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堪称中国科举史上最华彩的一页。之所以如此,全因为欧阳修担任了主考官。是年正月六日,欧阳修受命知礼部贡举事,仁宗皇帝特别赐予他“文儒”的尊号。同知贡举的还有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更多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上的声望不亚于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被视为“千古醇儒”,在仕途上官至中书舍人。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离不开本人的不懈努力,但也离不开欧阳修的奖掖和扶植。两人亦师...……更多
...?其实这个事,与唐宋八大家当中的三位有关,分别是:欧阳修和曾巩,以及主人公苏轼,其实大家对唐宋八大家中的七位都非常熟悉,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以及王安石,似乎曾巩在...……更多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假。也正是这个造假让当时的文坛领袖兼本次科举主持人欧阳修都大为吃惊,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要从阅卷人当时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梅圣俞有关了,这位素来严谨的老人家,在看到苏轼的考卷之后,惊呼“此子有孟轲之风”,...……更多
被后人评判“有功于文,有罪于诗”的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工于诗词。后人有言辞偏激者,根据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批判他导致词逐渐在地位上压倒诗,就连后面的朝代也多是以写词为主。但正是贺堂、王夫...……更多
宋仁宗的哪届科举考试,看到榜单能够“闪”瞎你的双眼
...为何落榜的学子们会聚众闹事呢? 这就与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有关系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的欧阳修就是历史上的大文豪,他的作品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是很熟悉的。即使是不了解历史,对于欧阳修这个名字也肯定是不陌...……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考官都是政界精英,文学界泰斗欧阳修是谁?他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朝中重臣,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是驰名天下的文坛盟主,不管是政界还是文学...……更多
江西吉安一榜两宰相,一个是欧阳修,另一个比欧阳修还厉害
...公元1030年,吉州一榜科举考出两个宰相。一个是一代文宗欧阳修,另一个是刘沆。欧阳修考中进士的时候,是吉州吉水县明德乡沙溪村人士。刘沆考中榜眼的时候,是吉州永新县人士。古代的吉州吉水县明德乡沙溪村,现在是江...……更多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欧阳修,字永叔,祖籍江西吉州庐陵,却是在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时出生。欧阳修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离他而去了,母亲郑氏带着年幼的他,去投奔族叔欧阳晔。欧阳晔虽视侄子如己出,但自身也是低级官僚,养家极为不易,...……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宋史·曾巩传》中这样评价他的文章“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更多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欧阳观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欧阳观去世,年仅4岁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前往湖北随州投奔欧阳...……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欧阳修,作为宋朝的三朝元老,一代文学大家,可谓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且,他对于人才,特别是自己的弟子,更是不遗余力的举荐,被议为“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成就了很多人。欧阳修举荐之人,...……更多
欧阳修生平最豪放的一首词是那首
欧阳修和苏轼的相遇相知,算是北宋文坛上的一大佳话。当年21岁的苏轼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让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叹。那时的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法,欧阳修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更多
...考官,那一届的主考官是著名的宋朝政治大家、文学大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也是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宋朝时期最著名的诗文革新运动就是由他发起的,而且副考官是梅尧臣,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现...……更多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以生动的笔墨、严谨的考证为我们勾勒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这八位文学巨匠的鲜活形象,豆瓣评分一直高达8.9,是读者心中走近唐宋八大家的“白月光”。书中,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历...……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这是《宋史》中对曾巩的评价。在唐宋时期,最有名的八位散文大家,分别是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更多
熙宁变法:北宋时期的改革与纷争
...一系列变法措施遭到了朝中老臣们和后宫的强烈反对。 欧阳修、韩琦、富弼、赵忭、司马光、文彦博等朝中大臣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纷纷离去。从熙宁六年(1073)开始,全国大旱,大量灾民涌向开封等大城市。反对派开始以“...……更多
宋仁宗一朝的文坛到底有多兴盛
...都受人推崇。著名的文人更是数不胜数,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朱熹等不胜枚举。而宋仁宗一朝又堪称宋朝文坛最为鼎盛的时期,我们熟悉的文坛巨擎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闻名于世。宋仁宗,千古唯二的仁厚帝...……更多
...陵一地,从北宋初年到南宋末年的两百多年间就出过包括欧阳修、文天祥在内的六位举足轻重、值得尊敬的名人,他们被合称为“五忠一节”。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当中五人谥号中有“忠”,一人谥号里带“节”。具...……更多
王安石科举第一,宋仁宗亲自阅卷后为何大怒
...手好文章而结识了18岁的曾巩,两人结为挚友。当曾巩登欧阳修之门后,他便将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欧阳修,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朝中有人好做官,凭借欧阳修的赏识,王安石离功成名就只差一步,而这一步他必须自己完成。要...……更多
欧阳修推动文化改革:从考官诗会到选拔优秀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考官大会的故事,欧阳修一等人作为考官吟诗作赋,成就历史佳话,考官大会,今天,大家跟随小编,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吧。宋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与端明殿学士韩子华、翰林学士王禹玉、侍读范...……更多
文人治国:宋朝大诗人的政治生涯与文学贡献
...身居要职。下面来看看这些大诗人居庙堂时的官职。一、欧阳修欧阳修是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当时的诗文改革运动。他担任过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是朝中的高官,逝世...……更多
...定决心,开始发奋读书。关于苏洵当时的情况,他在后来欧阳修的信中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不读书,整天思游闲逛,自视同辈之人皆不如我。后来想写一点东西却抓耳挠腮,思维停滞,方觉自己是书读得太少了。我把以前写的...……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官的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另外还有一个小试官梅尧臣,梅尧臣虽然没有欧阳修和苏轼有名,但是也是当时在文坛上排的上的人物,这两位考官,都致力于诗文的...……更多
唐宋中隐士人为何总是诗酒宴乐,蕴含何种诗酒文化
...白居易生活在刚刚结束安史之乱天下平宁的中唐时期,而欧阳修生活在结束五代战乱的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代。但大半生,都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仁宗朝代度过。(一)、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更多
在古代特别会吹牛也能当状元,他们靠吹牛当上了状元
...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第三位,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人——欧阳修。欧阳修是真有才华,没有走什么歪门邪道,也没有扯什么犊子。但这位仁兄太够义气了啊,据说考试那天,有个姓李的人因为肚子痛,所以没有写卷子,咱们欧阳...……更多
...且十分值得尊敬,他们就是被称作“嘉佑四真”的富弼、欧阳修、包拯和胡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富弼生于洛阳,他自幼便与众不同,不但被范仲淹称赞为王佐之才,还凭借过人的文采被前宰相晏殊招为了女婿。在朝中...……更多
...愈提携后进,还有一丝推动古文运动目的的话,那么宋代欧阳修对后进的品评,则纯粹是由衷的赞叹。1056年,当时还鲜为人知的苏洵,怀揣自己的文章,拜访了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击节道:“后来文章...……更多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赵祯命翰林院学士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这一年的科举太过璀璨,被称作“千年科举龙虎榜”,因为榜单上的人名,即使在千年以后,仍然如雷贯耳。例如北宋最洒脱的文学家苏轼,以及他...……更多
苏轼用哪首诗“讽刺”诸葛亮
...的主考官是北宋大文学家在政坛和文坛上享有崇高地位的欧阳修。当他和其他考官看到一篇议论文叫作《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时候,意见一致的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者应该获得第1名。 意见虽然一致,欧阳修其实也是存着自己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名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是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的载体,而汉字往往又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浓缩起丰富的信息。通过对地名的细致观察
2024-12-19 07:20:00
此人是国民党高层,胆子大到敢杀何应钦亲信,靠高情商成为一把手
国民党中,有这么一号人物。其他同僚,或是凭借战功,或是凭借能力当上一把手。而他,完全是靠高情商走上了一把手,地位还很稳固
2024-12-18 15:27:00
秦晋国妃:萧燕燕外孙女,一生三嫁,开沙龙、论古今的契丹女豪杰
前言契丹,这个听起来陌生而遥远的族群,却在北宋盛世时期横跨黄河与黑龙江,建立了辽帝国。在辽朝统治者耶律氏一族中,也不乏杰出的女性
2024-12-18 15:43:00
抗战时,一民兵队长深夜喊门,村民闻声意识到:此人身旁有敌人
1943年7月21日,夜,三仓区(现盐城市东台市三仓镇)区署机关驻地。区署领导们正在村东的一间屋子之内,紧张地部署着明后天该如何应对即将前来“扫荡”的敌军
2024-12-18 16:37:00
武松先杀了潘金莲,随后又杀了西门庆,但却放过了最该杀的一个人
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千百年来这两个人的名字始终被钉在耻辱柱上,被当作奸夫淫妇的代名词。正是因为二人行事过于卑鄙恶毒
2024-12-18 16:40:00
民国军阀最“儿戏”的战争:打着打着做起生意,双方赚得盆满钵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打仗都是非常的残酷的,尤其是对于很多的势力来说,有时候可能因为一点点的地盘,然后双方就大战一场。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一点点东西而大打出手
2024-12-18 16:52:00
许世友将军的退休生活,妻子坚持要住大城市,许世友选择归园田居
夫妻的“较量”1980年,许世友将军从广州军区调任北京,成为了军委常委。负责全军统筹调动等诸多事项。在南方居住惯了的许世友在北京生活的并不舒服
2024-12-18 17:08:00
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效果如何?也就是雍正将它用明白了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官员俸禄思路,官员工资极低,清代一品官员的俸禄为一年180两纹银外加180斛米,七品官员的俸禄则为45两纹银外加45斛米
2024-12-18 22:26:00
“LED女神”马秀慧:被称为第二年轻女富豪,不逊色于董明珠
提到成功的女企业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董明珠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而打开胡润富豪榜,我们会发现中国还有许许多多能力超群的女富豪
2024-12-18 22:38:00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张旧照,不久便悬梁自尽
:一张照片引发的悲剧:郭沫若去世后,妻子为何选择悬梁自尽?导语在文学史上,郭沫若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的才华和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2024-12-18 23:00:00
雍正刚登基,立马封十三爷为亲王,还要时时带在身边
这是雍正皇帝唯一一次和胤祥的正面冲突,甚至包含着试探和猜忌;这是胤祥最让人心疼的一次,甚至是圈禁十年以后的唯一一次发泄
2024-12-18 23:20:00
1980年一农妇,用三斤黄金到银行换钱,牵出800两黄金失窃大案
1980年4月15号一大早,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中华路营业部就来一名行色匆匆的农村妇女。她从一个布包里取出一块重约3斤的大金块
2024-12-18 23:54: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姚峰 史金敏)“一朵红日涌地出,万道金光云中来。”以太和宫为首的金顶宫观群,依山就势,巧妙利用巨石
2024-12-18 20:23:00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处世行事的语录集,包含修身、齐家、治国等思想,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2024-12-18 21:59:00
钱塘潮、浙江潮、钱江潮……钱塘江潮名字的前世今生
近期,杭州又一新博物馆开馆,这座位于临平古海塘文化公园的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古代海塘的六种形制,生动体现了古海塘的历史变迁
2024-12-18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