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是雍正皇帝唯一一次和胤祥的正面冲突,甚至包含着试探和猜忌;这是胤祥最让人心疼的一次,甚至是圈禁十年以后的唯一一次发泄;雍正皇帝当然有着自己的理由,希望胤祥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胤祥却不得不考虑邬思道曾经的交代,他不再是四哥,他已然成为雍正皇帝!
关于制钱铜铅比例带来的负面影响,乃至于小民百姓的巨大危害,雍正皇帝或许不清楚,但张廷玉没提醒,胤祥同样没提醒,反倒在上书房会议过后,胤祥主动提及了这个问题:
胤祥:皇上,臣一直在想张廷玉的话,朝廷一年多的赋税,从银钱兑换差价里,都叫那些黑心的官儿给掏走了,这,我觉得终究不是个事儿啊。
雍正:不下了,总是和棋,没意思。
什么叫“和棋”?
说白了,就是中庸,再直白一些,就是模棱两可、得过且过;再露骨一些就是,虚与委蛇,见风使舵。很明显,这是雍正皇帝对胤祥的批评,早就知道如此铸钱带来的弊端,会前为什么没有提醒,会上为什么不说,偏偏于事后再来马后炮!
如果换成别人,雍正皇帝或许还不生气,毕竟牵扯着太多人的利益,毕竟有着得罪人的嫌疑,但胤祥是何许人也?
康熙朝的胤祥,甚至敢正面叫板康熙皇帝,何曾有过畏惧表现!
所以,雍正皇帝才会如此生气;所以,雍正皇帝才会给出这样一问:
雍正:允祥,你是不是瞧不起朕?
胤祥:皇上,臣焉敢,君臣分际,下不僭上,皇上,臣是以礼而行。
雍正:屁,朕看你越来越不像以前的允祥了,敢说敢为,敢笑敢怒,圣祖亲赐号拼命十三郎,现如今这,这怎么了这是。
胤祥:此一时彼一时,情势不同了。
别的都不说,仅就“胤祥”改叫“允祥”的变化,雍正皇帝就应该明白胤祥到底怎么了!皇帝登基,为尊者讳,臣属不能再和皇帝共用一个字,“胤”字改成了“允”字,这就是变化,这就是尊卑,这就是君臣分际,下不僭上的显著表现!
所以,你说胤祥怎么了?
再叫你四哥,再不分大小,再没有尊卑,你又会怎么想,怎么说,甚至怎么惩治胤祥?
生于皇家,总是先君臣后父子,更何况本就天生为敌的皇室兄弟!所以,你说胤祥怎么了!
当然,此时的雍正皇帝或许还没有这方面的猜忌,新朝伊始,初登大宝,他就只想赶紧稳定局面,聚拢势力,站稳脚跟,所以,他需要胤祥保持敢冲敢打的性格,更需要胤祥冲在最前面,清除所有障碍,确保雍正皇权的稳固!
所以,雍正皇帝才会给出如此要求:
朕要你做朕的十三太保。
只是,经过了长达十年的圈禁,有了康熙皇帝刻意安排的磋磨,胤祥早就变得成熟,怎么可能还像以前那般生猛;更何况,邬思道当初的提醒依然历历在目,胤祥不能忘,更不敢忘!
皇上,您知道,咱们宗室骨肉,为的就是这把龙椅,为了拔去我这根眼中钉,有人几次摆圈套害我,这些你都应该知道的。
雍正皇帝当然知道,因为这些圈套里面就有雍正皇帝的“功劳”!
想当初,用鲜血刺写的《孝经》,真就是胤祥的寿礼?
想当初,胤禛真就不明白康熙皇帝为何会将胤祥圈禁宗人府?
或许,胤禛有着自己的打算,总要有人为自己牺牲,总要有人为自己铺平夺嫡的道路!
我这十几年如履薄冰,步步小心,还是着了人家的道啊,在宗人府被皇阿玛圈禁了整整十年啊,皇上,整整十年呐!
提醒了雍正皇帝,再强调自己长达十年的圈禁,雍正皇帝才会从心底心疼或者愧疚,甚至觉得对不起,让领导有了亏欠的感觉,方能从根本上消除猜忌乃至消除清除的念头!
皇上,我是从荆棘丛里爬出来,油锅里滚出来,地狱里逃出来的人呐,您看看我这头发,一多半都白了,您想过没有,我今年才三十七岁呀,怎么能指望那个死了的拼命十三郎再去还阳呢。
十年的圈禁,十年的磋磨,十年的煎熬,人总会长了教训。正如康熙皇到临终所言,想他有了十年的教训,总会成熟起来,做好你的帮手!
如果胤祥还似以前不顾一切,猛冲猛打,如何能够位居中枢,如何能够擎天保驾?
更何况,撞过南墙的胤祥,不可能不为自己考虑,不可能不想到曾经的教训,你让他如何再拼命,
如何再
毫无顾忌!
翻译一下胤祥的这段话就是:你们想尽办法让我成熟,等到我真正成熟了,你们还想让我变成以前的模样,怎么可能?
被胤祥戳中了软肋,被胤祥点中了羞愧,雍正皇帝终于缓和了态度,到底给出了安慰:
雍正:十三弟,是四哥错怪你了,朕这阵子心事太多,没有顾及你的心境,朕是想让你振作起来呀!
胤祥:臣弟明白,臣弟明白。
雍正:你不全明白,你要是明白的话,就应该打起精神来,你要知道,朕现在是在火炉上烤,你也还在荆棘丛里啊!
当然,雍正皇帝同样有着无奈,就目前的局势而言,雍正皇帝尚未站稳脚跟,诸多工作亟待推行而偏又推行不动,当然心急,当然希望有人能够冲在前面,扫除一切障碍。
这项工作,张廷玉不行,难以压制诸如胤禩这类皇室贵胄;隆科多不行,模棱两可,站位始终不太坚定;那就只能依仗胤祥,甚至只能借助胤祥往日的“勇猛”。
就比如追比欠款,谁行?就比如整顿吏治,谁行?
如果胤祥真就成熟到自考虑自保,雍正皇帝如何推进这些工作?如果这些
工作再
不推进,正如雍正皇帝所言:
你说这些事,朕要不做,我大清何以为国呀!
就是这句话,就是这句“我大清何以为国”,到底让胤祥看到了曾经的四哥模样,胤祥终于明白,或许邬思道真就错了,曾经的四哥虽然变成了现在的雍正,但忧国忧民的心,始终不变!
既然四哥还是四哥,那么胤祥就还是胤祥:
臣一身一命,惟皇上是从,臣即前缨请命,愿往青海与罗布藏丹增,兵车相会,一场大捷下来,百邪全避,那时辰,皇上就能腾出手来清理吏治了。
朝局动荡,立足不稳,各项工作都不能正常推进?
那是因为雍正皇帝的权威尚未彻底明确,那是因为雍正皇帝还没有足能征服大家的功绩和举措!
一句话,大家还是不服!既然如此,我请缨作战,先拿罗布藏丹增练练手,刷一波经验给四哥助助兴,让大家开开眼,替雍正王朝正正名。一场大捷,足能堵上所有的反对声音,等到朝局安稳,站稳脚跟,雍正皇帝自然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再看雍正皇帝,终于再见往日的胤祥,立马变得激动:
雍正:十三弟啊。
胤祥:皇上。
雍正:不必拘礼,朕要的就是你这份心雄万夫的壮志,但是青海你不能去,朕身边没有护驾的不成啊,朕已令人传诏,命年羹尧进京,补大将军缺,有你和衡臣他们,朕跟前的事儿就好办多了啊。
刚刚已经提及,雍正皇帝立足未稳,诸如胤禩等人仍有篡逆之心,隆科多的站位始终不太坚定,如果没有胤祥近前护驾,雍正皇权还真就有着较大危险!
幸而,雍正皇帝还有年羹尧可以倚重,照样能够实现胤祥所预设的理想状态!有了胤祥的苏醒,再加上张廷玉的始终坚定,雍正皇帝有了“文武兼备”的扶持,自然信心满满!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下旨,赶紧推行诸等事宜。
三道谕旨,道尽了雍正皇帝的帝王心术:
即着陕甘总督年羹尧,实补大将军缺,即刻进京,陛见就职,原大将军王允禵,实晋郡王位,赏亲王俸。
胤禵,有安抚,有交代,更有远超其余皇室兄弟的超然待遇,别忘了,你曾经抗旨不尊;别忘了,你曾经大闹康熙灵堂;雍正皇帝非但没有处置你,反倒晋爵封赏,大肆恩宠,你还有什么不满的理由?
而年羹尧,久任陕甘总督,更是长期主抓西北大军的粮草供应,而且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最是大将军的合适人选,谁能不服?
只是,如此简单的调整,却能实现雍正皇帝的诸多目的:西北战事有了基本保证;胤禵的威胁根本消除;更为重要的是,年羹尧一旦获胜,那就是雍正皇帝的头等功劳,就能从根本上证明自己的权威!
第二道圣旨,则是针对追比国库欠款,重赏山西巡抚诺敏,甚至将其评价为“天下第一巡抚”,主打一个表率作用,主打一个激励效果,大力推动全国范围的追款工作,保证了国库的充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雍正皇权的稳固,更能从根本上证明雍正皇帝的实至名归!
更为关键的是,雍正皇帝不能光是敲打胤祥,还必须有着激励手段,更要让胤祥成为拥护雍正皇权的正面代表:
衡臣啊,当年允祥在先皇手里办差,干得很漂亮啊,先帝也常说允祥乃吾家千里驹呀,朕对他也是深有了解呀,如今他在上书房参赞机枢,朕看封个亲王,赏三眼花翎,还是应该的嘛。
内廷稳了,西北稳了,天下督抚更是有了诺敏这个正面表率,雍正皇帝正在逐步踢开初登大宝的前三脚,但随后的发展真就能遂雍正皇帝的心愿,平稳推行,逐步恢复“康熙盛世”的光景吗?
胤禩说了,只要我还活着,你就别想那么顺畅;
但胤祥又说了,只要我还活着,谁都别想翻起成规模的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