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00: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施迎合

江津油溪地名沉淀的悠远传奇

油溪位于重庆市江津西部,1940年建镇。东峙华盖山,西枕木鱼山,北靠店子台地,南濒长江,中为开阔的石羊坝。幅员154.11平方公里。

油溪古为巴国地。据史料记载:东周末年,秦灭巴,置巴郡,下设江州县。当时,江州县就是以油溪为县属地的。1600多年前,晋朝学者常璩撰《华阳国志》、第一卷《巴志》里有载:“东汉末期,巴郡曾经管辖过七个县,其中有个乐城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刘琳曾对此说进行过考证。他引《方舆纪要》卷六十九说:“江津县西有乐城溪,流入大江,从地理形势看,乐城溪即发源于今璧山区,乐城县治就在璧南河尾,即现在的油溪镇,油溪在三国时是乐城县的县治所在,那么江津在当时亦应叫乐城县,油溪应该就是至目前为止江津最早的古县城了。”

还有一个《九域志》的版本,对油溪另有一个说法:油溪镇建制始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迄今已近千年历史,只是当时叫石羊镇。相传曾为汉代乐城县治所在地。北宋《元丰九域志》载之为石羊镇。石羊,面临长江,为长江有名的古渡口。明代工部尚书、江津人江渊曾咏有江津“前后八景”诗,其中在“后八景”诗中有一首名曰“石羊晚渡”:落日苍茫古渡头,几人相聚立沙洲。萧条行李无知已,浩荡烟波少济舟。隔岸晚吹明夜火,谁家寒杵动清秋。此时名利心虽壮,风雨何堪起暮愁。

江渊告老还乡之后,寻踪、歌咏江津的这一名篇,即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然而,油溪早年间为何又叫“牛溪”呢?这得从油溪特有的地理地貌说起。油溪丘陵起伏、绿畴沃野、山川锦绣、景色宜人,在其境内有一溪流名“津璧河”。这津璧河源于璧山区璧南河,从璧山穿山过峡、一路蜿蜒奔腾而来,流至油溪,放慢了奔跑的脚步,款款伸出一只玉臂,轻轻揽住油溪清幽的腰身,注入滚滚长江。在这溪流入江之处有一巨石形酷似牛,而这牛的来历颇有些稀奇。

相传在很远的年代,每到夏天涨水季节,一遇暴雨,周边山水便顺着山势滚滚而下,流入璧南河,一时间河水抬高,变宽变险,在这一段溪流中形成惊涛骇浪,浪涛拍打之处,船舶必翻,让过往船只无不心惊胆寒。当时,有一赵姓地方官员拨下官银,加上一些民间捐助,找来能工巧匠铸造了一头巨大的铁牛安放在水急湍流之处,以此镇住汹涌的洪水,因此人们就称此地为“牛溪”。

“游溪”这个地名的得来也同样有一个传说。相传唐朝刺史赵延之生性喜好游山玩水。一日,他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油溪境界,看到此地山清水秀,地理位置尚好,特别是那一湾清溪碧如幽潭,缓缓、静静地环绕着油溪半岛,遂诗情大发,挥毫题咏此为“游溪”。

还有一种说法也许更贴近现实。古时,油溪因临江傍水,早已是长江沿岸颇有名气的水码头,江面上不仅白日舟楫往来穿梭,夜晚水码头上更是帆樯林立,渔火闪烁,一片繁华景象。在靠近水码头的油溪一条青石竹篾老街上,全是加工食用油料的作坊,这些大大小小的油坊所产之油,均是通过长江水运运往各地。力夫们每日都要头缠白巾,腰扎裤帕,脚蹬草鞋、肩扛抬杠,“嘿哧嘿哧……”地喊着粗鲁的力工号子,抬着笨重的油桶走向江畔的船舶上,久而久之,那条块块青石铺垫的路上便被一滴滴漏下的油所浸渍,油光闪闪,人走在上面稍不注意就要打滑、重重地摔倒;而那码头江面上也漂浮着一层层厚厚的油……据此,人们便将“游溪”改名为“油溪”,并保留至今。

据当地老人讲,油溪得名还与“九如”一词有关。“九如”,语出《诗经》。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本为赞颂君子之语,多用于祝寿之辞。后作为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在瓷盘上绘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与福音近)、多寿、多子,绘九个如意指代“九如”,合称“三多九如”。油溪地处长江北岸,土地肥沃,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沙石等资源,以“九如”称油溪场,除了美好的祝福外,也许也跟当地一直从事的陶瓷业密切相关吧……

站在那曾经发掘出一块块石羊古化石的油溪高处,遥看那传说中的石羊县城旧址,游人已很难想象那片现代化的厂房之下,曾经是古代江津一座热闹无比的县城!它之所以最早,除了油溪场特殊的地理,还有那一个个被悠远时光牢牢记住的地名,于平淡中悄然述说着一段段历史深深沉淀的传奇……(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副主席)

《江津往事·寻踪》 征文启事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着1800多年的建制史。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重庆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诗词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聂荣臻元帅生于此,陈独秀先生逝于斯。为挖掘江津历史人文,《重庆晨报》副刊部与江津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江津往事·寻踪”征文活动。征文如下:

一、作者:作者不限,江津区内外作者均可投稿;

二、内容:主要反映江津的前尘往事。文史、党史、正史、津城秘史;奇事、趣事、怪事、佚事,鼎山故事,包括地名来历、历史轶事、人物奇闻、人文景观、民间趣事、山珍美味等;

三、主题:必须正能量,向上、向善、向好、向美;

四、内容:有据有因,拒绝胡编乱造。凡江津百姓耳熟能详之旧事如“莲花石爱情”爱情故事等,要写即要有新内容、新发现。老故事新角度、新写法,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利;

五、写法:写法上注重“寻访”,要有现场感;

六、字数:每篇1200~4000字,若有珍贵照片可以配图;

七、在《重庆晨报》副刊和其他报刊择优发表,刊发稿件均配活动专用题花。征文结束后集辑出版,均给薄酬;

八、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止;

九、投稿邮箱:

912529179@qq.com

17708332565@163.com

欢迎来稿,欢迎参与!

《重庆晨报》副刊部

重庆江津区作家协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零碎田”变“聚宝盆”,重庆江津区油溪镇高标准农田建成投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新吾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工人们正在开展机械化插秧,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春耕现场。江津区供图“以前这个地方机耕道坑洼不平,多为土路;沟
2024-04-30 13:29:00
冯玉祥乔装化名 在江津油溪募款抗日
...庆晨报□李健1944年3月5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乘船来到江津发动“抗日献金运动”,曾在此暂住过21天。以卖字画和游说演讲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动员社会各界支援抗战。冯玉祥募捐
2023-12-13 00:45:00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 开通初期暂不收通行费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受访者供图华龙网讯(记者 刘艳)今(26)日,重庆合川至璧山至江津高速公路(简称“合璧津高速”)江津区油溪枢纽至慈云北枢纽段(简称“江津段”)建成通车,
2024-01-26 12:28:00
江津1802年建县史 乐城县是源头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华阳国志》□庞国翔在江津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最早设置的县级政权不是江州县,更不是江阳县,而是乐城县。从设置乐城县起,到江州县、江阳县、江津县、江津市,到现
2023-10-10 00:29:00
永津高速有望年底达到通车条件
5月8日,永(永川)津(江津)高速陈食段一景。永津高速目前各项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全线将于今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据了解,永津高速于2021年6月30日开工建设。该高速公路起
2024-05-09 10:29:00
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油溪派出所的民警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成功救助并护送一名轻生老人回家。当天中午,油溪派出所突然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河边有老人落水。接警后,
2025-04-11 18:46:00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通车 驾车去贵州有了新路
...庆1月26日电 (陈琦、刘敏)1月26日,重庆合川至璧山至江津高速公路江津区油溪枢纽至慈云北枢纽段(下称“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于当天11时30分向社会车辆开放,在全
2024-01-26 12:45:00
通车在即!永津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3月23日,重庆市永(永川)津(江津)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隔离封闭设施、波形护栏、标识标牌等项目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和匝道绿化
2025-03-23 17:06:00
重庆三环高速云雾山隧道右洞贯通
...贯通。云雾山隧道进洞口位于永川区陈食镇,出洞口位于江津区吴滩镇,隧道左洞全长2076米,右洞全长2078米。据了解,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起于九永高速永川环线,止于油溪
2023-04-25 07: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