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移便形成了一种“定期选举”,这样一种制度更名为“举孝廉”。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当时的法律就有一定的规定“以法律为基础进行推荐”,若是有人才地方长官不推荐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免去其官职。举孝廉制度虽然...……更多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没有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与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举孝廉\"。孝廉制度由汉武帝所创,孝考核的是\"孝悌\"、\"孝顺\";廉考核的是\"廉洁\"、\"清廉\"。因为当时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成...……更多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到此时,已明确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过去,人们常常注意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政治功能,而忽略了它也是汉...……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回答:察举制就是举孝廉!谁更孝顺,表现的更优秀,就能得到推荐。而到了后期,察举制则是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被推荐的资格。这个答案,也对,也不对。准...……更多
从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过考试向上级举荐合格的人才。一般是一年两个,一个是孝廉,一个是秀才。孝廉,顾名思义就是孝顺和廉洁都要具备。古人的眼中是百善孝为先,如果不孝顺的话绝对是当不了官的。秀才和后来的秀才不一样,这个应该分开念...……更多
论冯唐易老:冯唐个人因素、汉初政治环境和用人制度的冲突
...本是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举孝廉,一般是指汉武帝时期“郡举孝廉各一人”开始的,但实际上,吕后的时候就已开始实行了,据载“高后选孝廉为郎”,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定制,但选拔孝子当官已是...……更多
科举制起源于什么时候
...主要是由地方的州郡长官向中央推举人才,其科目主要有孝廉、秀才两科。九品中正制推行了魏晋南北朝,是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是由中正官来品评人物,划分等级,然后进行了录取,名义上侧重于人物的德行和才能,...……更多
聊聊从泗水亭亭长到最后的西汉开国皇帝的刘邦
...改革起到的作用。看一下察举制主要是考核的科目:1、孝廉: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推举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2、茂才:就是秀才,这个主要...……更多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璀璨将星
...公贵族的,但是非贵族要做官其实也有出路,如汉朝的举孝廉,一般来说,能被举孝廉的人都是小吏或者是儒生。比如说,东汉末年第一名将就曾经是举孝廉上位的,他就是名字听着耳熟的皇甫嵩。说到皇甫嵩这个名字,很多人...……更多
汉武帝的什么政策,帮助曹操成就了一番伟业
...了,巩固了皇帝的中央权力。另一方面,汉武帝设计了以孝廉为主要内容的察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孝廉就是是孝顺父母和做事廉明的意思。在科举制度之前,这个制度成了选拔官员重要途径。而曹操就是东汉末年经过举孝廉而登...……更多
举荐制度、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明朝时期的当官途径
...贤才的科目有: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时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被推举者又可以“转荐”,也就是可以推荐身边人。这时期举荐的范围很广,主要是鼓励百姓在道德上升华自...……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月,因此又称“秋闱”。乡试录取的考生称为举人,俗称孝廉。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是地方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会试是在乡试次年春天举行的更高一级的考试,考试地点在北京,由礼部主持。参加会试的考生是各省的举人...……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举。岁举,就是每年由地方官员定期向朝廷进贡当地的“孝廉”“秀才”进行考试,合格后即行任官。而诏举,则通常由皇帝不定期下诏给刺史、郡守等地方官吏,要求他们在地方征集优秀特殊人才,输送到中央参加官员选拔考...……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射箭。在汉朝,也是由各位官员举荐贤才,这就是后来举孝廉。挑选的贤才,要满足孝顺,和清廉。满足了德行,还要有一定的能力,所以有了秀才。但是汉朝官员的选拔,不看秀才,被谁举荐决定最终命运。在三国时期,因为...……更多
...重要的官职。在汉代,察举是其重要的选官任官制度,而孝廉又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举荐时二者分科察举。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更多
征辟,是察举制度的补充,为两汉政权选拔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举选官制度。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对策建议诏令郡国岁举孝廉自此,察举制成为汉代选官的主要途径。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听董仲舒之言“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开始大规模征召,遂成定制,而至东汉为盛,至此...……更多
...制之下,对于德行与能力的标准被重新定义。察举制以举孝廉、秀才为常科,举孝廉指举孝子、察廉吏,即以宗族亲属伦理与行政伦理为选拔标准。前者在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地方社会中仅为人际纽带之一条,并不能完全代表先...……更多
中国封禁了千年的山,从唐朝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印度一样,被门阀士族的制度而毒害。自两汉以来,“举孝廉”的科举选拔制度畅行。所谓的“举孝廉”就是其他官员推荐而来的。官员们大多会举荐自己的后辈,所以当时的官位基本上就是在少数的家族中流转。长期以往,就...……更多
东汉的四世三公是如何形成的,四世三公家族哪个更厉害?
...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如孝廉、贤良方正、秀才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朝廷推荐合乎相应标准的人才,朝廷再通过适当的考核,对其授予官职。如曹操的谋士荀彧就是举孝廉出身。察举制 这种举荐...……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秀才。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再看考生李炜,考了那么多年也就只得...……更多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于这两种,要么家族有做官的人内部推荐,要么直接走举孝廉的路,但举孝廉也是通过推荐,于是又产生了关系这一说。有了这个漏洞可以钻,世家大族们几乎世代公卿,他们手下握有很多资源。在这种条件下,便形成了门阀统...……更多
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探讨汉朝的强大之处
...善的法律体系和官僚制度,通过科举制度的雏形——“举孝廉”等方式选拔官员,这些举措都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期稳定和政治效率。###军事力量的展示与扩张汉朝的军事力量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汉朝军队在汉武帝时期...……更多
连江儒洋村:村规民约接地气 “约”出文明新风尚
...默化中感受家风文化的浸润。渐渐地,廉洁的家风、浸润孝廉文化的生动局面由此生成。老党员带头,宣传移风易俗,带动村民掀起文明乡风。近年来,拥有党龄超60年的八旬老党员胡家法多次参与村里志愿者队伍,倡导移风易...……更多
为何汉代察举制成为皇帝的毒药,门阀的蜜糖?
...科举制度作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和先河。 在察举制度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察举制度在汉朝前期为汉朝提供了一大批的名将贤臣。促进了汉朝的发展,稳定了汉朝的皇权集中。而察举制度上到世家大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有机...……更多
王莽是怎么杀掉次子的
...了极致。没有什么科举制度,所以,选拔官吏,靠的是“孝廉”。由于“天人感应”,因此,是否有天灾,取决于高官是否“德不配位”。王莽当时就是因为与天子的微妙关系而被迫回老家的,天子有意提拔自然是指望不上了。...……更多
陈蕃,东汉时期一位名臣
...见仁见智,不必刻意模仿。陈蕃最早在本郡任职,通过举孝廉,在尚书台做了一名郎中。根据东汉制度,初入尚书台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还不到一年时间,因为母亲去世,他按制度回家守孝。守孝期满,时任豫州刺史周景...……更多
袁安:袁家的崛起与东汉三公的荣耀
...,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后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后汉书》实际上袁绍是袁逢的小妾所生,而袁术则是袁逢的正妻所生。过去庶子不仅分不到家产,而且要给嫡子做奴仆...……更多
东汉时期的寒门子弟想出头,有多难
...是入仕的第一步,还远非一步到位;之后人才便会被分为孝廉,茂才,贤良诸项等级,然后通过试用考核方可为官;像是后来《三国演义》中孔明丞相怒骂王司徒时说他是“初举孝廉入仕”,意思就在于此。可以说,察举制是皇...……更多
汉朝的察举制影响深远,既是汉朝繁荣的基础,又是其覆灭的推力
...和岁举。当时的茶具科目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秀才,孝廉等科目,在这些科目里面主要就分为以下几种。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名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达以决...……更多
郭躬:西汉的法律专家
...挨饿,不想去麻烦别人。县令认为他是贤人,推举他做了孝廉。这个正版故事非常不合逻辑,有三个疑点。其一,汝南郡汝阳县人袁安,跑到洛阳干什么去了?其二,为什么宁可冻死也不去求助?雪天和挨饿有什么关系?躺着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民国女特务“乌梅”,留下1串密钥64年无解,却被孙女无意破解
音乐之谜:隐藏在《秋水伊人》中的乌梅传信密码最近,一宗牵涉到特务、密电码和音乐的神秘事件在西安引起轰动。这一事件起源于外祖父母坟墓的拆迁
2025-02-14 16:31:00
《大明王朝1566》严嵩雨中训子,究竟是为什么?
执掌内阁二十年来多少风雨挥洒而去。今天这场大雨,就凭严世蕃替父亲擎着的那把伞还能挡得住吗?在浙江巡抚郑泌昌和浙江布政使何茂才的指挥下
2025-02-14 16:34:00
1951年处决汉奸,81岁刘雨田被押入刑场,高喊着:我这辈子值了
在1951年的一个清晨,新中国的曙光刚刚洒满大地,一位八旬有余的老者,刘雨田,在万众瞩目下被警方带到处决的现场。这位曾经的显赫人物
2025-02-14 16:36:00
清朝被推翻后,为啥没有杀掉溥仪?专家: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夜晚,寂静的庭院中一盏明灯孤独地闪烁,照亮着四周。或许,你会想起夜明珠,那神秘的绿色光芒曾经在古代皇宫中闪耀。夜明珠,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充满想象力
2025-02-14 16:47:00
贵妇人带1400年古做鉴定,专家:赝品!贵妇大笑:你可知出自哪
提及古画,大家脑海里应该出现的都是天文数字一样的价格。但是实际上,古画要想被卖出足够高的价格,那前提必须是它是真品。倘若古画本身就是仿制品或者赝品的话
2025-02-14 17:17:00
溥仪有多无能?作为皇帝的他,只能默许皇后伺候日本人,还怀孕
溥仪有多无能?作为皇帝的他,只能默许皇后伺候日本人,还怀孕要说我国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虽然经历了多个朝代,但是文化一直都保留下来了
2025-02-14 17:18:00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美国专家拿出了DNA
一提到日本人,你的印象是怎样的?我们中国人自不必多说。由于民族之间的历史等诸多因素,我们很难代替先烈们选择原谅,所以对日本人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2025-02-14 17:27:00
当年那个风靡一时的老劳模李素文,如今怎么样了?
提起李素文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曾是风靡一时的劳动模范。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2025-02-14 17:31:00
日军制造爆炸案致张作霖死亡,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流泪:一切都完了
引言:1928年,“东北王”张作霖坐上了慈溪太后生前的专列,坐在火车当中的张作霖殊不知危险悄然而至,“嘭”的一声爆炸只见火车被瞬间炸成了两节
2025-02-14 17:33:00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陆龙杰)房县古称房陵,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炎帝神农、周太师尹吉甫、汉太守黄香
2025-02-14 17:34:00
比孙殿英还牛的盗宝将军, 生前作恶多端, 死前幡然悔悟将国宝捐出
比孙殿英还牛的盗宝将军,生前作恶多端,死前幡然悔悟将国宝捐出中国近代有一段历史是被军阀割据的时期,这些军阀分布在自己的地盘上
2025-02-14 17:37:00
浅析:包青天从人到神的形象演变(二)
宋代以后,包公成了一个符号。元朝,蒙古人的统治技术非常粗糙,民族歧视和官员治理的放松造成了深深的痛苦。社会底层的人们呼吁清朝官员为他们做出决定
2025-02-14 17:42:00
知否:康姨母作恶的底气,古代女人的地位,高到你想象不到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一百五十七期: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女人的地位是十分低微的。不过,大家不要被电视剧骗了
2025-02-14 17:48:00
战国时曾有4支“特种”军队,其中赵飞骑以5万兵力追着50万秦军打
从公元770到221,中国经历了一个混乱的年代,也就是所谓的“战国”。在这兵荒马乱、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势力的生存和发展
2025-02-14 17:48:00
7名新兵掉队被敌包围,41军上报请功引猜疑,核实后总指亲自授奖
7名新兵掉队被敌包围,41军上报请功引猜疑,核实后总指亲自授奖文/文史纪事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大力援助下赶走了侵略者的越南开始变得野心勃勃
2025-02-14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