,二是扩大种植面积。”近日,中国工程院
2023-07-07 02:06:00
科学家研发大豆基因编辑技术,可同步提高大豆产量与蛋白含量
...化了大豆的生物固氮能力,并将这项技术形象地比喻为“育种界的 5G”。通过此,他们找到了既能多长根瘤、少施化肥、又能增加产量的方法,将大豆产量提升 10-20%,蛋白含量增加
2024-06-03 14: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