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
...,江苏无锡人,后徙常熟,世称宛溪先生。其所著《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问世后,受到广泛重视,时人将之与梅文鼎《历算全书》、李清《南北史合抄》合称三大奇书。三十余年著一书顾祖禹家学渊源深厚,父...……更多
《读史方舆纪要》: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就已经断绝了?
...服众;在明末清初时,另一位地理学家顾祖禹写出《读史方舆纪要》,他采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了长安衰落的真正原因,认为并非是所谓的“王气”。在《读史方舆纪要》看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长安经济地位的下降;...……更多
...嵩山。颍河在古代又有渚河、沙河之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曰:“颍水……经襄城县北亦谓之渚河……颍水合蔡亦兼有沙河之称。”乾隆十九年《淮宁县志》曰:“沙河即颍水,土人名为沙河。《尔雅》云颍出为沙,则...……更多
江津1802年建县史 乐城县是源头
...南河。乐城县治在璧南河尾,即是今天的油溪镇。另外《方舆纪要》卷六十九云:江津县西三十里有乐城溪,注入大江。刘琳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看,乐城溪即是今天的油溪河,故乐城县县治在油溪镇内。而史学家邓少琴则认为...……更多
浙江衢州:“未来乡村”建设扮靓和美宜居生活
...陆而舟。”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传世之作《读史方舆纪要》曾这样称赞江山市清湖码头。作为浙西最大古商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清湖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通过成功打造百匠上街、...……更多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真的吗?历史上刘备究竟有没有借荆州
...别山、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形成天然屏障,《读史方舆纪要》评其“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鲁肃曾言““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更多
襄樊: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的战略价值
...从而明白它为什么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经说:所以,襄樊古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它的具体作用,要看占据它的是北方还是南方。对于北方,占据襄樊以后,襄樊的作用就是向南进攻的跳板,顺...……更多
...《安顺府志》《唐诗合选详解》《小题正鹄初集》《读史方舆纪要》《海山仙馆丛书》等史志类、唐诗、学习类、军事地理学、丛书类的古籍图片。旨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安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全市人民搭建了...……更多
曹操迎接天子汉献帝后,为什么将都城迁往许昌?
...至于太过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正如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所言:“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更多
平遥:平陶同音别字
...平遥县东)。可知今平遥古城创建不会早于北魏。《读史方舆纪要·平遥县》称京陵城是“周宣王命尹吉甫为将北伐玁狁时所筑”,当今旅游界据此宣传平遥有三千年的城建史。但这只是误传,西周尹吉甫“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更多
曾经的六朝古都,曹操的建都之地邺城,为何消失了?
...只需要守住滏口,就能阻挡并州地区的来敌。根据《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记载,自春秋时期,邺城就是历代统治者重点防御及出兵攻伐的军事重地。图-河北一带地形及邺城位置示意图临漳和安阳都属于古代邺地,一般我们说的...……更多
...而得名。澜溪塘,又称烂溪塘,江浙两省界河。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烂溪在县(吴江县)西南四十四里。北接莺脰湖,南受嘉兴、崇德、桐乡诸境之水,经湖州府之乌镇,分为东西二溪,流数里复合,引而东北,汇诸湖...……更多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刘琳曾对此说进行过考证。他引《方舆纪要》卷六十九说:“江津县西有乐城溪,流入大江,从地理形势看,乐城溪即发源于今璧山区,乐城县治就在璧南河尾,即现在的油溪镇,油溪在三国时是乐城县的...……更多
为什么田悦把魏州改成大名府就是僭越了呢
...的府。《唐代藩镇图》中的魏州清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建中三年田悦拒命,称魏王,僭改魏州为大名府。 “僭”的意思是超越本分,在古代一般是官员冒用了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名义或礼仪、器物,这种行...……更多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二,比“濮阳说”晚的是“开封说”,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开封府,“高阳城在县西二十五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因此,河南杞县高阳镇也被认为是颛顼封地高阳。相比“开封说”,“濮阳说”因...……更多
春秋时期的东夷国助周灭商,是谜一样的存在
...典》载:“东夷,古国名。在今山东省即墨市。”《读史方舆纪要》载:“夷,今山东胶州即墨县西废壮武城,即古夷国。”这里都指出了这个古夷国的地理位置。但是实际上这个夷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因为不为正...……更多
越西贡椒 再现“风光”
...椒红为贡”,《后汉书·公孙述传》、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元志》《凉山志》《宋史·本纪第五》《巴蜀史志·古代民族》等都一一记载了越西地区所产花椒是远近知名的贡品,也是与汉族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物资...……更多
河东地理环境与五代政权的崛起
...力的地位。河东的地理环境十分坚固,易守难攻,《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从山西所处的位置来看,其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东部有太行山脉作为屏障可以抵御攻击,西部有...……更多
河南北部有座卧虎城,为何不像其他城是方形
...生过很多著名的战事。 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州(濮阳在明清称开州)肘腋大梁,襟带东郡。春秋时,卫都于此,与齐、鲁相雄长。秦末,项羽由此扼章邯。后汉之季,吕布亦争此,以抑曹操。盖其...……更多
“京南第一府”其陆路交通重点为何是12座桥
...,也说明它对京师的重要性,明末清初的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形容河间府为:“府北拱京师……水陆冲要,饷道所经。”明朝的河间府,两条红色箭头显示水、陆两条通道河间府有京杭大运河的南运河段经过,南北运输...……更多
春秋时期庸国的疆域有多大
...其西南,至于阜山(今房县南、神农架东南地区,《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湖广五房县房山条云:“阜山在县南百五十里。”)公元前611年,趁着楚国发生灾害的机会,庸国率领百濮等势力攻打楚国。彼时,楚国在位的君主是楚...……更多
史学家们为何会发出“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感叹
...汉(中)公路线。据《华阳国志》引《蜀志》以及《读史方舆记要》记载:“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是说褒斜道始通于三皇五帝,同时,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有周文王“伐蜀”的记载。虽说,该记载并未指明具体路线,但褒斜道...……更多
探寻五帝时代:颛顼的故乡与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
...为\"开封说\",相对较晚出现。根据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颛顼曾佐少昊有功,并被封于开封府高阳城。这个版本将颛顼的起源地点定在了河南杞县高阳镇。然而,相对于\"开封说\",\"濮阳说\"更早存在且更为广泛传播...……更多
由“临津关”看隋朝对吐谷浑的态度转变
...隋朝时期的统治者是很看中“临津关”的,并且在《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了临津城的具体位置。“临津关”沟通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南方中原的农耕文明,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清乃至近代,“临津关”一直作为进入新疆、青...……更多
浅析赤城地名来历与蚩尤的关系
...居。考赤城古在北山,后移平地。”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中,也记载曰:“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清代蔡方炳在《增订广舆记》中,注释说:赤城山“……蚩尤立都遗址,茫无可考”。成书于乾隆十二年(...……更多
高良姜:清香雅致 药食皆宜
...郡,二月、三月采根”。高良,即今广东高州。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高凉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凉。”自古以来,高凉山为南粤名山。西汉至南朝时借助于这座名山的称呼,在山下建立郡县,取名...……更多
苏普通话中“六直”与“六合”最著名的地名,其实只是个别地名
...现“甪直”与“六直”混用的情况。同样在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使用的是“甪直”,江苏巡抚汤斌则称“府东巨镇,首推六直”。另外,历史上甪直的别称“甫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甪直”与“六直”,使得该镇名更具复...……更多
...成,凭险坚守成牢不可破之势。濛头山即今八濛山。据《方舆纪要》卷六十八记载:“八濛山在渠县东北七里,八峰起伏,其下平旷十余里,江水环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深濛其上……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大破贼首张郃于...……更多
洞口之战:东吴遭受曹魏重创
...人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洞口大概的位置所在。《读史方舆纪要》:京口先为徐陵镇,其地盖丹徒县西乡京口里也。《通释》:徐陵、丹徒、京城,其实一也。吴以其临江津,因置督守之。《南齐书》: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更多
李白“铁杵磨成针”故事的演变与影响
...山区境内的象耳山和磨针溪当作故事发生的场景。祝穆《方舆胜览》记载:象耳山:在彭山县。有杨祐甫《十事记》,……五曰太白书台,有石刻太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屈原忠贞爱国、上下求索、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给后世之人作了重要示范。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秉持屈原的志气
2024-05-30 08:09:00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本报汉中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康军)5月15日,陕西日报社“高质量发展看汉中”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的张骞纪念馆
2024-05-30 09:15:00
碧波荡漾间的传承与激情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碧波荡漾间的传承与激情——探访铜仁碧江传统龙舟赛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宏扬/文 李紫英 孙刚/图 在铜仁城区
2024-05-30 09:28: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韩庆祥的新作既有物质的分量,更有精神的高度,视野开阔,立足点高,涉及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
2024-05-30 09:33:00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批复200多公顷历史城区和文化街区将获系统保护本报讯 (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刘芳)昨日
2024-05-30 09:34:00
本文转自:荆州日报□焦霞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主要记录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业和心灵历程。这本书让我十分钦佩的是曾国藩身上具备的三个特质
2024-05-30 09:38:00
日本创价学会百名青年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
本文转自:人民网日本创价学会青年代表团成员体验竹编。人民网记者 张丽娅摄人民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陈思、张丽娅)5月28日
2024-05-30 10:35:00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历史深厚 方言独特 乐观向上 幽默开朗沈阳:具有天生的喜剧“基因”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以下简称沈阳喜剧电影周)将于6月7日至11日举办
2024-05-30 03:55:00
岳钟琪: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甘肃临洮)。岳钟琪出生时清朝统治已经稳固。他是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
2024-05-30 06:00:00
周敬王二十年(前500),晋赵鞅伐卫,卫人惧,进贡五百家给赵鞅,赵鞅将其放在族兄邯郸赵午那里。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
2024-05-30 06:01:00
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就是收揽一批北方来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的上面,安置一个姓司马的皇帝
2024-05-30 06:04:00
东晋统治集团和广大民众间的矛盾,当然是严重的。东晋政治是西晋政治的继续。首先是用人,“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和西晋完全相同
2024-05-30 06:05:00
中国北方一直由后赵、前秦等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西晋灭亡后,汉族在江东建立东晋政权
2024-05-30 06:03:00
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
2024-05-30 06:05:00
东晋朝的崩溃——桓玄为盟主的诸藩镇,占据建康以西的州郡,朝廷政令只能施行在东方的会稽(治山阴,浙江绍兴县)、临海(治章安
2024-05-30 0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