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15:02: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举行一个人们最想亲身经历的古代王朝的调查,想必唐朝是极为突出的一个选项。无论是丰富的诗词文化、繁荣发达的经济以及空前强大的国力,都使唐朝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中最令人向往的朝代之一。

当然,人们若真想经历,那还得挑个最好的时候,不然刚好去到安史之乱,那可就跟乱世没什么两样了。而整个唐朝也正是如此,因安史之乱的发生被分为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

一、安史之乱的发生并非无迹可循

古代皇帝们除了极少个例励精图治是为了民众和国家的安稳,其余绝大部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毕竟位置坐稳了,权力也达到顶峰了,也干不了其他的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如此。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当时唐玄宗开始荒废朝政、听信谗言和奢侈享受,“岁贡额外钱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而一旦皇帝陷入这种状态,小人、佞臣、贪官污吏、造反者便全部抬头,安禄山和史思明便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两个。

可以说,正是整个国家的鼎盛才使唐玄宗被蒙蔽了双眼,逐渐丧失了原先还处于夺权阶段时的危机感,并且开始把个人欲望催生到极致。而安禄山之所以能够慢慢积蓄起自己的力量,就是看中了唐玄宗此时的昏庸,投其所好。

虽然许多大臣都曾言辞恳切地劝诫唐玄宗需要及时醒悟,但却几乎没有效果,反而是在其他奸臣的排挤打压和诬陷之下被迫远离唐朝政治中心。而这也是古代的政治体制的无奈之处——皇帝没有任何限制。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另外,安史之乱的发生也离不开唐朝的藩镇政策。为了更好地管理日益扩大的疆域,唐玄宗专门设置了节度使,他们掌管着自己藩镇内部的军政大权,势力日渐强大。相对应的,唐朝中央政府所拥有的兵力反倒还越来越少,导致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再加上李林甫别有用心地推举,安禄山最后成了实力最强的那支节度使。本来人家造反也只敢在心底里想想,毕竟失败了就是掉脑袋。但唐玄宗这样一搞,造反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啊。

最后,安史之乱的发生还有个非常强烈的迹象——将相不和。杨国忠由于杨贵妃深受宠爱,因此在爱屋吉屋之下也成了唐玄宗信任的近臣,并且一度担任宰相。这人其他方面尚且不说,但他却嫉妒和忌惮当时实力强大且同样颇受宠信的安禄山,因此对其处处针对。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当中最重要的两个官员发生这么严重的不和,皇帝肯定是要管一管的。但奈何唐玄宗这人实在已经被蒙蔽了双眼,死活没有一丝一毫的察觉。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二、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巨大影响

1、在战争上的投入大大增加

安史之乱发生后,整个唐朝内部顿时陷入了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且破坏力巨大的战乱当中。原先的经济腹地如河南、河北、关中等地区全部成了废墟,“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实焚烧……中间畿内,不满千户”,甚至连都城长安也被攻占焚毁。百姓的大量死亡、军费开支的大量投入、经济发展的停滞乃至倒退,都使唐朝的国力遭到了巨大的直接损失,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而一旦唐朝陷入虚弱,原先以其为首的国际政治格局便会遭到破坏。吐蕃不愿放弃这次大好时机,大举出兵占领了陇右,实际统治范围持续扩张,并且将唐朝在西域的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新罗虽然是依靠唐朝才取得了朝鲜半岛的统治地位,但它也想趁着这次唐朝内乱之际摆脱唐朝对它的影响,因此也多次与唐朝军队发生碰撞。并且由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退,使得这些直接的军费开支都是在消耗唐朝的老本,使其进入越发困难的境地。

2、内部斗争的问题愈演愈烈

为了更好地消灭叛军,唐朝政府只能联合各地节度使,并且纵容他们的势力增长。但是,当战乱结束后,唐朝皇帝猛然发现——收不回权力了。更重要的,一旦有叛军,他们首先攻打的必定是唐朝中央政府,其他节度使若是忠心就出兵援助;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若是不忠心,那就看看戏之后再静观其变;若是心再黑点,直接就跟着反了。久而久之,藩镇反而可以安静地继续积蓄力量,唐朝中央政府反倒需要面临四面八方的敌人,实力难以得到长久恢复。

同时,安史之乱还引发了一个看似与其无关的事情——宦官干政。安史之乱让李唐皇室忌惮不已,并由此开始害怕权臣的出现。但他们身边又总要有几个帮助处理政事的人,宦官的地位就因此得到了巨大提升,唐代著名的宦官专权也就此开始。

如果皇帝有能力,宦官对朝政的危害倒也不大,毕竟压得住他们;但皇帝若是没能力,宦官们便开始了他们的祖传手艺——排除异己、打压忠臣、贪污纳贿,把整个朝政搅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宦官们这样做,其他大臣肯定不满意。怎么办?直接联合外地藩镇以动用军事手段来消灭。唐昭宗之时,时任宰相的崔胤因为与宦官集团素来不和,因此向当时的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援;宦官们不甘示弱,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拉拢了过来。

两大唐朝隐患联合,场面那叫一个壮观,皇帝此时也就成了个吉祥物。不过有趣的是,朱温胜利后,将唐朝宦官集团消灭殆尽,而困扰了唐朝百年的宦官也得以彻底消失,终究还是藩镇更强一筹。

虽然唐朝的衰亡很大程度上是由唐玄宗一人引发,但古代政治体制的原本弊端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皇帝权力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能够抵挡住自身享乐欲望的膨胀,唐玄宗也不过是凡夫俗子,自然不能脱离其外。之后唐朝虽然也有着几任颇有才能的皇帝,但安史之乱遗留下来的问题实在太大,他们也无法将其根除和有效解决。最终在内忧外患之下,唐朝也只能慢慢消亡,成为一断供人怀念的历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中华帝国的剧烈转身
...杀宰相杨国忠的名义,联合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唐玄宗的忠臣排行榜上排名数一数二,尽管安禄山已“谋逆十余年”(《旧唐书·安禄山传》),尽管早有臣子明里暗
2023-09-22 16:43:00
一、长安第一次被攻陷: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唐朝都城长安第一次被攻陷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时间是在公元756年6月,距离安禄山起兵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当唐玄宗得知潼关被攻破时,第二天天还
2024-07-18 21:49:00
...。在这8年中,安禄山1年后被杀,史思明6年后被杀,为何安史之乱却打了8年?安禄山一、叛军组织严密、素质极高、战斗力超强“擒贼先擒王”这话在唐朝根本不适用,安史叛军就跟打不死的
2024-07-18 21:51:00
唐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平定安史之乱却被人比作“后主”刘禅
...时期的唐朝,而是正在走下坡路,而且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对于唐朝重大打击的动乱。杜甫在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心灰意冷,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他眼看当朝的皇帝不能够有
2023-05-18 20:08:00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又引发了安史之乱,导致百姓生灵涂炭
...既是明君,也是昏君,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同时又引发了安史之乱,导致百姓生灵涂炭,让唐朝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
2022-12-25 16:44:00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高潮的“开元盛世”。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唐玄宗没能安逸度过晚年,唐朝积累的矛盾瞬间爆发,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辉
2024-04-25 21:24:00
安史之乱中的权力更迭:唐肃宗李亨的崛起与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
...对,多次化险为夷,终究在苦熬了18年之久后,借助着“安史之乱”这股风,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第八任皇帝。李隆基的纠结公元756年,在四川躲避战乱的唐玄宗李隆基在获悉自己的儿子李亨绕
2024-04-13 19:53:00
唐代宗:当不了历史明君我就当痴情皇帝
...全因宦官的拥立而登基的皇帝。公元779年,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等内忧外患,加上唐代宗两个老婆(沈皇后和独孤贵妃)相继去世,一时间痴情皇帝唐代宗难以接受最
2023-03-13 16:25:00
为何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打了6年才平息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场叛乱的主角自然是挑起战火的安禄山,安禄山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他通过各种讨好的手段获得唐玄宗的信任,在经过漫长的准备之后,最终发动了叛乱
2024-05-08 1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