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抗战时,一民兵队长深夜喊门,村民闻声意识到:此人身旁有敌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8 16: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43年7月21日,夜,三仓区(

现盐城市东台市三仓镇

)区署机关驻地。

区署领导们正在村东的一间屋子之内,紧张地部署着明后天该如何应对即将前来“扫荡”的敌军。突然,外面有人喊了声,“别动,动就打死你们。”

里面的几位领导们正讨论着问题,一时没听清楚,还以为外面放哨的,出了什么纠纷,其中一位领导高声吆喝道:

“喊什么喊,给我进来!”

抗战时,一民兵队长深夜喊门,村民闻声意识到:此人身旁有敌人

话音落后,外面突然沉寂了片刻,随后毫无任何征兆地响起了一阵枪声。

爆竹般的枪声响起,子弹“嗖嗖”地穿过窗楣、门扇,打在屋内的桌案、椅子之间,打得木屑飞溅一片。

屋内之人第一时间吹灭了油灯,大伙儿伏低身子竭力躲避着子弹的射击,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当下的紧急情况。

被敌人给包围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屋内之人只有两个选择,是拼死一搏,冲出去跟敌人拼了,搏一条活路?还是束手就擒,听任敌人们的发落?

所有人几乎都没有任何的犹豫,民兵大队长李春峰,一声大喊,猛地冲了出去。一时间,枪声,喊杀声,呵斥声搅成了一片,区委书记兼区长夏明带着大伙儿,随后拼死向外冲去。

虽然眼前的形势敌众我寡,对我方十分不利,但奈何众人有着勇不畏死的气概,大伙儿抱着必死的信念冲出去,反倒让外面的日伪军众,一时没能拦得住。

当晚,绝大多数同志们冲出了包围圈,只有8名同志在与敌人搏斗之时,不幸被捕。

民兵大队长李春峰便是其中之一,李春峰为了掩护大伙儿突围,跟在人群后面,最后被敌人几枪托打倒在地,被对方一把按住,随后捆绑了起来。

当夜,李春峰与另外七名同志们,被敌人捆押着返回东台县城,途中,敌人不断抽打着这八人,一面赶路,一面逼问对方身份消息。

抗战时,一民兵队长深夜喊门,村民闻声意识到:此人身旁有敌人

因为当年斗争环境十分恶劣,区署的领导干部们,为了应对复杂的斗争环境,平日里的穿着与当地老百姓差不多,以至于这八人与当天村内被逮捕的一众村民们混一起,致使敌人真假难辨。

李春峰和其他几名同志们,始终坚称,自己就是普通老百姓,而其他村民自然也都是一口咬定,他们几人就是村内的普通村民。

问来问去,敌人们始终没能问出李春峰等人的身份,就在这帮日伪军感到一筹莫展之时,一名随军翻译提出了一个非常歹毒的“建议”。

那就是——是不是新四军,让途中遇到的村民们来辨一辨。

此处距离区署驻地不远,按照敌人的推测,如果李春峰等人是新四军那边的人,当地老百姓们肯定有认识他们的。既然问不出来结果,倒不如借此机会诈一诈村民们,看看能不能诈出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随后,日伪军便在当地的村口停下,然后让日伪军跟着李春峰等人进村儿,当时是一个被捕者身边跟着两个挎枪的日伪军。敌人想要利用夜深人静,家家户户都已关门睡觉的机会,让被捕者去叫群众开门,让群众来识别真假。

李春峰被押着进了村儿,他看着村内黑沉沉的村舍,心里不由地打起了鼓。

这个村儿自己经常来此作动员工作,村里面的群众,对李春峰都很熟悉,一会儿万一叫开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叫出李队长的话,那自己可就再难蒙混过去了。

不行,决不能让敌人给自己指定敲门的对象,李春峰心里寻思着,脚下加快了几步,随后直接转身,敲开了左手边的一户村民的门扇。

“罗二奶奶,西边街上的先生下来了,请你把门开开,让街上的先生歇歇脚。”

抗战时,一民兵队长深夜喊门,村民闻声意识到:此人身旁有敌人

里面的罗二奶奶一听,立马认出了这是民兵大队长李春峰的声音,她披起衣服,正准备伸手去开门,手却突然像被火燎了一般,快速缩了回去。

“西面的街上?!”罗二奶奶咀嚼着门外李春峰的话,西面、街上,那不就是东台县城的日伪军那边嘛。

“不对劲儿!”罗二奶奶当即意识到,门外的李春峰,身边一定有敌人跟着。意识到危机之后,罗二奶奶为了保护李春峰,随即低声应道:

“李师傅呀,你等一等,我衣服穿上就去开门。”

罗二奶奶打开门,一看李春峰被捆绑的样子,故意装作受了惊吓一般,“李师傅,你这是怎么了?”

李春峰还没开口,旁边的日伪军士兵走近问道:“你认识他,他是干什么的呀?”

罗二奶奶随即向两名日伪军解释,这个李春峰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师傅,前几天自己有口柜子要打,找的师傅便是李春峰师傅。

抗战时,一民兵队长深夜喊门,村民闻声意识到:此人身旁有敌人

敌人一听,随即打消了对李春峰的怀疑,还给他松了绑,然后跟着后面被捕村民们一起行进。

没有了敌人的贴身看管,李春峰随后眼见敌人对他看管的放松,趁着天还未亮,敌人们尚在熟睡之际,李春峰瞅准时机,悄悄溜了出去,随后他一下子跳下土沟,然后顺着沟壑的掩护,快速地脱身而去了。

多少年后,李春峰再次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依旧唏嘘不已,“当初要不是罗二奶奶反应及时,否则,万一对话穿帮了,那旁边的敌人们,可就立时识破我的身份了。”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638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东台文史资料》,徐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呀!连他都敢抓,你们到底知道不知道他是谁?”几人闻声全都一愣,随后寻声望去,只见旁边过来一个穿着灰衣裳的村民。这人刘清和不认识,但旁边的俩伪军却十分熟悉,此人名叫胡继清,是
2024-08-04 22:16:00
...日,上午,七里甸镇(现扬州市江都区七里甸)。徐桥乡民兵队长赵瑞珠扮作商人的模样,悄悄来到了镇上,准备接送一份紧要的情报。按照事先的约定,赵瑞珠来到镇东的林聚兴茶馆之内,随后坐
2024-08-03 23:12:00
抗战时,一游击队员夜遇伪军部队,混入敌人内部后引得对方狗咬狗
...跑肚。”李殿冰故意自言自语道。旁边的押送民伕的伪军闻声,训斥道:“跑肚你也不看看地方,这个地方你也敢到处钻?”“跑肚嘛,我又有什么办法?”李殿冰假意无奈地答道。“这地方,附近
2025-04-25 13:45:00
抗战中的太原:娄烦抗战与《吕梁英雄传》
...为了创作《吕梁英雄传》,他在群英大会期间采访了许多民兵英雄,娄烦的郝园脸等人成了他“非常熟悉的朋友”。小说中的武得民、雷石柱等典型人物形象,是晋绥边区现实生活中众多抗日英雄可
2025-06-25 08:02:00
日军杀了143名乡亲,松本决定“先礼后兵”
...张起来,她把水桶丢在井台上,转身大步跑回村里,来到民兵队长李盛田家,气喘吁吁地说:“队长,村外有个鬼子。”李盛田一听,腾地从炕上翻身而起,当即带了十几个民兵,拿着长矛、粪叉等
2023-08-02 21:09:00
望谟县:农民忙春种 民兵来助力
...近日,在望谟县蟠桃街道甘莱村的田地里,身着迷彩服的民兵正忙着帮助村民施肥、翻土、浇水,绘就一幅和美乡村画卷。“眼看播种时间就要过了,有了民兵的帮忙,解决了家里缺劳动力的问题。
2024-05-13 10:42:00
...队里召开了座谈会,邀请抗战时期的老党员、老村长和老民兵队长们一同参加,请他们讲述抗战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和于口村乡亲们在抗战期间的斗争情况。之后,我还依次访问了几位抗战时
2023-11-03 06:14:00
...和人武部的号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民兵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结对帮扶、示范引领、督促推进。抗旱保种工作现场,江洲镇武装部冲锋在前,组织民兵与当地党员干部,共同对洲
2023-11-23 18:21:00
甘肃省武威市军地组织抗震救灾演练提升遂行任务能力
...旬,甘肃省武威市军地联合组织抗震救灾应急救援演练,民兵应急分队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携带救援装备赶赴任务地域。不料,行进途中,该分队又接到指令:“通往灾区交通中断,车辆装备通行
2023-05-19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