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编纂技术高超 宽平施刑理念尽显
...调整,《唐律》刑事法成就斐然——编纂技术高超宽平施刑理念尽显《唐律》是我国古代法典的典范之作。元人柳赟赞其“乘之则过,除之即不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其“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近人徐世昌...……更多
唐律出入人罪司法责任 规定彰显公正价值意蕴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出入人罪,在唐律中也称“官司出入人罪”,具体指故意或者过失将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司法官违法断案,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出入人罪则为典型。司法官本为正义而设...……更多
浅谈唐朝司法制度
...本法律,令、格、式是律的补充。2、唐朝刑罚的设置隋唐律法将刑罚定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在宽简原则下,删减了大量前朝的酷刑。唐朝时期,徒以上刑罚判定后要提交中央司法机构审核,尤其死刑,只要不是造反...……更多
汉明帝时期外戚干政,功臣骄横,他是如何做的?
...先五更(5时以前)起,率常如此”;他依法治国,“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在他与群臣同心同德治理下,官吏勤政爱民,“民安其业,远近肃...……更多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法律难题。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疏议》将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15岁以下,对死罪及加役流、反逆缘坐流等几类严重犯罪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对其余犯罪可以收赎;10岁以下,犯...……更多
聊聊唐代的刑讯制度,有哪些限制性规定?
...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鼎盛时期。沈家本曾说过:“惟《唐律》于拷囚之法甚详”。刑讯制度在唐朝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唐朝对刑讯予以严格规范,其内容包括刑讯的程序和条件、刑具的种类和标准、刑讯的限制和处罚等。在...……更多
...——集权君主国家秩序,和“礼治”——父系家庭秩序。唐律“十恶”重罪当中,维护集权君主国家秩序者占四条半,维护父系家庭秩序者亦占四条半,只有一条是杀一家三人的犯罪,就是证明。“法治”和“礼治”两者分别适...……更多
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成就了“贞观之治”;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唐朝律法是我国古代社会鼎盛时期的产物,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极...……更多
探源中国第一律—秦律
...二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法律。秦律在立法层面显示了高超的技术设计,体现出了极大的创新精神,如创制较有系统的法律术语,首创“同居”法律概念,界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涉及罪与非罪及是否要负连带法律责任等法律...……更多
解析唐朝法律对于丧偶之妻的权利规定
...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法律也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唐律疏议》就是唐律集大成之作。在唐朝前期,当时实行的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这一时期,男子可以娶多个妻子,女子...……更多
汉明帝刘庄:杖责之下的尚书台
...量也不大。如《后汉书·明帝纪》如此评价他:“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幸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十断其二,言少刑也。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更多
古代发生火灾时,如何解决
...的牢固和弹性。然而,火灾往往是古代木质建筑的克星。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做好消防工作,保护财产安全,成为古代社会各界的共识。消防需要软硬兼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软件是指消防的理论、法规和制度的建设...……更多
...而德主生”,通过阴阳和谐论证了德主刑辅的正当性。《唐律疏议》对此也进一步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因此,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和谐观而形成的德主刑辅思想,构成了...……更多
《唐律疏议》与‘十恶’:古代中国的法律基石
...本,若一个国家没有法律支撑,那将无以成国,唐朝的《唐律疏议》是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唐朝有笞、杖、徒、流、死五刑,其中对犯“十恶”罪尤为严重。《唐律疏议》把“十恶做首篇”,其意义便是儆诫百姓,不要对礼教进...……更多
聊聊古代怎么打假
...能让这个骗子产生了这个想法,所谓投其所好,只是造假技术低劣,最终丢掉了全族性命。相关画面从广泛的意义来看,食品安全问题更具有意义,因为它涉及的是真正的百姓生命安危,因此,从周代开始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一...……更多
...。《永徽律》与《疏议》合为一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唐律》。“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唐律》为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的代表作,被公认是中国古代法律之最完善者。它承前启后,集秦汉以来法律理论之大成,...……更多
日本律令制度:不仅是对唐律的吸收改造,也是日本发展的迫切需要
...方面并没有按照唐朝一样使用太监制度,因为自己本身的技术达不到,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制度让男性极具反抗,更让日本本国觉得尴尬,所以选择放弃了这个宦官制度,因为日本天皇的权利没有唐朝统治者那么其中,许多政治权...……更多
...情况,从而尽可能实现公正无私。秦代以后,“法医”类技术人员有了明确的编制,名为“令史”。《云梦秦简》中明确记录了法医鉴定损伤程度作为判处刑罚的依据,以及自杀、他杀、自缢、外伤性流产、盗窃现场痕迹勘验等...……更多
...诉或者不救助者,会受到法律处罚,薛允升认为该律具有唐律遗意,因此同伴人的大意应与该律邻里含义一致。沈之奇所著《大清律辑注》对同伴人的解释范围广于薛允升的观点:“如在路同行,做客同寓,贸易同业之类,不论...……更多
东西问丨南杰·隆英强:公法为主导的中华法系何以体现人本精神?
...”,即在法律法规制度化、司法制度体系化的同时,立法技术、执法水平、法制化的理论思想和基本原则均达一定高度,推动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不断趋于文明、成熟。与此同时,中国古代走“由判决到立法”的法律发展道路,...……更多
古代也有造假的,浅析“诈伪律令”的历史沿革
...,暂时难以得知其中所规定的详细诈伪律文。直到唐代《唐律疏议》中的第九篇完整记录了诈伪律并流传至今,并在篇首书诈伪律者,魏分贼律为之。唐代的《诈伪》中共有二十七条律文,宋代的主要法典为《宋刑统》,《刑统...……更多
杜甫死于吃了变质的牛肉?浅谈唐朝的食品安全问题
...而知了。那么,从周王朝到清代历经五千多年,加之科学技术又没那么发达,统治者是如何保证民众们“舌尖上的安全”呢?答案是:和现代人一样首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立法”。从史料中我们可以查到,古代的法律对食...……更多
系统梳理中华法系中优秀的法律精神
...汉代则萌发死刑复核制度的种子。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议》中则明确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在法医学及刑侦学方面,我国的发展领先世界。宋慈《洗冤集录》的诞生标志着...……更多
浅析唐代“和离”制度的成因
...度的思想催化剂唐之际进入了尤为辉煌的发展阶段。仅《唐律疏议》一本法典便在《名例律》《户婚律》以及《贼盗律》中共计书写了六条与佛教有关的法律规定。而“放妻书”中佛教思想的体现,更是民间百姓对“和离”的理...……更多
...业优于西方的有力证明。报道称,“突破”由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俄技公司)旗下的乌拉尔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在俄技公司看来,这款主战坦克是“T-90系列中最完善、最适合在现代作战条件下行动的型号”。俄技...……更多
守法持正 一断于律
...社会治理各方面的制度,共同构建了唐代的法律体系。《唐律疏议》作为唐朝的刑法典,是系统、全面规定定罪科刑的规范。《新唐书》说:“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也即凡是违反法律规定,构成犯罪...……更多
古代妾的地位到底有多低呢
...而到唐宋时期,这种高低之分更是被纳入了朝廷律法,《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可见当时官方对妾室地位的定义。而妾室作为家庭的私有财产,其几乎只有半自由人的地位,是完全可以随意被处置...……更多
...系和英美法系并称的中华法系。其中唐高宗年见编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思想深刻全面融会贯通于法律之中的典型代表,不仅对唐朝及后来的朝代,还对周边的地区都产生的非常深远...……更多
武则天时期,法官道德的两极分化
...,司法道德达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顶峰,唐高宗时期《唐律疏议》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华法系的正式形成。在法律体系成熟的同时,司法官员的道德理想也完全确立起来,并以此作为评价法官是否称职的标准。因此唐代司法道德的...……更多
鱼玄机杀了一个奴婢,满朝官员为她求情,为何还是被皇帝赐死?
...案素以铁面无私著称,经他查实,鱼玄机确系杀人,依照唐律,判处结果已然十分明了。然而,由于鱼玄机名声太盛,才气横溢,平日交游甚广,使得许多官员为鱼玄机说情。温璋觉得十分棘手,于是把案件上交皇帝,由皇帝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读方志 行贵州 · 视频故事| “大夏之父”王伯群
大夏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创办于1924年6月1日,名取“光大华夏”之意。烽火岁月中它曾与一个贵州人的名字紧紧相连
2024-06-04 23:25:00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唯有谁仰天长叹蜀汉幸甚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结束,曹操一跃而成汉朝军阀首强。公元207年,曹操彻底平定袁氏势力,此时的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2024-06-04 17:24:00
曹丕明知甄宓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为何还要传位给他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然而却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魏明帝的生母毫无疑问是文昭甄皇后甄宓
2024-06-04 17:21:00
聊聊严嵩不为人知的一面
《三字经》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意思就是每个人起初,其实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才导致不同人的性情有了好坏之分
2024-06-04 17:14:00
为何封建王朝一旦衰落,就会一直衰落下去
上次看到有一位60多岁的网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他说他一直研究中国历史几十年,发现一个这样的规律,一旦某一个封建王朝衰落
2024-06-04 17:13:00
盘点历史上四位不得善终的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不仅诞生了很多的文人雅士,更是诞生了很多的帝王,有励精图治的,有昏庸残暴的,也有不得善终的,这三种之中
2024-06-04 17:15:00
梁山好汉的绰号大多名不副实:打虎将李忠肯定打不过插翅虎雷横、青眼虎李云、锦毛虎燕顺;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胜,虽然用的也是方天画戟
2024-06-04 19:34:00
皇帝看上弟媳妇,为何被奉为爱情神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的人生在帝王家,被世人所艳羡,但是这一生所有的决定便都身不由己了。历朝历代的皇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2024-06-04 19:38:00
年羹尧剿灭江夏镇后,雍正为何要将其安排在柏林寺中
雍正:“近日只要一合上眼,便见万座大山矗立,千条大河奔涌。请问大和尚,这大山是真山还是假山?这大河是真河还是假河?”文觉
2024-06-04 19:39:00
皇帝怕太子不会生孩子,让爱妃去教,结果如何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光是皇帝就有几百位。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永远延续下去。因此,对于太子的选择都是很重视的
2024-06-04 19:37:00
聊聊辽朝著名的摄政太后萧绰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古代史中,女性往往是以附属品的方式出现在史书杂谈之中,或者是红颜祸水,或者是以远嫁换来一国的平安。她们像一些美丽的符号
2024-06-04 19:43:00
清朝灭亡时大牢里关押的犯人都去哪了
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时期,一般都是混乱而又灰暗的,在这段日子里,各式各样的政治体系会逐渐地土崩瓦解。国家会出现短暂的混乱
2024-06-04 19:41:00
汉景帝为何故意逼妃子和太子走上绝路
汉景帝刘启在历史上不太出名,虽然有“文景之治”这个历史名词,但是很多现代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他远不如他父亲汉文帝和儿子汉武帝出名
2024-06-04 19:39:00
隋炀帝为什么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呢
在隋炀帝时代,曾经轻易打败过突厥,突厥和其他一些草原游牧民族部落,在隋朝面前,当时都可谓是臣服。到了隋炀帝登基之后不久
2024-06-04 19:44:00
唐太宗请客,哪位美人帮助张罗
贞观初年,有天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开心,散朝之后邀请几个大臣聚聚一起喝酒。其中有位大臣,他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
2024-06-04 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