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浅谈唐朝军 队性质与军事体制转型
...度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它包括军,队的性质变化与军事体制的转型,是独立化最直接的动因。众所周知,唐前期的兵役制度是以义务征点为特色的府兵、兵募制度。府兵、兵募都是朝廷直接掌握的中央军;府兵以番上宿卫为首...……更多
唐朝军事制度的府兵制和募兵制之间有何差异?
...身需要的新的军事制度,从而构建起具有唐代特色的军事体制。唐初继承了北朝以来盛行的府兵制,在全国设立众多折冲府,其中,有五分之二设置在关中地区,以拱卫京师。府兵制的主要特点是兵农合一,这样既保证战时的兵...……更多
唐朝藩镇制度的演变与唐朝的灭亡
...鸩止渴。藩镇制度极大的削弱了皇权,使得原本中央集权体制下的皇帝权力被逐渐分割,最终,皇帝无法掌控国家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被众多分裂割据的藩镇军阀所把握,此时的唐王朝,宛如一艘被肢解的巨轮,它行驶在波涛汹...……更多
府兵制度:唐朝的军事力量与国家稳定的基石
...势。此举,可视作唐太宗将隋文帝时期奉行“关中本位”体制的回归。公元636年,唐朝府兵制军事体系创建完善。府兵共掌管十六卫。其中,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为常用兵,履行征...……更多
为何很多人觉得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很强大呢
...朝虽然不像安史之前大力开拓边疆,对外战争主要是防御性质,但从总体而言,唐朝仍然是胜多败少,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只是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势力相对削弱,所以才显得唐朝大不如前。另外,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也...……更多
安禄山如果不叛乱就有个好前途,他为何选择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获得了强大的武装力量藩镇制度是唐朝中期设立的军事制度,藩镇也就是方镇,建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卫唐朝的统治,所以藩镇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而安禄山作为统治藩镇的节度使,获得如此强大的武装力...……更多
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伟大年代,也酿成了安史之乱
...南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以统一指挥战守军事。开元四年(716年),唐军攻破吐蕃,解决西南危机,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开元五年,李隆基收复陷于契丹二十一年之久的辽...……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从哪里演化而来的?就是大唐的节度使加职业军人的军事体制。士兵已经不是一盘散沙,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公元751年,朔方兵变,因为发放军粮失宜,朔方军的士兵直接群殴判官,甚至还要攻击朔方节度使张齐邱...……更多
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下齐心铸就大唐整体的豁达风气。这种风气推动了政治、军事、农业和文化的发展,又使得大唐硬实力与软实力纷纷站在世界之巅。然而万事万物利弊共存,包容确实有其利,同样也会被小人利用。 由于李唐王室的这一执政风...……更多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和诬陷之下被迫远离唐朝政治中心。而这也是古代的政治体制的无奈之处——皇帝没有任何限制。另外,安史之乱的发生也离不开唐朝的藩镇政策。为了更好地管理日益扩大的疆域,唐玄宗专门设置了节度使,他们掌管着自己藩...……更多
...使将职位传给儿子,也很容易被推翻。其二,藩镇的军事性质,塑造了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作风。 军队作为暴力手段,自古就被压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否则它很容易成为动乱之源。藩镇的首要特征就是军事组织,决定权力...……更多
局势混乱,军人最具有话语权
...。皇帝借此对其赋予大量的权力,由此延伸至司法制度的军事司法机构控制和司法权主导都由军人接管。(1)社会大乱导致皇帝抛弃宽容法律安史之乱是一切改变的开始,原本的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提倡力求宽广的法律思想...……更多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乱的本质原因,是唐朝对外扩张的结果。唐朝成立初期,军事制度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府兵制度有一个特点,士兵不用交税,平时没有战役的时候,要务农。到了战时府兵才会集结,听从朝廷统一调令。这样做有个好处,可...……更多
唐玄宗制度创新引发的事
...彍骑,大约募集了十几万人。开元二十五年(737),边军体制也进行了改革,配置了长征健儿名额,号召凡兵士家属随军者,可就近分配其土地屋宅,以使其安心在边疆服役。这一规定最适合那些不习惯于农业生产的游牧民族,...……更多
军事论坛丨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治理文化
...军事的制度体系,其包括军事斗争、国防、军队等各领域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等内容。军事制度体系与军事治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军事制度体系的价值理念、原则要求、结构功能等,只有从思想和心理上得到治理主...……更多
...河北道辐射整个河北还有淮河流域。两个经济中心,都是军事后勤基地。归于中央的占据了天下经济的三分之一,而归属节度使的河北道则占据了天下经济的三分之一,还有那三分之一,零零碎碎分布于全国各地。(必定的反叛...……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经济上,节度使占有土地和人口;政治上,他是行政、军事、财政一把抓,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安史之乱是藩镇的统帅叛乱,吊诡的是唐政府要平定叛乱,仍要用没有叛乱的各镇军队。唐政府在平叛的时候,在内地设置...……更多
军事论坛丨把握跨军地治理的任务要求
...创新思维理念,凝聚军地共识,聚焦重点任务,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政策制度,形成各司其职、紧密协作、规范有序的跨军地工作格局,为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更多
历史上这个朝代国内四分五裂,仍成功消灭三个强国
...境设立的将军镇制度被推广到了内地,出现了掌管几个州军事的节度使。 这些节度使除了军事职务外,还身兼其他道上的职务,使他们的权力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州以上的权力机构。在节度使管辖的区域内,军事、财政、人...……更多
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为何遇到安史之乱后,却表现的如此窝囊?
...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在军事上,他两次出现了重大失误。先是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然后又下令让哥舒翰强行出关迎战。这两次失误,直接导致原本可以被轻松镇压的叛军,迅速席卷天下。而且...……更多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竞争压力堪比高考,为何唐朝学生不上补习班
...的制度就无法执行了,比如均田制在地方就无法实施了,军事上从北朝时期的府兵制随着连年战乱也被“募兵制”取代。这两项变化都表明,唐朝皇室只在失去对臣民和财政的控制能力。其次是城市生活。唐朝皇室的衰弱,也未...……更多
安史之乱:唐朝的危机与张巡的军事传奇
...,可碰上了安史之乱,于是穿上一身戎装,开启了最牛的军事之旅。在事关江淮平原生死安危的战略要地睢阳,与太守徐远等人,凭借弱势兵力杀敌一万,斩判将20余人,威震天下。之后,叛军再次集结近20万重兵扑向睢阳。当...……更多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唐朝兵制变革与安史之乱的渊源
...题,不至于威胁唐朝的安全。而唐朝最危险的问题来自于军事上,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外重内轻”,并最初演变为节度使叛乱。由于开元盛世使得唐朝的实力大增,唐朝的疆域得到了很大扩展,为了维护疆土安全,唐玄宗开始...……更多
凭梁山好汉的作战能力,能否推翻宋朝的统治?
...治。此外,宋朝在当时的统治地位已经相当稳固,其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也相对成熟和稳定。 梁山好汉要想推翻宋朝统治,不仅需要面对强大的军事压力,还需要应对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项艰...……更多
思想战线丨强固党指挥枪的根本之举
...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持续推进军委主席负责制贯彻落实的坚定意志。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实现形式,确保枪杆子永远听...……更多
清朝总督与巡抚的角色与影响
清朝的地方行政体制主要有省、府、县三级,总督和巡抚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俗称“封疆大吏”。清朝的督抚制度起源于明朝。在明朝总督一开始只是临时差遣官,明英宗正统六年,因云南兵事朝廷临时命兵部尚书王骥总督...……更多
明朝针对北元的战略:军事打击,经济制约与民族政策
...面临的困境明朝灭北元面临了许多困境。首先,北元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在明朝崛起之前,北元已经出现了类似于中原王朝的集权化趋势,政治体制逐渐完善。这使得北元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抵御外敌的能力。其次,明朝与...……更多
直隶提督:清朝军事体制中的重要角色
...持着前瞻性。综合来看,直隶提督这一职位在清代的军事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职责涉及巩护疆陲,统领甲卒,兼辖各镇和营地,为清朝的封疆大吏之一。他们在维护地方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军事...……更多
管仲与齐国的兴衰:一位伟大政治家的遗产与挑战
...推动者,在位时期颇有建树,但他未能留下持续影响力的体制和机制,未能培养出良好继任者,以至于其一旦逝世,齐国的政治便陷入动荡。从齐国整体政治格局来看,齐国的政治生态本身可能存在各种矛盾和弊端,管仲个人的...……更多
美日安保搞最大规模升级,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倾向 | 京酿馆
...高度警惕。“最大规模升级”改什么?据报道,美日安保体制这次升级,已经明确的重点是要提升驻日美军的指挥权限,并加强与日本自卫队统合作战司令部(将于今年底成立)的协调。 在美国众多海外军事基地中,日本的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