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1:00 来源:映象网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陈兴华 卢超峰

穿行在漯河市的城市乡间,你会发现“许慎路”“许慎桥”“许慎中学”“许慎市场”等字样的地名和场所,还有一个幽静典雅的许慎文字园。这一切都与一个名字密切相关,他就是出生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庄村的中国古代著名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美誉的许慎。9月27日,"沙澧风云 激荡漯河"河南广电探访幸福之城漯河走进许慎文化园。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许慎,东汉人,少年饱读诗书,博学经籍,曾在汝南、安徽等地做过小官。师从名儒贾逵问学,通籀篆古文。因鉴于当时俗儒说字解经多与文字古义不合,所以许慎作《说文解字》15篇,收录9353个汉字,成书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老年许慎遣子许冲上献之于朝廷。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分析字形、考究字原的字典,对后代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形音义和文字发展的历史贡献极大。人们把对许慎和《说文解字》的研究称之为“许学”或“《说文》学”。许慎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占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字学宗师”“字圣”。许慎在1900年前总结的“六书理论”使古老汉字得以传承,书中保留的大量古文字资料成为解读上古文献、打开华夏民族历史文明的金钥匙。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因为字圣许慎诞生在这里,漯河这座小城也得受荫泽滋润,被称为“字圣故里”;因许慎编纂了《说文解字》对文字学作出的伟大贡献,漯河又被评为“汉字名城”。文以载道,耕读传家,2009年漯河市决定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许慎文化园旅游景区,园区占地150余亩,于2010年建成对外开放。开园以来,许慎文化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景观特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在许慎文化园,1000余块《说文解字》碑刻、历史名碑名帖、现当代名人名家书法碑刻彰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具魅力的景观特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每五年一届的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每年举办的许慎文化庙会、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等都在这里举行拜祖朝圣活动。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集文物保护、名人凭吊,传统教育于一体的人文景观。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在许慎文化园,游客们不经意间会遇到一位特殊的游人,他就是今年已经75岁的许慎第58代嫡孙许自乾。许庄村许氏家族对先祖许慎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显赫贡献引以为荣,世代学汉字,研诗书,做学问。许慎去世后归乡安葬,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重修许慎墓,尽管墓内没有金银财宝,但因为墓主人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圣人,”没准儿会被盗墓贼盯上。为使许慎墓免遭盗掘损坏,许氏后人世代沿袭,日夜看护守陵,到如今,许自乾成了新一代的守墓人。许自乾自信满满地说,自己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许慎当年向皇上呈献《说文解字》的那篇折书的全文,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作为许慎后代,他对先祖充满尊崇和敬意,他说,从世界范围看,上古时期古埃及古巴比伦原本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字,无法识读,无人破解,最终文字失传,文明中断,而中国自从有了一部《说文解字》,保存和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脉,汉字文化由此正本清源,绵延不绝,于斯为盛。如今,有了许慎文化园,有了政府的大力保护,之后再也不需要徐氏后人为祖先看坟守墓了。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许自乾时常来许慎文字园凭吊幽思,也成了许慎文字园的义务讲解员,为游客们讲述先祖许慎和汉字的故事,勉励来这里研学的学子们喜爱汉字,写好汉字,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

在漯河 遇见“字圣”许慎

近年来,以许慎文化园为基地,漯河市组织开展了古风汉韵中国年、“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许慎文化知识大赛、说文解字大讲堂、许慎文化庙会、“字解美食 文说千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据了解,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许慎文字园将举办“庆中秋迎国庆·小状元大挑战”“敬字圣·非遗巡游展演”等公益活动,主办方竭诚欢迎各界游客朋友前来许慎文字园游园拜谒,踊跃参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五届许慎文化研讨会在河南漯河开幕
...汉字文化品牌。参观游览。杨光摄 国外留学生来到许慎文化园,感受汉字之美。杨光摄文创产品展示。杨光摄 现场演出。杨光摄现场演出。杨光摄
2024-10-20 15:02:00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中国首部字典收录多少字?走进漯河看“字圣”如何说文解字
...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文化园,看“字圣”许慎如何说文解字,打开中华汉字大门。公元121年9月,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儿子许冲将《说文解字》
2023-02-21 22:58:00
...车程,大家到达研学课程第一站字圣故里——漯河市许慎文化园。字圣殿前,祭拜仪式在庄严的乐曲声中开始。少先队员向许慎塑像敬献花篮。同学们在许慎文化园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汉字大道
2023-12-25 01:03:00
视频丨“字”从“豫”见你 横竖撇捺书传奇
...一捺皆传奇。记者通过探访贾湖遗址、殷墟博物馆、许慎文化园等地,与网友一起在河南多所博物馆里探寻与汉字有关的“秘密”。这里,探寻汉字起源汉字的起源在哪里?是谁发明了汉字?面对这
2023-07-21 12:56:00
...河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晨阳)4月22日上午,我市在许慎文化园举行许慎文化上巳祈福节开幕式。市六届政协主席张社魁宣布活动启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平主持。市政协
2023-04-23 07:53:00
文化点亮一座城 科技赋能享新春
...鸟盛会》等节目;传承许慎文化,弘扬许慎精神,在许慎文化园开展“万人祈福·字圣佑福”、“盛世国韵·汉风霓裳”、春节公益讲解等特色活动;观“天下第一桥”,品宋金文化,在小商桥景区
2024-02-18 07:22:00
沙澧书香浓
...澧书香浓——我市2024年全民阅读活动扫描4月20日,许慎文化园举办“字得其‘漯’·阅享时光”公益诵读活动。本报记者 齐国霞 摄4月21日,源汇区文化馆在建设路城市书房开展少
2024-04-23 08:16:00
...家门口就能天天看大戏,过足戏瘾。5月3日至5日,在许慎文化园景区六书广场,由市豫剧艺术中心每天演出两场戏曲,共6场大戏,分别是《黄鹤楼》《慈母泪》《三哭殿》《打碗记》《三娘教
2024-04-28 07:56:00
...月5日,“大汉华裳·惠享游园”汉服游园祈福活动。许慎文化园在上巳祈福文化节期间推出“穿汉服免门票”优惠活动,同时将通过汉服巡游、汉服走秀、踏青赏花、投壶、射箭、捶丸、蹴鞠等文
2024-04-01 07: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