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我国古代,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建有城池,而在位于我国北方的传统中原地区,由于有《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规制要求,再加上地处平原地带,不受地形的影响,因此所建城池绝大部分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充分体现出《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的“方”。
清朝康熙《大名府志》中的开州城图
但是任何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在河南省北部就有一座古代城池,却是“前方列而后拱形,如卧虎”。古人辨别方位,一般会认为东为左、西为右,南为前、北为后、玄武。这座城的形状大概就是南方一侧是呈直线形,而北面一侧则是如拱的圆弧形,总的来说其形状像半月状,不过古人喜欢形象的比喻,称其为“卧虎状”,因此就有卧虎城的称号。
清朝光绪《开州志》中的州城图
这座城就是河南省濮阳县的古城。在唐宋时期,黄河在这一带经过,由酸枣(今延津县)过滑州(今滑县东)至黎阳(今浚县)大伾山折向东,经高陵津、杨村(今内黄县中召北),由今濮阳县城南流向东去。今濮阳县城是一处重要的渡口,河水以北为北得胜渡,其南对岸为南得胜渡。
濮阳在太行山与山东丘陵之间的华北平原中间位置
由于濮阳地处华北平原在太行山东侧余脉,以及山东丘陵两个高地的中间位置,并且有黄河天险,因此就成为在历史上有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事。
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州(濮阳在明清称开州)肘腋大梁,襟带东郡。春秋时,卫都于此,与齐、鲁相雄长。秦末,项羽由此扼章邯。后汉之季,吕布亦争此,以抑曹操。盖其地滨河距济,介南北之间,常为津要。五代时,晋王存勖与梁人力战于河上,德胜两城为必争之险。石晋开运三年虑契丹为后世患,徙澶州于德胜。九年契丹入寇,屯元城。……宋景德初,契丹南犯,寇准力劝亲征,御北城门楼,而契丹气沮。宋人以澶州为大梁北门,安危所系也。
这个记载既说明了濮阳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州肘腋大梁,襟带东郡。”“盖其地滨河距济,介南北之间,常为津要。”又举出了春秋时期卫与齐鲁、秦末的项羽与章邯、东汉末年的吕布与曹操、五代时期的后晋与梁、宋辽在这里发生过的战事。特别是宋朝都城就在今天的开封,距离濮阳不到300里,所以被称为“大梁要北门”,是宋朝的“安危所系”,濮阳也因此被确立为大宋朝的“北辅”。
宋朝的开德府(濮阳)以南就是开封所在的京畿路
濮阳城建立于五代时期,当时梁、晋(后称唐)在滑、濮、魏、博诸州相争十余年,发生过大小数百战。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晋将李存审隔河筑南北二城,因渡口而名南得胜城、北得胜城,在两城中间中架浮桥,以浮桥为栅,称之为“夹寨”,这是濮阳城建设之始。
在濮阳城发生的最著名战例莫过于促成“澶渊之盟”的宋辽之战。在这场发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的战争中,辽兵开始是长驱南下,一直打到了黄河边上的濮阳北城下,大宋上下莫不瑟瑟发抖,在这危急时刻,宋真宗在寇准力谏下,御驾亲征,在“北巡”期间,辽朝大将萧挞览被宋军床子弩射死,辽军气势降到了最低点,而宋朝皇帝到达前线后,登上濮阳的北城门楼,安抚众将,宋军士气大增,在这种情况下,辽朝无奈与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换来了宋辽边境的100多年的和平。
澶渊之盟一战示意图
对于这件事,《宋史·卷七·本纪第七·真宗二》记载:十一月……契丹兵至澶州北,直犯前军西阵,其大帅挞览耀兵出阵,俄中伏弩死。丙子,帝次澶州。渡河,幸北砦,御城北楼,召诸将抚慰……
对于澶州北城的北门楼,1958年12月,喜欢读史书的毛主席在新乡火车站火车上接见当时河南省新乡地区各县县委书记,当见到濮阳县委书记王惠民时,饶有风趣地问道:“濮阳还有北门楼吗?”,毛主席所说的“北门楼”就是在《宋史》中留下一笔的澶州州城北楼。
不过澶州城的北门楼却并不是今天濮阳县古城的北门。根据《五代史》、《宋史》记载,现在的濮阳城是在五代所筑“北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澶渊之盟”前后,澶州州治一直在德胜南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被黄河冲毁,州治移至北城。由于澶州是大宋的“北辅”,是京畿重镇,而小小的北城,已不符“北门锁钥”之名,于是在北城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据嘉靖《开州志》记载“土城,(扩建后)周迥二十四里,宋熙宁年间筑”。此时,距离“澶渊之盟”已有73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濮阳县城,古城轮廓清晰可见
宋朝时澶州的北门楼,在城池扩建后被保留了下来,称为“披云楼”,清朝《开州志》记载有“开州八景”,其中的“披云夕照”一景,就是指“披云楼”,明嘉靖《开州志》载:“披云楼在州署后,宋真宗幸澶渊时建”,清光绪《开州志》说:“披云楼在州署后,宋帝幸澶渊时,登临望契丹处。”
“周长二十四里”的澶州城,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又进行了进一步建设,建成之后的城池:“城高三丈五,厚三丈,环以城壕,深丈五,宽三丈。筑四门,东为迎春,西为成秋,南为朝阳,北为拱北,驾层楼其上,高五丈”,其规模“颇极壮丽”,开州城所在的大名府内“十郡县莫能与比”。
今天卫星图上的濮阳县古城
由于濮阳古城是五代南、北得胜城的北城,其南侧城墙濒临黄河,建设得较为笔直。而其北部城墙因为防御的需要,又不宜建得平直,曲线形的城墙才利于防守,因此就城墙形状就成了“前方列而后拱形”的“卧虎城”。
濮阳古城新修复部分
由于黄河在宋、金之间南迁,濮阳险要的地形不再,《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道“今大河南徙,形势稍移,然川原平旷,道路四达,居然冲要矣”,黄河南移之后,濮阳成为了交通发达的冲要之地,再加上元朝之后高度的大一统国家形成,濮阳一带已经算不上国家的险要之地,因此其城池建设逐步停止了下来,同治七年(1868年)后对城池多无修建。现在仍留存的城墙遗址约长1700米,最宽处30米,最高处8米,于2016年4月对古城墙进行原貌和包砖的修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