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医科?(新视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27 04:1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董家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8 版)

我们在为大部分患者治病的时候,一方面是医疗技术发挥作用,一方面是人文力量在支撑,两者相互协调,不可替代。正如特鲁多医生所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需要扭转、革新过去完全依赖生物科学的理念和模式,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多元健康需求的新医科。

何谓新医科?医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包含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甚至还有哲学、宗教等社会科学内容。需要看到,人类社会的所有知识要素都与健康相关,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社会的。所以新医科强调医学所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综合科学,不仅仅是现代的生命科学,这是第一。

第二,医学的发展,有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通。医学问题很复杂,要解决医学的问题,需要临床医学与多学科紧密融合。比如器官移植领域,人体器官如何捐赠和分配?涉及一系列伦理和法规的问题,需要临床医学家与法学专家、人文学家一起研究。受者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问题怎么解决?这需要临床医师和免疫学、药学专家合作研究。器官保存液如何研制?就需要跟化学、细胞生物学专家共同探索。移植需要的手术麻醉、重症监护设备则要求医学、生物工程、精密仪器制造等专家参与研发……

第三,新医科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的答案是,适应现代社会健康医疗需求的新型的医生。他们应具有高度人文情怀、丰厚科学素养、复合知识结构,能够系统认知人体的机能和疾病的本质,能够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创新研究,也就是集良医、学者、领导者三位一体的卓越学者型医师或医师科学家。

这三者相辅相成,首先是良医,要有高尚的医德,加之过硬的临床胜任能力,领导力同样不可或缺,因为不管是在提供医疗服务的临床实践中,还是在引领教学科研创新中,都需要医生作为主导的团队协同工作。

新医科服务的患者是社会活动中的一个整体的人,我们倡导整合式医疗,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导向,多学科联合提供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医疗服务。比如一个肝癌患者到我们医院来,我们会把肝胆外科、肝脏移植、肝病内科、介入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等相关专科的医生集中到一起,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得到最适宜的治疗。

在当今医疗体系中,专科分化带来了医疗服务的碎片化、孤岛化。很多时候患者进入一家大医院,往往是先闯进了哪个专科,就做了哪个专科擅长但未必是最适宜患者病情的治疗。本来可能适合手术切除,结果进了放射介入科就做了栓塞化疗,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残留复发;或者应该先做介入和靶向治疗,让肿瘤缩小后再做治愈性手术,结果患者一入外科的门,直接就开了刀,同样也容易发生微小残留病灶;或者病情不适合切除、移植、放疗或化疗的晚期肝癌患者,没有得到综合评估和精准决策就盲目受用那些不仅无效、反而加重病情的激进疗法……如此这般的状况下,患者得不到一个最合适、最精准的治疗方案。

新医科的目标是推动建立这样一个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大医院主要应对复杂重症的急性期治疗,还有大量预防的、健康管理的、筛查的、康复的、慢病管理的工作,需要由社区来承担,包括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站、家庭医生服务。在我国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大医院应该发挥龙头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生进社区,把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带起来。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学人文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新视野·聚焦医学人文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陈 伟努力使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从“世界最大”转向“质量最优”“人民最满意”,是我们这一代医务人员肩负的神圣使命。然而,医疗工作本身存在风险性、局限性和不确定
2024-11-05 09:10:00
加强人文关怀,驱散病耻感的阴霾(新视野·聚焦医学人文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霍宏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6日第 11 版)在医学的广袤天地间,“病耻感”如同隐匿的阴霾,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心灵世界。“病耻感”是一
2025-01-06 05:01:00
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是显著的(新视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宋珏娴《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03日第 09 版)日前,《柳叶刀》创刊200年来第一次发表了一篇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章——《中成药“中风醒脑口服液
2024-12-03 05:20:00
应对新问题,实现儿科高质量发展(新视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张 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22日 第 09 版)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到今年已经从事儿科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了,是改革开放以
2023-08-22 05:08:00
本文转自:健康报医学教育一席谈以新医科带动医学教育体系创新□ 吉训明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与时代相契合。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
2023-02-01 07:17:0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成功获评重庆市区县级创伤中心建设示范单位
...创伤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成功获评为“重庆市区县级创伤中心建设示范单位”,同时大足区荣膺“重庆市区县创
2023-12-20 12:09:00
医教研多领域务实合作 北京协和携手贵州加快推进区域医学中心建设
...航,成长就会更快。”说起贵州与协和合作新模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年轻医生邹君鑫难掩内心喜悦。X线、CT、核磁共振、超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平均每天出具的影像
2023-11-14 16:08:00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回民区医院联合病房正式启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回民区医院联合病房正式启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5日电 (记者 李睿)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4-01-05 16:55:00
内蒙古政协委员赵海平:扩重症队伍 保老龄健康 建医疗救援队
...海平(左一)在急诊门诊分流现场帮助患者分流。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3日电 题:内蒙古政协委员赵海平:扩重症队伍 保老龄健康 建医疗救援队中新网记者 张
2023-01-13 14: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