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史学的以易解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5 04: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5日 14版)

【论点摘编】

汪高鑫在《中国古代史学的以易解史》(《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以易解史成为史家阐发其史学思想的重要模式。中国古代的易史关系源于巫史合一,史官长期兼有巫的身份,执行卜筮的职能。作为记录卜筮结果的《周易》,与史官有着不解之缘。史官参与《周易》的撰述、保存与流传,其对历史变动的解说丰富了《周易》的思想。易学思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哲理基础,其整体思维启发了史学的“究天人之际”,变通思维启发了史学的“通古今之变”,“一致百虑”思维启发了史学的“成一家之言”。中国古代易史关系的基本模式有史料学视角的以易说史和历史思维视角的以易解史两种,前者无法解说持续数千年之久的易史因缘,后者则可以通过探究易学内蕴的丰富思维术之于中国古代史学持续的思想影响,揭示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易学思维特征。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具体实践中,历代史家普遍重视治《易》,他们通过在史书中采用“《易》曰”以及编纂易学著作等形式,运用以易解史的模式来阐发史学思想,对为政之道、天人关系、古今之变以及道德史观等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度与典礼,所谈的“制度”显得十分历史,其内容也为历史学者广泛接受,但其本质则是经学,经史之间,文献运用上的尺度究竟该如何把握,就成为一个需要在写作与研究中长期注意的问题。如果
2023-02-20 14:58:00
聊聊清朝名臣、史学家——朱轼
...,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
2023-06-07 20:35:00
聊聊宋刻单疏本《周易正义》
...么多钱买一部《周易》,坚决不主张买。陈垣先生为一代史学大家,但他更多着眼于内容,对这种以实物版本见长的书不太感冒,也在情理之中。徐森玉没办法,自己又买不起,只好去找傅增湘,傅
2023-02-25 15:05:00
南朝四馆:中国最早的“分科大学”
...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文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在南京诞生谈起,指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江苏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引起热烈反响。那么四馆是如何诞生的?对江苏
2023-09-09 17:18:00
...峙,影响深远,而两者间的异同高下之比较,也成了中国史学史上最有兴味的话题之一。有的时代人们喜欢《史记》,有时则更喜欢《汉书》,概略地说,大约中唐之前,人们甲班乙马,宋以后,人
2023-01-16 02:47:00
史学大家 杏坛名师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史学大家 杏坛名师陈支平秉持跨学科、多视野的研究理念,逐步成为史学大家。 (受访者 供图)“他治社会经济史,由市场而赋役,由东南而西北
2023-03-07 09:2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发挥好环境史学的致用功能丰富研究主题 拓展研究方法(学苑论衡)滕海键 赵 丹《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7日 第 09 版)环境史学以人与自然的互动关
2023-11-27 06:07:00
林超民:学高身正 广布德泽
...士,1981年,受聘云南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云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西南古籍研究所所长、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副校长和巡视员。林超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淡泊名利
2024-03-23 09:20:00
实现史学精神与美学品格的跨越(艺文观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实现史学精神与美学品格的跨越(艺文观察)李京盛《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第 20 版)《问苍茫》剧照。《觉醒年代》剧照。
2024-10-10 06: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