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褒贬不可放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05:3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史书过度强调褒贬,造成诸多刻意隐讳、神化——

褒贬不可放纵

赵轶峰

史书记载人类经验,本质为自我省思。因为此种性质,史书编著者无法彻底置身事外,无法以客观心态观察、书写历史。史家价值观或隐或显,必定渗透于历史书写之中。此点古今中外,并无例外。问题在于,史家主观性,包括道德、得失之褒贬与求真之间究竟为何种关系。史家不求真,史书丧失经验价值;史家无褒贬,并无可能,刻意为之,失去思想空间。故史家之难,在于把握二者间中道。然而事涉精微,时至今日,权衡仍为难题。中国传统史学于此多有论说,虽不足为法,推敲琢磨,不为无益。

刘知幾称:“昔夫子修《春秋》,别是非、申黜陟,而贼臣逆子惧。凡今之为史而载文也,苟能拨浮华,采贞实,亦可使夫雕虫小技者,闻义而知徙矣。此乃禁淫之堤防,持雅之管辖,凡为载削者,可不务乎?”此将褒贬视为史书主要功用。同时,褒贬与真实并提,显然认为二者可以并存,至少存在通路,并非水火。此种通路之一,即所谓“春秋笔法”。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并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可见其果决。现代历史学兴起之前,即有质疑孔子之褒贬是否得宜者,未见以为史书不可褒贬者。笔为载记,削为删除,此即今日论史者所称历史学家之选择,古人视为当然,并不讳言。然而笔削之际,又有权衡。刘知幾称:“《春秋》所贬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可知孔子对于现实威权,不能无所委曲,然而仍以婉转方式,存其褒贬。以“微言”存“大义”,至于征、伐、诛、弑、奔、烝,一字褒贬,虽涉隐曲,犹致谴责。

古今价值观不同,孔子褒贬尺度,早已过时。史书过度强调褒贬,造成诸多刻意隐讳、神化,为孔子以降中国传统史学显然弊端。然而申明史家有所褒贬,却为坦率做法。19世纪欧洲史学受科学主义及对启蒙理性过度自信影响,刻意追求使历史学接近自然科学,进而夸大史学揭示规律、法则功能,夸大历史书写客观性,实际上又无法摆脱主观性与价值取舍,影响及于各国,竟至中国历史学界风靡响从。设若当初欧洲及中国史学理论家于史学史多做揣摩,体察人文意蕴,当可取其所宜而弃其已甚,不至于往而不复,为后人诟病。晚近新潮史学理论家于指摘“客观主义”史学之际,竟将历史学客观性大举抹杀,倡言历史学与诗学无异,史家无法证实任何事实,只能构思文本、驰骋思想、展现才艺,毋乃矫枉过正?究其所论,亦只就19世纪欧洲“客观主义”史学立说,及近而不及远,其弊正与19世纪史家相似。史家研究、书写必以思想贯通,必有价值观融入,此古今通理,亦极高明者方能得见。然而史之可立,仍在信实。经验事实无可征信,则一切议论悬空,思想亦成梦呓。古人以实录、直笔与褒贬相颉颃,正因深知直笔难能而褒贬亦不可放纵。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亚洲文明研究院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百药是如何编撰《史记》的?
...祖。不过,提到古代的史学家,代表作《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必然是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众所周知,司马迁“太史公”的官职其实是从其父司马谈那里继承而来的。司
2023-08-31 06:51:00
史林|新史家为何以旧史家的私淑弟子自许?
老派学者推崇旧史家,显得名正言顺;新史家若以旧史家的私淑弟子自许,就有点令人费解,似乎不够顺理成章。但这是事实。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恰恰显露出传统进入近代史学的一条途辙:旧史家成
2023-09-06 16:50:00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过程中,为何称刘备为“先主”
...州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
2023-02-22 13:52:00
...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以易解史成为史家阐发其史学思想的重要模式。中国古代的易史关系源于巫史合一,史官长期兼有巫的身份,执行卜筮的职能。作为记录卜筮结果的《周易
2024-03-25 04:41:00
戴海斌︱陈恭禄与萧一山笔战述评(一):史法篇
按:1930年代初,在两位年轻的历史学家陈恭禄与萧一山之间,围绕后者所著《清代通史》下卷,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主战场,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异常激烈的“文字战”。当年(19
2023-09-05 16:15:00
...》的先后问世,纪传体史书普遍受到欢迎,而且被后来的史家当作“正史”争相仿效。唐初,设史馆于禁中,修史成为国家组织下的重要活动,以史官为主的史书编撰也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历史书写模
2022-12-29 13:37:00
春秋战国揭秘:周朝衰落与诸侯争霸的历史波澜
...之名主要来源于孔子修订的年度史书《春秋》。当时鲁国史家以年、季、月、日的形式记录各国的大事,并且每年分为两部分。为了记录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将这本史书命名为《春秋》。《春秋
2024-04-04 15:09:00
...来,西方史学界推陈出新,出现了不少新变化,足以证明历史学这一传统学问,正在不断革新和更新。依笔者管见,这些变化或许可以用本文的正题来略加概括。“交叉融合”指的是新兴史学流派层
2023-01-09 05:00:00
新五代史:欧阳修的历史观与儒家道德观念的融合
...重加修定”,功劳颇大,以至当时把欧阳修比之汉朝著名史家班固、刘向。尤其是“欧史”对列传部分作了分门别类的归纳,使同类人物各合为一传,如《死节传》、《义儿传》、《伶官传》、《逆
2023-09-04 1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