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06: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所谓“颛顼历”,中国古六历之一,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种四分历),或为公元前366年秦献公时测制,秦始皇一统之后推行全国,至汉武帝制定太初历后始弃。

史记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自以为主少昊之神。”而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以此来看,秦人祖源在于少昊与颛顼,故而将制作的历法称为“颛顼历”。

问题在于:史记中称秦人中潏(yù)“在西戎,保西垂”,似乎秦人是西方部族,而少昊、颛顼是东方部族首领,那么秦人之祖真是颛顼?对此,陕西现代考古发现石磬铭文,再一次印证了史记记载。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石磬铭文印证历史

关于秦人祖先是谁,最可信的资料,无疑应该是秦人自述,而现代考古就发现了秦人自述。

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指挥村,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古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墓主被考证为秦景公。秦景公同母弟后子针评价秦景公为“秦公无道”,以如此之大墓来看,并非无的放矢。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尤其珍贵的是,秦公一号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刻着墓主人秦景公招待周天子的实录。其中,不仅记载了秦王族是黄帝之后,而且还记载了“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平”等,即是说秦人是高阳氏颛顼之后,因有祖先颛顼高阳氏在天显灵,秦国境内四方才得以安定。

毋庸置疑,石磬铭文与史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一致,且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年代,秦人显然不可能搞错自己的祖源,因此秦人祖先就是颛顼,故而制作的历法才会被称为“颛顼历”,有因此才会祭祀东方的天帝少昊。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秦人本是东方部族

秦人以颛顼为祖,在东部考古上也有一些佐证,而这又涉及到秦人起源问题。

关于秦人起源,过去认为秦人或为西部戎狄或者西部土著,但考古发现破解了谜团,比如清华简中有周成王“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可见秦人源于东部,如此也就难怪秦人与东夷民族一样崇鸟了,比如女修吞“玄鸟陨卵”而生大业。

其中,1973年在山东济南莱芜发现的“嬴城遗址”,毗邻嬴汶河,分为南、北两城,北城约始建于商代,南城历时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商周秦汉。经过多方考证,确认该遗址就是秦人祖地。因此,商代时秦人生活在济南一带。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关于颛顼起源,左传记载“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竹书纪年记载“颛顼居濮”,本世纪初确证河南濮阳高城遗址为卫国都城帝丘。因此,以考古与文献记载来看,颛顼最可信的起源地是在河南濮阳县一带。

从济南到濮阳县,如今高速大概275公里,这一距离并不太远,让秦人与颛顼存在空间上交集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濮阳位于黄泛区,可能导致颛顼部族不断南下,最终其中的嬴姓秦人经过千年时间迁徙到了济南一带。

揭秘秦人祖源之谜,石磬铭文印证史记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文献与考古二重证据,证明“颛顼为秦人之先”的结论可信。反过来说,以秦人祖源来说,包括史记在内的中国史书的可信度,又一次得到印证,甚至山海经都蕴含真实历史。因此,对中国史书还是要怀有一些敬意,而不是跟随西方学者后面胡乱怀疑中国历史。

其次,商朝晚期秦人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不是说秦人源于西部,而是秦人在晚商已有一次迁徙,即迁徙到了“西垂”(应在山西西部),故而才有商亡后飞廉、季胜跑到山西霍太山。换言之,不是史记搞错了秦人起源,而是后人理解有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夏朝与秦朝的共祖,难怪大禹会禅位伯益
...一致。因此,如今普遍认为颛顼源于濮阳县一带。其次,秦人源于东方,商周时多次迁徙,最终到了西部,清华简系年记载的非常清楚。在山东济南莱芜,考古发现的“嬴城遗址”,考证为秦人祖地
2024-04-08 20:27:00
华夏民族、华夏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
...出土的春秋秦公簋青铜器,成为近代研究夏王朝、大禹、秦人先祖最重要的文物。秦公簋中的铭文“鼏宅禹迹”“保业厥秦”“虩事蛮夏”“高弘有麐”“灶有四方”成为夏文化研究除了中国历史文
2023-02-12 15:27:00
秦国的历史演变:从附庸到诸侯的进程
...大夫的呢?话说,周孝王当年封秦地给非子,目的就是让秦人守边,防卫犬戎人入侵。犬戎,也称西戎、猃狁,周称“儼狁”,到了秦汉称“匈奴”。这些猃狁人经常扰边,曾一度灭了犬丘大骆的全
2023-11-29 14:26:00
揭开秦人起源之谜
关于秦人起源,学术界主要有“秦出东夷”和“秦为西戎”这两种观点。由于《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的是“在西戎,保西垂”,认为秦人出自西方,所以“秦为西戎”成为千年来的主流观点。值得一提
2023-05-10 20:59:00
《史记》中的秦邑是怎么来的?
...武王伐纣时,飞廉出使在外,而恶来为商纣王战死沙场。秦人祖先恶来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系年》第三章:飞廉东逃于商盍(奄)氏。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2023-08-25 06:49:00
秦人为何祭炎帝、黄帝? 主要有以下几点
...的正是秦,前面说的有点扯远了,那么,我们进入正题:秦人为何祭炎帝、黄帝?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说一下炎帝和黄帝。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皆为三皇五帝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为人
2023-03-02 21:52:00
秦德公与“伏日”
...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秦人就认识到高温酷暑容易导致疾病流行,就将这段酷热时间命名为“伏”,提醒人们在伏天居家休息,远离瘟疫。秦人“隐伏避暑”的具体
2023-08-04 03:35:00
秦人起源于西垂?专家:他们是东夷人,祖先可能是这3人!
...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我们目前所知的秦人先祖乃是女脩及其子孙大业和大费伯益,但是,据实而论,嬴秦始祖女脩与大业绝非母子,而是时代相差很远的两人只是两人之间的世系
2025-03-27 15:06:00
秦国葬式等级森严,平民必须屈肢葬
...屈肢葬并存;小型秦墓则均为屈肢葬;这样的分布说明,秦人葬式与其人生前所处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等级森严可见一斑;秦人葬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巨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应该当时的
2023-04-17 17: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