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父子三人到了京城,俩孩子该干嘛干嘛,父亲老苏将自己这几年写的几篇大作拿出来,投给欧阳修。
苏洵给他写了封信,说他的文章已经到了一定境界,不是第二个韩非、孟子,而是第一个欧阳子。历代的大儒中,勉强能和他相提并论的,也就数李翱还有几分神态。
老苏做了多年农民,这次为了俩儿子的前途命运,一番吹捧在所难免,并无多少吸引读者之处。只是他后面又给欧阳修吐露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读韩愈、孟子等贤人的文章有七八年,兀然端坐,一天读到晚。慢慢地,觉得胸中丰盈明朗,开始想写一点儿东西了。这就是我写的几篇文章,请您查收。
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权书》十篇,大为赞叹,转发朋友圈,并配文道:此当代之贾谊、刘向也。
这话是不是名副其实?暂且不必理会。只不过从这时开始,苏洵的才华正式得到了主流文学的认可。一大批学子们整天追向他学习写文章。甚至后来苏轼的学生黄庭坚也说:“我要是见到,恨不得给他跪下,请教作文的方法。”可见,苏洵这十多年的苦读,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他的文章结构巧妙,浑厚通达,就连骂人也骂得很有趣味,传闻是他写了一篇《辨奸论》。
文章开头,老苏说了写很有意思的话,列举了王衍、卢杞的事,把这两人作乱之事归因到皇帝的昏庸无能上。又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嘴里整天说着孔老之言,装成伯夷、叔齐的样子,喜欢招纳名士。大家都以为是颜渊、孟轲复生了,但其实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将王衍、卢杞合而为一的人。这人是谁呢?就是王安石。读罢全文,骂人是很有艺术,但颇与事实不符,因此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四个字:囚首丧面!这是说王安石不洗澡,也不洗脸,样子忒难看。
苏洵的文章没用多少的典故,也写得从不晦涩,读起来明白充实又带着思考。闲暇之时,我可以一口气读半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2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