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19: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颛顼是五帝之一,位居黄帝之后,因居于高阳而被称为“高阳氏”,但关于他的起源来历,史书上有两种说法:

其一,颛顼居于如今的濮阳,《左传》记载“卫(卫都),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汉书记载“濮阳本颛顼之墟,故谓之帝丘,夏后之世,昆吾氏居之”,晋朝出土的战国竹书记载“颛顼居濮”。

其二,比“濮阳说”晚的是“开封说”,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开封府,“高阳城在县西二十五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因此,河南杞县高阳镇也被认为是颛顼封地高阳。

相比“开封说”,“濮阳说”因为早已有之,因此显然更为可信。更为重要的是,现代考古在濮阳取得重大发现,不仅再一次表明中国史书可信,而且也表明颛顼此人应该并非虚构。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濮阳发现卫国都城

由于左传记载“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因此想要探索颛顼何在,可以先探寻相对容易的卫国都城。

周朝时期,如今河南分布着众多诸侯国,但在过去百年考古中,商朝都城、宋国都城、虢国都城、蔡国都城、申国都城等都被发现,但周代极为重要的卫国都城,却一直没能找到。

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曾派人勘探,在此发现了四面城墙等遗迹,发现了高城遗址,认为此地极有可能就是卫都,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真正考古挖掘,卫都何在一直成为谜团。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2005年,通过对濮阳高城遗址大规模挖掘,发现该城面积约916万平方米,城墙保存完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豫北地区最大的春秋古城遗址。与此同时,遗址出土了带有“卫”字的文物。因此,高城遗址就是历时388年的卫都,这也印证了史书对卫都记载的可信度。

除此之外,根据外侧、墙顶发现夹杂大量汉代瓦片的淤土等分析,学者认为该城毁于汉代黄河的泛滥,被掩埋到地下也是卫都难以找到的原因。

左传记载,卫国都城在帝丘,也即颛顼之墟。那么,高城遗址是不是“帝丘”,也即“颛顼之墟”呢?考古又取得了重大发现。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颛顼之墟就在高城?

关于高城遗址是不是史书上的颛顼之墟,有两个重要考古发现值得关注:

首先,高城遗址是一座历代叠压的遗址,最早始于仰韶时代,城墙最早始于龙山时代,卫国在原先古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卫都。颛顼活跃于龙山时代,高城遗址的城墙始筑于龙山,那么最初是颛顼在此修筑城墙?

其次,许顺湛的《濮阳龙山聚集区的启示》,发表于2000年,他指出濮阳周边有41座聚落的大聚落群,如同众星拱月一样,因此还有更中心的聚落,后来果然发现高城遗址。其实,如此规模与密度的聚落群,在当时中国绝无仅有,更符合颛顼历史地位。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巧合之处:高城遗址出土于濮阳“高城村”,高城原本名为高阳城,而颛顼号“高阳氏”。

可见,如果结合史书记载来看,高城遗址应该就是颛顼之墟,不然何以如此巧合?反过来说,始于仰韶、筑于龙山的高城遗址,以及拱卫在周边的聚洛群,也印证了史书记载的可信度,证实五帝时代濮阳的确有一“王者”,而这个王者最可能是颛顼。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由于阏伯(商契)曾经定都帝丘,故而此地又被称为“商丘”,考古发现的卫都在高城遗址,因此真正的商丘,商契之都,不在如今的河南商丘,而在如今的河南濮阳。

其次,颛顼是大禹祖父,即史记“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按照常理,大禹应在濮阳一带。如此,大禹在古河济的黄泛区治水,其他地方大禹传说是后人迁徙带过去的?

第三,中国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一次又一次的“巧合”,比如史书记载颛顼之墟在濮阳,考古在此发现高城遗址,说明相比西方而言,中国史书记载的确更可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寻五帝时代:颛顼的故乡与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
...国大地上曾存在着一个神秘而伟大的统治者,他的名字叫颛顼。传说中,他是五帝之一,位居黄帝之后,被尊称为"高阳氏"。然而,关于颛顼的起源和传说中的故事,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
2023-11-16 09:08:00
夏朝与秦朝的共祖,难怪大禹会禅位伯益
...同,比如吕氏春秋中的五帝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其中,史记五帝流传最广,排在首位的是黄帝,排在次位的是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史记五帝之中,黄帝作为人文初祖而向来为人
2024-04-08 20:27:00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所谓“颛顼历”,中国古六历之一,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种四分历),或为公元前366年秦献公时测制,秦始皇一统之后推行全国,至汉武帝制定太初历后始弃
2024-04-22 06:08:00
二里头遗址:揭开夏朝的另一半秘密
...包含了夏朝时期。根据史书记载,卫国都城所在,因是“颛顼之墟”,故而被称为“帝丘”。因此,高城遗址曾先后是颛顼之都、姒相之都、卫国之都。需要说明的是,先秦史料称“帝丘”亦为“商
2023-11-06 08:11:00
颛顼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夏朝秦朝都奉他为祖
...《礼记》记载的五帝分别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炎黄均在其列;而《世本》《大戴礼记》《史记》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黄帝而无炎帝;《尚书序》和《帝
2023-01-07 14:15:00
高辛氏的来历是什么
...)(生卒年不详),姬姓,高辛氏,名俊,黄帝的曾孙,古帝颛顼(zhuānxū)的侄子,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上古五帝”中的第三位。传说帝喾一诞生,便有许多神秘奇异之
2022-12-24 15:06:00
权高位重的“火正”到底是指什么呢
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绝天地通时,“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其中“黎”即为“重黎”,担任颛顼时“火正”一职。根据史记记载,帝喾时重黎继续担任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2023-04-19 20:43:00
上古神话中,四大凶兽的来历少有人知
...中大名鼎鼎的凶兽混沌居然是天帝帝俊的孙子。梼杌——颛顼之子(黄帝的后代)上古神话中,梼杌是四大凶兽之一,他也叫做“傲狠”。在《神异经》中有关于梼杌的以下记载:“西方荒中有兽焉
2023-06-05 11:05:00
上古神话中的金神、木神、土神分别是谁?
...东郊青帝伏羲、南郊赤帝神农、西郊白帝少昊、北郊黑帝颛顼。这五位天帝身边都有一位副手,也就是“从神”。这五位天帝身边的五位从神,就是五行五神。因为五个方位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2023-06-05 11: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