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00: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施迎合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油溪位于重庆市江津西部,1940年建镇。东峙华盖山,西枕木鱼山,北靠店子台地,南濒长江,中为开阔的石羊坝。幅员154.11平方公里。

油溪古为巴国地。据史料记载:东周末年,秦灭巴,置巴郡,下设江州县。当时,江州县就是以油溪为县属地的。1600多年前,晋朝学者常璩撰《华阳国志》、第一卷《巴志》里有载:“东汉末期,巴郡曾经管辖过七个县,其中有个乐城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刘琳曾对此说进行过考证。他引《方舆纪要》卷六十九说:“江津县西有乐城溪,流入大江,从地理形势看,乐城溪即发源于今璧山区,乐城县治就在璧南河尾,即现在的油溪镇,油溪在三国时是乐城县的县治所在,那么江津在当时亦应叫乐城县,油溪应该就是至目前为止江津最早的古县城了。”

还有一个《九域志》的版本,对油溪另有一个说法:油溪镇建制始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迄今已近千年历史,只是当时叫石羊镇。相传曾为汉代乐城县治所在地。北宋《元丰九域志》载之为石羊镇。石羊,面临长江,为长江有名的古渡口。明代工部尚书、江津人江渊曾咏有江津“前后八景”诗,其中在“后八景”诗中有一首名曰“石羊晚渡”:落日苍茫古渡头,几人相聚立沙洲。萧条行李无知已,浩荡烟波少济舟。隔岸晚吹明夜火,谁家寒杵动清秋。此时名利心虽壮,风雨何堪起暮愁。

江渊告老还乡之后,寻踪、歌咏江津的这一名篇,即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然而,油溪早年间为何又叫“牛溪”呢?这得从油溪特有的地理地貌说起。油溪丘陵起伏、绿畴沃野、山川锦绣、景色宜人,在其境内有一溪流名“津璧河”。这津璧河源于璧山区璧南河,从璧山穿山过峡、一路蜿蜒奔腾而来,流至油溪,放慢了奔跑的脚步,款款伸出一只玉臂,轻轻揽住油溪清幽的腰身,注入滚滚长江。在这溪流入江之处有一巨石形酷似牛,而这牛的来历颇有些稀奇。

相传在很远的年代,每到夏天涨水季节,一遇暴雨,周边山水便顺着山势滚滚而下,流入璧南河,一时间河水抬高,变宽变险,在这一段溪流中形成惊涛骇浪,浪涛拍打之处,船舶必翻,让过往船只无不心惊胆寒。当时,有一赵姓地方官员拨下官银,加上一些民间捐助,找来能工巧匠铸造了一头巨大的铁牛安放在水急湍流之处,以此镇住汹涌的洪水,因此人们就称此地为“牛溪”。

“游溪”这个地名的得来也同样有一个传说。相传唐朝刺史赵延之生性喜好游山玩水。一日,他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油溪境界,看到此地山清水秀,地理位置尚好,特别是那一湾清溪碧如幽潭,缓缓、静静地环绕着油溪半岛,遂诗情大发,挥毫题咏此为“游溪”。

还有一种说法也许更贴近现实。古时,油溪因临江傍水,早已是长江沿岸颇有名气的水码头,江面上不仅白日舟楫往来穿梭,夜晚水码头上更是帆樯林立,渔火闪烁,一片繁华景象。在靠近水码头的油溪一条青石竹篾老街上,全是加工食用油料的作坊,这些大大小小的油坊所产之油,均是通过长江水运运往各地。力夫们每日都要头缠白巾,腰扎裤帕,脚蹬草鞋、肩扛抬杠,“嘿哧嘿哧……”地喊着粗鲁的力工号子,抬着笨重的油桶走向江畔的船舶上,久而久之,那条块块青石铺垫的路上便被一滴滴漏下的油所浸渍,油光闪闪,人走在上面稍不注意就要打滑、重重地摔倒;而那码头江面上也漂浮着一层层厚厚的油……据此,人们便将“游溪”改名为“油溪”,并保留至今。

据当地老人讲,油溪得名还与“九如”一词有关。“九如”,语出《诗经》。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本为赞颂君子之语,多用于祝寿之辞。后作为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在瓷盘上绘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与福音近)、多寿、多子,绘九个如意指代“九如”,合称“三多九如”。油溪地处长江北岸,土地肥沃,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沙石等资源,以“九如”称油溪场,除了美好的祝福外,也许也跟当地一直从事的陶瓷业密切相关吧……

站在那曾经发掘出一块块石羊古化石的油溪高处,遥看那传说中的石羊县城旧址,游人已很难想象那片现代化的厂房之下,曾经是古代江津一座热闹无比的县城!它之所以最早,除了油溪场特殊的地理,还有那一个个被悠远时光牢牢记住的地名,于平淡中悄然述说着一段段历史深深沉淀的传奇……(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副主席)

《江津往事·寻踪》 征文启事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着1800多年的建制史。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重庆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诗词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聂荣臻元帅生于此,陈独秀先生逝于斯。为挖掘江津历史人文,《重庆晨报》副刊部与江津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江津往事·寻踪”征文活动。征文如下:

一、作者:作者不限,江津区内外作者均可投稿;

二、内容:主要反映江津的前尘往事。文史、党史、正史、津城秘史;奇事、趣事、怪事、佚事,鼎山故事,包括地名来历、历史轶事、人物奇闻、人文景观、民间趣事、山珍美味等;

三、主题:必须正能量,向上、向善、向好、向美;

四、内容:有据有因,拒绝胡编乱造。凡江津百姓耳熟能详之旧事如“莲花石爱情”爱情故事等,要写即要有新内容、新发现。老故事新角度、新写法,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利;

五、写法:写法上注重“寻访”,要有现场感;

六、字数:每篇1200~4000字,若有珍贵照片可以配图;

七、在《重庆晨报》副刊和其他报刊择优发表,刊发稿件均配活动专用题花。征文结束后集辑出版,均给薄酬;

八、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止;

九、投稿邮箱:

912529179@qq.com

17708332565@163.com

欢迎来稿,欢迎参与!

《重庆晨报》副刊部

重庆江津区作家协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零碎田”变“聚宝盆”,重庆江津区油溪镇高标准农田建成投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新吾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工人们正在开展机械化插秧,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春耕现场。江津区供图“以前这个地方机耕道坑洼不平,多为土路;沟
2024-04-30 13:29:00
冯玉祥乔装化名 在江津油溪募款抗日
...庆晨报□李健1944年3月5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乘船来到江津发动“抗日献金运动”,曾在此暂住过21天。以卖字画和游说演讲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动员社会各界支援抗战。冯玉祥募捐
2023-12-13 00:45:00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 开通初期暂不收通行费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受访者供图华龙网讯(记者 刘艳)今(26)日,重庆合川至璧山至江津高速公路(简称“合璧津高速”)江津区油溪枢纽至慈云北枢纽段(简称“江津段”)建成通车,
2024-01-26 12:28:00
江津1802年建县史 乐城县是源头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华阳国志》□庞国翔在江津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最早设置的县级政权不是江州县,更不是江阳县,而是乐城县。从设置乐城县起,到江州县、江阳县、江津县、江津市,到现
2023-10-10 00:29:00
永津高速有望年底达到通车条件
5月8日,永(永川)津(江津)高速陈食段一景。永津高速目前各项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全线将于今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据了解,永津高速于2021年6月30日开工建设。该高速公路起
2024-05-09 10:29:00
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油溪派出所的民警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成功救助并护送一名轻生老人回家。当天中午,油溪派出所突然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河边有老人落水。接警后,
2025-04-11 18:46:00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通车 驾车去贵州有了新路
...庆1月26日电 (陈琦、刘敏)1月26日,重庆合川至璧山至江津高速公路江津区油溪枢纽至慈云北枢纽段(下称“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于当天11时30分向社会车辆开放,在全
2024-01-26 12:45:00
通车在即!永津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3月23日,重庆市永(永川)津(江津)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隔离封闭设施、波形护栏、标识标牌等项目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和匝道绿化
2025-03-23 17:06:00
重庆三环高速云雾山隧道右洞贯通
...贯通。云雾山隧道进洞口位于永川区陈食镇,出洞口位于江津区吴滩镇,隧道左洞全长2076米,右洞全长2078米。据了解,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起于九永高速永川环线,止于油溪
2023-04-25 07: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