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7 10:29:00 来源:戏说三国

欧阳修,字永叔,祖籍江西吉州庐陵,却是在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时出生。

欧阳修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离他而去了,母亲郑氏带着年幼的他,去投奔族叔欧阳晔。

欧阳晔虽视侄子如己出,但自身也是低级官僚,养家极为不易,因此欧阳修年少时条件并不优渥。

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母亲郑氏出身名门,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即使家庭拮据,但还是尽可能地满足小欧阳的教育。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没有多余的钱买笔墨纸砚,郑氏就想到拿荻秆在沙地上在比划写字来教儿子,这个便是成语“画荻教子”的典故由来。

在母亲和叔叔的悉心教导之下,欧阳修的学业一点都没落下,并且还学有所成。

十岁时他在邻居家偶然看到了《昌黎先生文集》,他便废寝忘食的从中汲取养分,不久后他的文笔变得老辣多了,这也为他日后推动诗文革新埋下了基础。

又七年,学有所成的欧阳修参加第一次科举考试,所作的文章很好被争相传诵,只是不符合既定官韵而遗憾落第。

又三年,20岁的欧阳修第二次参加科考,秋闱过了但次年春闱又再次落第。

连续两次名落孙山,欧阳修并未因此气馁,他知道自己的文章还有进步的空间,于是特地带着自己文章去拜谒当时的文坛名人胥偃。

胥偃将欧阳修视为子侄,不仅亲自教导和帮助他应试技巧,而且在一众同僚中传播他的名字。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天圣七年欧阳修跟随恩师胥偃前往京师应试,这次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佳绩,不仅在广文馆试和国学解试中均斩获头名,而且在次年地礼部省试中荣获省元,在殿试中也获得了甲科十四名的好成绩。

一时间欧阳修声名鹊起,恩师胥偃还将他选为乘龙快婿。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欧阳修十几年的辛苦努力,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命运的回报,人生得意之事,莫过于此。

当时欧阳修已经接到了朝廷任命,被授予将仕郎,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次年春天,欧阳修到任洛阳,开始了他仕途生涯中最潇洒快活的一段美好时光。

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梅尧臣、尹洙、苏舜钦等知己好友,在人人都想要的好上司钱惟演的领导下,玩的不亦乐乎。

然而胥氏可能和欧阳修的缘分尚浅,在两人婚后第二年就离世了,这也许欧阳修在洛阳那段时间唯一的遗憾吧!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妻子离世的次年元宵,欧阳修独坐楼前,看着月华如水,街上灯影摇曳,心中又泛起了对亡妻的思念,不禁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景祐元年(1034年)暮春,欧阳修在洛阳的任期已满,朝廷下诏将他调回京城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洛阳留下了欧阳修太多美好的回忆,他内心极为不舍,在和一众好友的饯别宴上离别之际,他吹着暮春的风,看着争艳吐卉的牡丹花,写下那首又深情又伤感的离别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京城的生活不比洛阳那般悠闲,在大宋都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欧阳修,对,对朝廷官僚以及社会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也让他结识了范仲淹等改革派官员。

心怀天下的欧阳修和好友范仲淹等人屡屡陈述国事,呼吁改革,遭到了朝廷保守派的忌恨,因此遭到打击贬谪。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1036年,欧阳修因为范仲淹鸣不平得罪了谏官高若讷,被贬为被贬到夷陵(今湖北宜昌)。

面对人生的低谷,欧阳修并未消沉,这从他这阶段写下的“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等诗句,便能清晰的体会到他那种乐观旷达的心态。

接下来的几年,欧阳修辗转各地为官,直到1040年六月,才回京复职,继续干着的编修工作,因为干的好,屡屡得到升迁。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三年后,庆历新政开始推行,欧阳修也积极参与其中。然而新政没持续多久就宣告失败了,改革派的众人遭到保守派的攻击,有一个算一个都被贬谪出去了。

欧阳修也不例外,可他这次被贬滁州,而且他的敌人还一个劲地给他泼污水,拿着他以前写过的风月词,竟然无中生有的说他私德有亏,和外甥女勾勾搭搭。

当然这事肯定是空穴来风,何况他行得正坐的直,根本不怕影子斜,一股脑投入治理滁州的工作上去了。

工作之余他便寄情山水,随便你们怎么捉影捕风,我且行且饮做醉翁,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就是在这期间写就。

滁州任满后,欧阳修又在扬州,颍州等地为官,给这两处地方留下不菲政绩的同时,也给当地增添了不少美谈。

直到皇祐元年(1049年),他才再次回归京城任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等职位。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这位才子,不仅母亲郑氏在这期间去世,而且他的敌人又开始诬陷他,好在仁宗满是白发的他很是同情,贬谪命令下达后又赶紧追回,将他留在京城修史。

于是欧阳修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修史的伟业中,与宋祁共同编纂《新唐书》,后又独自完成《五代史记》。他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剑,穿透历史的迷雾,为后人揭示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公元1057年,欧阳修知礼部主持那一年的科举,因其提倡平实文风,将一些辞藻华丽、创作险怪、奇涩之文统统黜落,对之后的文坛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史上,这届科举无疑是里程碑般地存在。

这届的考生中有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程颐这些人响当当的文化大家,除此之外有九人在日后位列宰相,有二十四人在宋史立传……

极大的影响了一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往前和往后数,你再也找不到比这还牛的一届科举了。

因此此榜被称为千年科考第一榜,主考官欧阳修,也被誉为北宋第一伯乐。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相继知开封府、担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转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要职,一度位列宰执。

英宗上位后,欧阳修再次被卷入政坛的漩涡中。

宋英宗赵曙是仁宗继子,他当时皇帝后便想给自己的亲生父亲上尊号,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因此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濮议之争”。

欧阳修与宰相韩琦站的主张是尊英宗的生父为皇考,但这遭到了扑天盖地的反对声。

他的对手们为了打倒欧阳修,又开始使用舆论这一招,抛出更加劲爆的消息,说他竟然和自己的儿媳有染。

一而再再而三,三人成虎,舆论汹汹让欧阳修不胜其烦,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索性就上书乞骸骨,希望能过点清闲的日子。

皇帝不准,他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最终得偿所愿,以太子少师的身份成功退休,回到了曾经任职过的地方颍州。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在颍州西湖边,他过上了宁静惬意的养老生活,还给自己取了一个雅号——六一居士。

致仕后的第二年,欧阳修安详地告别了人世,享年六十六岁。#深度好文计划#因欧阳修一生对文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后来文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文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千古伯乐欧阳修,独具慧眼发掘英才
...各类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代,也被世人称之为千古伯乐。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那时还默默无闻的曾巩,对于崇好古文的欧阳修向来仰慕,借助进京赶考的机会,曾巩给欧阳修写了
2023-09-07 20:35:00
韩愈的《马说》与历史背景:人才被埋没的苦闷
...,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虽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虽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但历经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五代皇帝,个人生活与官场生活
2023-12-08 05:38:00
...百多首颍州诗词、其中赞美颍州西湖的诗词达43首,一代文宗苏轼知颍时赞誉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阜阳拥有未来之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奋进之城、希望之城。刘玉杰
2024-04-26 11:09:00
重读唐宋八大家,足以滋养一生的智慧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与孟尚书书》一在天之涯
2023-11-14 22:42:00
何去非:宋朝被埋没的军事奇才
...相怜。没奈何,只得在京城里教书谋生。何去非的第一个伯乐是曾巩。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举放榜。那一榜共录取进士445人,状元则是后来成为武侠界重要人物的黄裳。在
2024-04-15 06:29:00
盘点古代四大才子,个个才华横溢,第一堪称千古奇才
...誉。对于落魄在临邛的司马相如来说,汉武帝就像是一个伯乐,终于发现了千里马,给了司马相如做官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三、唐伯虎说起唐伯虎,大家的形象大多也是年少多金、风流倜傥、才华横
2023-01-26 17:47:00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来了!揭秘“最强文化天团”传奇人生
...大唐街市上,“中青年韩愈”张睿悟出《马说》的千里马伯乐之理;简朴清雅的河阳旧居里,得知侄子死讯,“中老年韩愈”何冰含泪悲痛题下《祭十二郎文》……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演绎宗师韩愈
2023-11-10 18:08:00
梳理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之间的关系
...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修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他一生
2023-07-11 18:28:00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经举荐过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位,更是让欧阳修有了“千年伯乐”的美誉。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以及“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之
2023-12-25 1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