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2: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当辽统和十六年(998)十二月,主张辽宋和平相处的于越、南京留守耶律休哥死后,辽改而采取经常攻扰的政策。次年(宋咸平二年,999)七月下诏攻宋,辽军虽攻城略地,但在进攻遂城(今河北徐水西)时,由于北宋名将杨延昭(杨业之子)防守有方,久攻不下,廉良河(当在今保定北)之战也胜负相当,辽军遂退回南京。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十九年十月,又以南京留守、皇弟耶律隆庆率前锋军攻宋,与宋前锋军张斌相遇于遂城北长城口,宋军先胜后败退保遂城,辽军虽南进至满城(今属河北),又因积雨泥淖而退回南京。二十年春又派北府宰相萧继先、南京统军使萧挞览攻宋,亦无多大进展。次年四月再遣南府宰相耶律奴瓜、萧挞览攻宋,望都(今属河北)之战,宋将王继忠战败被俘,辽军也退回。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辽在多年攻扰无大进展的情况下,承天太后于统和二十二年(宋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亲征,大举南下,主力进驻望都。宋主将王超率主力于唐河(今定州北)设防,辽军攻击无功后东攻瀛州(今河间)又未下,转而回师攻占祁州(今安国),由于宋将王超不敢出战,辽军主力遂乘虚南下。宋真宗也在宰相寇准力主下,决定北上澶州(今河南濮阳)抗辽,宋各地守军都坚守城池,辽军在攻击无功后继续南下。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十一月二十日攻占德清军(今清丰),二十二日抵达澶州城北,决战前辽军主将萧挞览在观察地形时为宋军伏弩射中伤重而死,辽军士气受挫。二十六日宋真宗到达澶州并渡河登上北城门楼,宋军士气大振,但宋真宗并不真想抗辽,辽承天太后亦由于后方宋军援军聚集,在攻战无必胜把握的情况下,和议遂在宋使曹利用与降辽的王继忠之间开始进行。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由于宋真宗求和心切,寇準虽力主与辽决战,亦不得已主持议和。十二月,以每年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给辽,宋真宗称辽承天太后为叔母为条件订立和议,澶州郡名澶渊,史称“澶渊之盟”。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参与这次南下及和议的韩德昌以功受赐姓耶律,录籍皇族,改封晋王,位亲王之上,权倾朝野澶渊之盟开始了辽宋长达一百多年和平相处的对峙政局,辽朝不仅改变了长期对宋作战带来的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而且每年还可从宋方得到大量岁币,财政状况得到重大改善,人民也能安居乐业,生产发展,使得从景宗开始的中兴事业得到继续发展的和平环境。

辽宋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面对新的形势,承天太后、辽圣宗决定将统治中心适当南移,统和二十五年(1007)初,在上京之南两百多公里处营建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成为新都,辽帝的常驻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真宗的封禅之路:一场历史的误解与政治的博弈
...。二、封禅背后的政治动机那么,宋真宗为何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封禅呢?答案或许可以追溯到澶渊之盟的签订。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和约,虽然以北宋丧
2024-12-10 09:55:00
澶渊之盟:历史的转折与和平的智慧
...当时的局势,更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等大臣的反复劝说下,毅然北上亲征,面对辽国的强大军队
2024-12-10 09:55:00
探索澶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
...下,直逼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率军北上至澶州。在这里,宋辽双方展开了决定性的较量。三、澶渊之盟的签订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和外交谈判,
2024-10-30 20:22:00
...为了北宋首位来自富庶江南的宰相。在辽圣宗南侵之时,宋真宗面临重大抉择,王钦若与其他大臣建议他迁都南京,但寇准却力劝他勇敢面对战争。在澶渊之战中,宋真宗做出了决定,与辽签订了“
2023-10-09 15:20:00
权力的游戏:寇丁之争与北宋的政治变迁
...澜壮阔。1004年,北宋与辽国经过长达25年的战争,终于在宋真宗的主导下达成了停战协议,缔结了澶渊之盟。然而,这场看似和平的背后,却掩藏着一场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正是寇准与丁
2024-12-10 09:54:00
为何泰山只有六位皇帝封禅?最后一位拉低了标准,后人耻与其为伍
...也没有任何皇帝进行过封禅。封禅的终止,“头功”当属宋真宗,因为他打破了流传千年的规矩,进而使得后世的皇帝耻与他为伍,封禅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泰山封禅来源已久秦始皇是历史上
2024-02-28 22:37:00
李宸妃走后,宋仁宗的表现如何
...都已熟知。它是小说“三侠五义”里的一段故事,说的是宋真宗在位时,皇后刘娥因为无法诞育皇子,便与自己的近侍太监郭槐,用剥皮的狸猫将李宸妃所生的皇子换掉。李宸妃因此遭到真宗皇帝的
2024-04-19 11:16:00
辽代历史上,出现过两位\\\
...,故而萧太后的形象被汉族民众无限丑化了。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是两国相争,两族相战。但现在再带有这样的情绪则是不明智的,要清楚:萧太后也是中国人,大辽和大宋都
2023-02-04 18:39:00
揭秘萧太后在历史的真实形象
...股中箭、窃驴车逃命的狼狈相,他当然是很清楚的。至于宋真宗时代的“城下之盟”,就发生在他的身边,当然他更加熟悉了。辽朝是宋朝的敌国,萧太后是宋朝的敌人,敌人见面格外眼红,于是,
2024-02-02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