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天,一位二十多岁的已婚青年游荡归来。
青年自知自己旅游这段时间对家庭疏于照料,对孩子疏于管教,于是想趁机考验下他们的学习情况。
这一考不知道,原来俩孩子的“水平”已经快赶上他了。青年心想:这还了得,这么下去他俩得给我当“爹”了。不行,必须得迎头赶上。
这位青年时年二十有七,正是我们的主人公苏洵。
说起苏洵这个名字,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三字经》里的那段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不得不说,王应麟这诗编的好啊,不仅有刘晏、谢道韫这些神童,还把这位少年不读书的苏大学生编进去了。不知苏洵看到后会不会气得吐血。我想应该不会。那些人多有人教,而苏洵这位老学生,却是真真正正的自学成才。
苏洵见两个儿子学业这么好,一扫往日游逸之态,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发奋读书。
关于苏洵当时的情况,他在后来欧阳修的信中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不读书,整天思游闲逛,自视同辈之人皆不如我。后来想写一点东西却抓耳挠腮,思维停滞,方觉自己是书读得太少了。我把以前写的那些文章拿出来看,感觉都是垃圾,于是一把火烧了。从此以后只读韩愈、孟子的文章。”
只读韩愈等人的文章,那也就注定了苏洵与科举考试格格不入。众所周知,韩愈是倡导古文的,反对骈体。但当时的考试还没到欧阳修说了算。所以苏洵尽管读了不少书,但是在科举这条路上,始终是无缘的。
等到三十七岁这年,第三次考试失败了。苏洵想:我已经浪费了二十年时间在这件事上,如果再这样耗下去这辈子就算完了。于是,他云淡风轻地回到老家后,认真做好两件事,那就是读书和教孩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2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