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夫妻的“较量”
1980年,许世友将军从广州军区调任北京,成为了军委常委。负责全军统筹调动等诸多事项。在南方居住惯了的许世友在北京生活的并不舒服。据许世友警卫员回忆:“许世友将军在北京住不惯,一到冬天浑身上下的关节就疼得受不了。”
在军委任职时的许世友,已经75岁高龄了,身体大不如从前。许世友就向军委打报告请求回南方居住。军委很快同意了将军的诉求。正当许世友盘算着回南京还是回大别山时,许世友的妻子田普不乐意了。
据《许世友外传》中记载:“许世友的家属都不同意他离开北京的主张,但拗不过司令员的执著。”许世友将军明显在北京居住得不舒适,但他的家属为何要坚持住在北京呢?据田普回忆说:“孩子们全部都在北京工作,我们在北京居住还能享受到天伦之乐。而且北京的各个条件都要比其他地方好,就算是生个病,也能找到最好的大夫。”
许世友可不这样认为,在将军眼中“田园生活”才是他退休后的向往。据《许世友回忆录》中记载:“许世友将军在搬到南京养老后,在他住的大院子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粮食,每天都坚持习武、种地、喝茅台。生活宛如一位归隐的‘仙人’”
许世友夫妇二人因搬家的事,闹过很长一段时间矛盾,二人也因此分居两地。夫人田普好几个月都没有去南京看许世友。
田园生活
1980年9月,许世友回到南京中山陵8号,过起了惬意的退休生活。据许世友将军的警卫员回忆道:“许司令在回到中山陵8号故居时,脸色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表情。这个表情是我这几年,见到过司令员最轻松的表情了。”
80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都有新事物发生。这和许世友的“田园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据《上将许世友》中记载:“许世友将军退休后,有战友前来看望,给他带来了录音机,让他听迪斯科。许世友将军说:‘这音乐怎么和放炮似的,惹得老战友哈哈大笑’。”
退休后的许世友当起了农民,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蔬菜。据许光回忆:“有一次我从老家来看父亲时,发现他正在干农活,我就去劝他要注意身体。父亲说:‘干点农活累不死人,多干农活对身体有好处。’”除了种地外,许世友将军每天都要喝一瓶茅台。每天晚上,许世友都会亲自煮一锅菜,看着新闻联播,喝着茅台酒,渡过每一个夜晚。
许世友将军虽然每日习武强身,但毕竟是上了年纪,身体的关节总是疼痛红肿。据许光回忆:“我见到父亲身上有红肿,就想约来医生给父亲看病,但被父亲拒绝了。”许世友“坚信”看医生不如练武功,还对许光讲:“你看看军区的老干部,只要是去医院看病的都活不了多久,不去医院的都活的好好的。”
悠哉的田园生活,给了许世友品读名著的时间。在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时,周总理曾赠给许世友一本《红楼梦》,让许世友要细读。以前没有时间去细读,现在可以拿出来慢慢品了。
不忘故乡
退休后的许世友经常招待老家来的客人。每次招待客人都是拿出自己的津贴买最好的东西。据《许世友传》中记载:“大别山的老乡来到南京,许世友就派自己的配车去接,要回去了就将自己家中的东西送给乡亲。”
有一次县长来许世友家做客,许世友问:“家乡有什么变化?乡亲们还贫困吗?”县长说:“县里还是穷,勉强刚能吃饱饭,乡亲们生病了看不起病,天冷了只能呆在家里。”许世友听到县长这样说,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县长要回去的时候,他送给了县长许多厚衣服,并和他说:“让那些看不起病的乡亲们来我这,我带他们看病。”
县长走后,许世友向组织反映情况,希望组织能帮助一下贫困的老家。据《许世友回忆录》中记载:“在向组织报告时,我申请为老家提供扶贫资金修建医院和改善乡亲的住宅。”
家乡后来发展起来了,乡亲们也没有忘记这位从山里走出的将军,在许世友将军病重时期,老家的乡亲们曾多次来看望。
1985年10月,在中山陵8号住了20多年的许世友将军离世了。后人将这里改造成了三栋双层的别墅,用来接待军中的重要人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