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中国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
科考取士在中国由来已久。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中,古人所面对的可以说只有一种题目:作文。在这一隅天地间,他们又是如何以一支笔、一缕才思,挥洒为国为民的仁人志气,绵延神传文明的千年辉煌?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奇闻轶事
...人问津,也会有人津津乐道考场内外的奇闻趣事。在古代科举考试时期,一人得中,鸡犬升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雷人雷事便也在情理之中了。明朝末年艾南英在《天佣子文集》中曾写道:考试当天,考场打三通鼓,秀...……更多
李郃:以德报怨的古代状元,自我牺牲的典范
...代,读书人在“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下,莫不以参加科举考试为人生大事,因而又有金榜题名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说法。不过古代的科举,从隋朝实行以来,录取比例极低,一届数百万考生往往只有数百人可以被选中,“...……更多
科举制的兴衰:从隋朝到明朝的演变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相比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打破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使得门第低的考生也能步入仕途。到了明朝时,朱元璋为了维护明朝的长久统治,加强了对群...……更多
唐朝科举制度探秘:从秀才到进士,科举背后的选拔与挑战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日高中状元,然后光宗耀祖。科举考试成了不少家庭改换门楣的方式,更是成了不少学子改变人生的途径。但是对于科举制度,经过不少朝代的革新,方式一直在发生改变,很多人认为秀才只是跨越身...……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更多
清末只会考试的读书人是谁
...伸脚”,自然是小品。但是,我们拿谈迁怎么办?看来,科举虽然出过些明白人,但也搭配出了不少糊涂虫。明清两朝,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最完备的时代。由于考试才是做官的正经途径,不仅皇帝而且百姓也都看得起,所以,...……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海南日报■ 孔见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考,堪称中国科举史上最华彩的一页。之所以如此,全因为欧阳修担任了主考官。是年正月六日,欧阳修受命知礼部贡举事,仁宗皇帝特别赐予他“文儒”的尊号。同知贡举的还有翰林...……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古代一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杀掉夫君,元绛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
...博学好问。饱读诗书的他仍然想要报效朝廷,于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少年才情的元绛信心满满,一路通过了乡试、会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更多
...宋政和三年(1113年),取得上舍考试第一。宋代常规的科举考试,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考取第一甲第一名者,即为状元。王安石变法时,创立“三舍法”,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所谓“三舍法”,就是把学校分为外...……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教辅市场最火热的时期大概是在明清。尤其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许多读书人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考试答题的技巧。加上活字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出版行业非常兴盛,教辅也就成为一门大生意。...……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我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是在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届,当时科举的前三名默默无闻,前三之后能人辈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更多
明朝科举设立南北榜,朱元璋为何要刻意打压南方的进士数量?
...代封建王朝,普通百姓想要跨越阶级改变命运就需要参加科举考试,这是隋唐以后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按理说如此重要的考试应该是绝对的公平才对,但在明朝时却出现了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那就是国家刻意打压南方进士...……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单一科目考核,变成了明经、秀才、进士诸科。唐朝官方还规定,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需...……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后,他们将获得参加府试的...……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古代的科举考试备受瞩目,这是唯一通过学问以考试的形式来改变自己以及家族命运的机会。高中状元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期望,可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聪明的人一举高中,而大多...……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阶层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朝廷吸纳精英参政的途径,也是百姓改变社会地位、人生命运的机遇。明朝初建时,朱元璋采用举荐选拔人才,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子有了一丝生机。在隋朝,因为大统一,所以有了明确的科举制度,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考试获取当官的机会。可是因为隋朝建立延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科举制度的流传,是在唐朝。在唐朝,李世民和李治时期,完善了科举制...……更多
阿拉伯人参加唐朝科举:唐朝的包容与“小太宗”李忱的辉煌成就
...在人保举下,宣宗李忱特别让李彦升这个外国人前来参加科举考试。谁都没想到,李彦升竟然成功了,成为当时二十二名进士之一。这一下举国将其视为大事,有些人为此痛心疾首,对李彦升成为进士大加指责,要求将这个外国...……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景可考究的进士六千余名,其中有一半是平民出身,可见科举确实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效地促进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微寒的家族非常有机会经由科举向上爬升。但考中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语有云:十年窗下无...……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科举制下的年龄特权:从宋太宗到乾隆的录取特例
隋朝时,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这个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科举制出现后,从之前看出身门第选官变成看才学选官。科举制的意义非常大,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学做官,这个制度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回顾江诗信:做了14年好事,资助2146个儿童,为何在06年跳楼自杀
2006年11月24日,江诗信老人胸中的痛苦就像一把烈火一样,灼烧着他,让他保持着浑浑噩噩的状态。他的老伴看着他状态不好
2024-11-29 23:50:00
回顾水火不侵的中国生漆,为何现在用的少了?老手艺的复兴任重道远
木质工艺品能保存多久?太湿会受潮变形,太干又会皱缩干裂,木制品还真是个难伺候的东西。薄薄的油漆耐不住寒暑侵蚀,实木复合板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座上宾
2024-11-30 00:09:00
中国百兽之王是老虎,地位为何不如“外来户”狮子?原因很简单!
老虎宝宝很委屈!明明我才是中国的百兽之王,好不好?凭啥,一“外来户”狮子远超过我的地位!宝宝不开心~~~一说起狮子,在我们的日程生活中
2024-11-30 00:28:00
回顾溜索女孩余燕恰:8岁为上学飞渡怒江走红,如今16年后怎样了
这个穿着粉色上衣的8岁女孩,为了上学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用溜索飞渡怒江。然而由于体重太轻,只能溜到一半停下来,紧接着用手拉着绳索
2024-11-30 00: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胡婧怡 余秋雨《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30日 第 05 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
2024-11-30 06:16:00
《先生向北》人物志|于省吾:古文字学的一代宗师
于省吾,中国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于省吾1896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三四十年代曾在辅仁
2024-11-29 22:08:00
“五百年来一大千”:吉林省博物院藏张大千绘画作品赏读
50岁前的张大千,其画作尚处仿古阶段。他的仿古,绝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在学习古人超妙的画技的同时,观察生活,通会物理,临仿与写生结合
2024-11-29 23:43:00
临死前赵云说了两个字,诸葛亮听后泪流满面,刘婵却没听懂
三国演义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少数经典作品之一,在这本小说里面,孙权,刘备和曹操三人三分天下,其中刘备算是白手起家,和关羽张飞桃源结义之后开始征伐天下
2024-11-29 17:15:00
司马迁:堪称伟大的“驴友”,中年不幸被宫刑,他有没有后代?
司马迁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人,至少不像一般的文弱书生那样,他是一个能办实事的人。青年时,司马迁也用了很长的时间学习儒家经典
2024-11-29 17:22:00
1987年,兵马俑一号坑杂品库一将军俑头丢失,警方悬赏150万寻找
1987年2月18日,兵马俑考古现场,工作人员一早到工地发现,西边仓库门竟开着,一点检,发现仅有的将军俑头不见了。查看门锁
2024-11-29 17:32:00
东北人一家睡在一个炕上,为何不会觉得“尴尬”?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人一家睡在一个炕上,为何不会觉得“尴尬”?看完你就明白了在中国想要了解中国的风土民情,这真的希望花上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算是真正的了解中国的风土民情
2024-11-29 17:33:00
俗语:“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啥意思?属羊真的不好吗?
俗语:“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啥意思?属羊真的不好吗?在老一辈人口中总有一些很奇怪的谚语,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却流传很广
2024-11-29 17:39:00
1990年重庆一光棍捡到一女婴,终身未娶供她读研,她是怎样报答的
古有二十四孝,而今也是不缺令人泪目的孝子。在重庆的一个贫苦家庭,一个被收养的女孩拒绝了亲生父母优越的家庭。坚持跟着吃不饱饭的养父
2024-11-29 17:42:00
“燕云十八骑”结局怎么样了?为何“十八骑”那么厉害?
看过聂远、黄海冰版《隋唐英雄传》的朋友,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剧中提到过一支特别恐怖的队伍,叫“燕云十八骑”。他们属于罗成父亲罗艺麾下部队
2024-11-29 17:45:00
世界伟大奇迹:印度神庙,整体由一块巨石凿刻形成,很难说服于人
世界伟大奇迹:印度神庙,整体由一块巨石凿刻形成,很难说服于人我们生活在繁杂的都市,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在发生,而世界很大
2024-11-29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