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二十世纪中国史家的得与失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钱冠宇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激荡、波澜壮阔,身处这一剧烈变动的大时代,中国史家的幸与不幸皆由此发生。幸运的是,他们耳闻亲历了诸多改变历史走向的潮流运动,不幸则在于他们的人生宿命难...……更多
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
...荐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赵昱华《学随世转:二十世纪中国的史家与史学》,虞云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推荐理由:二十世纪,世界风云变幻,学术新旧激荡,中国史家承继旧学,融汇新知,致力于新旧...……更多
吕思勉:现代史学精神的开创者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赵昱华吕思勉(1884~1957),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中国的“现代四大史家”。吕思勉的一生,先后经历了清朝的覆灭、民国的风云变化、抗日战争时期的屈辱与胜利的喜悦,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更多
...书。在常州府中学堂,钱穆遇到了日后成为大历史学家的吕思勉先生,得到了吕先生的欣赏和教诲。1912年,受时局和家境的影响,钱穆中学没有毕业。经亲戚介绍他到秦家水渠三兼小学任教,这一教便是十年。钱穆一直以未能...……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安史之乱成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正如史学家吕思勉所指出的那样,唐王朝自安史乱后到唐灭亡,表面上看还维持着统一,然“终于日入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其次,宦官专权。史学家认为,唐王朝的灭亡,宦官要...……更多
杜骏飞:人工智能时代,何以为人?
...讲演|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更多
回望王国维
...国维之选择赴死给以文化意义上的正解,同时也是解开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与社会变迁谜团的一把钥匙。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这是陈寅恪为...……更多
... 》 (&nbsp2024年03月21日 &nbsp第&nbsp11&nbsp版)吕思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所以很早就开始学历史了。8岁那年,吕思勉母亲程夫人亲自为他讲解《纲鉴正史约编》。后来在私塾先...……更多
南汉高祖皇帝刘龑不是汉族,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其道,篡改了中国历史本来的模样。 藤田丰八是日本二十世纪初的历史学者,他主要研究的是东洋、南海史和西域史,为了做研究他在中国待了十七年之久。因为岭南历史是南海史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他将岭南的地方历史也...……更多
著名文学史家孔范今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择》《走出历史的峡谷》《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百年大潮汐:二十世纪思想解放文录》《孔子文化大典》《全唐...……更多
刘裕灭后秦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下,烈于曹操”,显然也包括了对刘裕北伐成功的肯定。吕思勉则认为刘裕急急篡位的说法只是史家附会王买德的话说:“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1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司马休之后,迳篡可...……更多
如何评价刘裕北伐
...下,烈于曹操”。显然也包括了对刘裕北伐成功的肯定。吕思勉则认为刘裕急急篡位的说法只是史家附会王买德的话说:“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邑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司马休之后,迳篡...……更多
...者无法彻底置身事外,无法以客观心态观察、书写历史。史家价值观或隐或显,必定渗透于历史书写之中。此点古今中外,并无例外。问题在于,史家主观性,包括道德、得失之褒贬与求真之间究竟为何种关系。史家不求真,史...……更多
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拿出三大证据能证明吗?
...期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诗人,语言学家于一身的陈寅恪教授。当然,他不仅仅是的质疑华佗是不是中国人,还有华佗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也是他提出来的。当时的民国有这样一批人,名为“疑古派”。钱玄同还有顾颉...……更多
弟子黄轶悼念恩师孔范今:他不言自威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题,孔范今教授是其中卓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他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多次回旋式发展,文学研究要回到包含多重文本的“对象”本身,放在“历史的悖论性结构”中考量,《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是其初步尝试,“...……更多
...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以易解史成为史家阐发其史学思想的重要模式。中国古代的易史关系源于巫史合一,史官长期兼有巫的身份,执行卜筮的职能。作为记录卜筮结果的《周易》,与史官有着不解之缘。史...……更多
...界限,而是呈现借鉴融合之势;“双向互动”指的是专业史家与读者之间,产生了远比之前更为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不过为了清晰阐明这两种最新趋势,我们或许还得从一个多世纪之前谈起。众所周知,历史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更多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最后我想我们还是应该以陈寅恪先生为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所写审查报告中的一段话来为此文结尾: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更多
...史学家海登·怀特出席吾系主办的“第九届中华文明的二十世纪新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初识这位闻名世界的西儒,只见他金发疏落有致,身材颀长,轩逸倜傥,蓝眼睛炯炯有神,一只耳朵的耳钉闪闪发光。不过,他身上最...……更多
陈霸先:以姓氏为国号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的正统性
...少都有些来位不正的嫌疑,但是在近现代的著名历史专家吕思勉看来,此人得国最正,而他,正是古代唯一将姓氏当做国号的皇帝,陈朝陈霸先。“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吕思勉为何要这么说呢?不妨让我们来...……更多
钟会灭蜀后叛乱,是因为野心膨胀吗?
...膨胀,想要除掉司马昭,自己掌握权力。而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钟会叛乱是忠于曹魏表现。在《三国史话》中吕思勉先生指出:“钟会是个文人,很有学问的,不是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他要尽忠于...……更多
盘点中国史上备受争议的二十一位君主
...是隋炀帝不切实际、不惜民力所导致的。而科举制早就被陈寅恪先生论证是唐朝才诞生的。第一名:秦始皇秦始皇在传统史学中一直是作为暴君的典型存在。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入,秦始皇得到翻...……更多
宋遂良等学者悼念孔范今:一代名师桃李天下
...择》《走出历史的峡谷》《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百年大潮汐:二十世纪思想解放文录》《孔子文化大典》《全唐...……更多
广州柏园即将恢复开放
...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曾聚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201...……更多
除了春秋战国,另一个文化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洲文化界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西方共有60多种《道德经》的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包括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都对《道德经》有深入研究,并著下专论。春秋出名人:道可...……更多
...的概念。学术界自然啼笑皆非,因为这一概念的创造者是陈寅恪。但从中可以看出,编剧是有一定现代史学修养的,至少远远强过当下某些只重服化道的影视团队。当然,能做好服化道已经难能可贵,但这与合格的历史剧还相去...……更多
“五胡乱华”乱到什么程度?
...,听到这个词大概有读者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关中本位”。而这里所说的胡人本位,简单来说就是胡人欺负汉人。第二个阶段是“胡人尝试融入汉人”,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该有的步骤没有走对,...……更多
从刘邦到刘询,揭秘汉朝二十四帝的辉煌与沧桑
...世民、柳宗元、苏轼、苏辙、朱元璋、张居正、梁启超、吕思勉等人都对刘邦称颂不已。汉高祖刘邦昔汉祖以知善任,克平宇宙;推述熏劳,归美三俊。——司马炎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李世民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更多
项墨林有多少收藏品
...多少?以其最著名的书画收藏为例,民国年间,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弟子翁同文根据千字编号推测出了项元汴的书画的收藏总量——2190件。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我们对比下汇聚了数百年积累以及举国之力做收藏的故宫博物院或许就...……更多
...于碽妃的猜测,应该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种。而后世史学家陈寅恪、吴晗、傅斯年等人,也都在考证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明成祖是碽妃所生。从目前来看,这种说法确实最为可信。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