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先生向北》人物志|于省吾:古文字学的一代宗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9 22:08: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于省吾,中国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

《先生向北》人物志|于省吾:古文字学的一代宗师

于省吾1896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三四十年代曾在辅仁、燕京、北京等大学讲授古文字学。

1952年,于省吾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5年,受匡亚明之邀,于省吾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随后,于省吾定居长春。

于省吾和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一手创建了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他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姚孝遂、陈世辉、林澐、张亚初、何琳仪、汤余惠、曹锦炎、黄锡全、吴振武等,均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

在吉林大学期间,于省吾一边培养研究生及教师,一边继续从事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于省吾学术成就斐然,是古文字学的一代宗师,他对古文字的考释,一向以考文释义精审周密而著称,特别是在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与考释和古代典籍的考证方面,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他的甲骨文研究,被称为甲骨学“四堂”之一的郭沫若(鼎堂)都顶礼膜拜,郭沫若留日期间研究甲骨,材料就是于省吾提供的。

于省吾精研版本目录学,是藏书大家,他藏书甚富,所藏明清善本尤多,允为东北第一。他又是古器物学家、收藏家,所蓄青铜器有名于时,他的斋号“双剑誃”即源于他收藏的两柄青铜剑。吉林大学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书画大多来自于省吾的捐赠,吉林省博物院藏北魏人写经同样来自他的捐赠的。

1984年7月17日,于省吾在长春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是古文字学界、历史考古学界、古籍整理学界的巨大损失。于省吾的一生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治学精神与治学方法。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制图 宁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9月30日,陈介祺特展开展!
...在金石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博物学、印学等多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将陈介祺评为晚清金石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鲁迅称陈介
2024-09-23 12:03:00
2009年,辽宁38岁三轮车夫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他有何过人之处?
...没上过大学,却一下被复旦大学录取,开始攻读复旦大学古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师从中国古文学泰斗裘锡圭先生。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生,蔡伟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本期世界人物纪就带大家
2025-01-01 20:52:00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慎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占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字学宗师”“字圣”。许慎在1900年前总结的“六书理论”使古老汉字得以传承,书中保留的大量古文字资料成为解读上古文献、打开华夏民
2023-09-28 16:01:00
...学科的报考录取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南京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强基班负责人程少轩教授介绍,历时四年,南大文学院强基班招生渐入佳境。“今年共有15位同学考取了文学院古文字强基班,全
2023-08-02 09:54:00
...相关资源的利用需要,提高古文字科研工作的效率,推动古文字学更好地融入社会信息化潮流。
2023-07-20 00:04: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古文字学是一门识读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并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语言、文献、历史等问题的学科。由于门槛高、培养周期长、难出成果等原因,被视为“冷门绝学”。2018
2024-04-23 21:36:00
...期间,已结识吴昌硕,并与他成为忘年交。他们共同探讨古文字学、金石学,钻研书法与篆刻。受吴昌硕“提挈后学、共同进步”品格的影响,马衡也始终不遗余力地提携西泠印社社员。1925年
2025-03-16 07:09:00
...师”之誉。同治七年(1868)任杭州诂经精舍山长,擅长古文字学,著述颇丰,为一代朴学大师。光绪四年(1878),为庆贺俞樾掌教诂经精舍十周年,众弟子集资为恩师建楼,称俞楼。俞
2023-12-31 07:24:00
中国甘肃网报道 兰州大学文学院2020级古文字学强基班学生陈冠宇认真临摹了学院整理的简牍字体,他认为,简牍的字体都有墨迹书写,更能读懂作者的笔墨用意,这也是他喜欢临摹简牍识墨香的
2023-08-02 1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