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0-09 11:3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刘永加

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其实,你的衣服再香也香不过一千年前白居易的香衣。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又换了个职位,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居住在洛阳的履道里。一天早上,他刚起床就想起了好朋友刘禹锡,于是挥笔写了一首诗:“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写罢诗歌,白居易从衣箱里取出去年的衣服穿上,这衣服上还沾染着去年的熏香。

那么,白居易的衣服上怎么还带着香气,甚至去年的香气还能留存呢?在唐代,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提高,衣食住行都讲究享受,日常生活中更是把熏香看得很重,给生活添点香成了唐人的嗜好。当时,在不同时辰、不同场合,都会焚烧不同的香品。白居易还有一首题为《冬日早起闲咏》的诗就写道:“水塘耀初旭,风竹飘徐霞……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朝廷更为看重香气,不仅朝堂上要熏香,还要求官员的衣服也熏香,即便朝廷赐给大臣的衣服也是经过熏香的。其中,端午日赐香衣已成为当时的朝堂常例。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诗云“宫衣著更香。”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五月,此时杜甫正任左拾遗,他接受了皇帝的端午赐衣,写下了《端午日赐衣》一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白居易也是常受赐衣的,为此还曾写道:“半夜润微露,轻寒披香衣。”

说起白居易的香衣,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青衫了。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当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虽然是为从五品官员,但“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江州司马本是五品官,按规定应该穿浅红色的官服,不过这一年,白居易却是一名散官,散官是指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员,白居易散官是将仕郎,品级是从九品下,因此他只能穿青衫。“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穿上绯衫,是在他五十岁这一年:“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朝散大夫是从五品下,尽管是浅绯衫,白居易终于穿上了。五十六岁时,白居易的朝服又有了新变化,这年他升任秘书监,散官为中大夫,中大夫属于从四品下,尽管还不够穿紫色官服的资格,不过唐文宗念及白居易的劳苦功高,特赐服紫以示恩宠,白居易有诗道:“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所以,随着官职的变化,白居易的官服也随之变化,由青衫穿到绯衫、紫袍,而且这些官服一般情况下都是经过熏香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香文化”非常发达的时期,熏香衣服是当时从朝堂到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习俗。那时要把衣服熏香,首先要选好香料,常用的香料有龙脑、郁金等。熏衣时则要使用熏笼,熏笼通常由竹子编织而成,可以放置炭火和燃烧香料。熏香的过程是将香料放入熏笼中,点燃后产生香气。然后将要熏香的衣服覆盖在熏笼上,让香气渗透到衣服中。据《香谱》记载,熏衣时还可以先用沸汤一大瓯置于熏笼下,让衣服微潮,这样更易吸附香气。熏香完毕,在收存衣服时,为了保持香气,还要在衣箱里放入一些香料,一方面加固香气,一方面具有防虫的作用。如此一来,唐人就能够有效地为衣服增添香气,以至于隔年拿出衣服时还是香气袭人。

关于唐代的熏衣,在白居易的诗中也有体现,他曾写道:“烂若丛然火,殷于叶得霜。胭脂含脸笑,苏合裛衣香。”通过这个记载来看,裛衣香在唐代已经是日常使用之物,这在唐代医方书籍中也有记载,《千金方》中有三种,《千金翼方》中有两种,《外台秘要》收录五种。

裛衣香,也常写作浥衣香,也做熏衣用,又称“干香方”。与焚烧熏衣的湿香不同的是,裛衣香是把香料捣好,不加蜜,制成干香,用新手帕包裹,放在贴近肌肤的地方,一方面是为了身体出汗后,汗水浸湿香品,香味更香,另一方面可以随时把衣服熏香。除熏衣香和裛衣香外,那时还发明了洗衣香,是用牡丹皮和甘松两味香料制成粉末,每次洗衣时,在最后一遍清水中加入一钱,如此则可以使衣物带香了。

白居易还有一首十分典型的诗歌,写到了只闻香味不见其形的香:“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诗中所写的香,或许就是常常陪伴他们的帐中香,或是熏衣的香,可见白居易对香的青睐与厚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第七个是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其中提道:“2023年9月至10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杭州的各种人文胜景一时广受关注。不少文章
2024-01-20 07:42:00
杭州日报讯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2024年正值白居易离任杭州1200周年。为纪念白居易对飞来峰文化的深远影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在新春之际特别
2024-02-22 06:35:00
万千气象看江西:“琵琶亭”里说九江
...州。如果说浔阳楼与“劫法场”给九江增添了几分神秘,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又给九江留下了几分温柔与遐想,还让人心生对浔阳江的向往。这次,借着参加“万千气象看江西”采访活动,记者
2024-07-24 09:53:00
2024上海书展闭幕,这些新书值得回顾
...分会场活动142场。新书发布缭绫究竟为何?《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新书发布上海书展举行期间,《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新
2024-10-25 11:38:00
从诗词中领略杭城宋韵之美
...他是一个“诗痴”,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带领我们走进白居易、苏轼的世界。让我们跟随司马一民,走进他笔下的诗词杭州。您近日出版新书《苏东坡:前生我已到杭州》,这本书与您之前创作的
2023-07-25 11:59:00
诗词里的杭州,杭州中的诗词
...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白居易西湖景区杨公堤附近的景色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公元822年的七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当时西湖淤塞
2023-09-23 16:14:00
黄山为何又称“震旦国第一奇山”?还与李隆基及杨贵妃有关
...缘。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代代流传,这无疑得益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般认为
2023-01-10 11:11:00
唐宣宗的《吊白居易》:一首永恒的悼亡诗
...最令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除了这两人之外,就要数诗王白居易了,他们三人又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也是现实主义诗人,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同时他还是新乐府运动
2024-01-05 13:14:00
...江流经九江段古称浔阳江。唐代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司马。次年秋夜,他来到浔阳江头送客,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漂泊
2023-07-04 0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