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2:57:00 来源:精彩生活

导语: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这是历史上公认的观点。安史之乱是的主人公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每一个观点都有自己的理由。看起来都很合理,但终归有一个根本原因。

有人说安史之乱是因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经历大风大浪之时,似乎都能找到女人的身影。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一】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繁华随风飘散。

安史之乱前,唐朝可谓一路顺风顺水,前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紧接着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到了武则天唐朝开启贞观之治。

有了祖上这么多代的努力奋斗,到了唐玄宗这一辈,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可以说开元盛世唐朝达到了顶峰时期。

从版图上来说唐朝所控制的疆域范围,是不输给元朝的。虽然成吉思汗征战的范围更加广阔,但终究是打完就走。

而唐朝征服西域之后,是取得了对西域的实际控制权。这一点在古老的封建王朝还是很不容易的。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东边唐朝征服高句丽。北边匈奴大面积疆域也被唐朝所控制。唐朝此时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以至于唐玄宗没了理想,开始过上声色犬马的生活。

大唐的繁华虽然不只是表面现象,但几百年的繁华,在动乱面前显得无比脆弱。安史之乱几年光景,大唐的繁华便一去不复返。

经过这一场动乱的洗礼,唐朝国力迅速衰退。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对于当时社会来说可谓是一场浩劫。

唐朝的都城长安,皇宫被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杜甫有诗为证: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安史之乱不仅导致整个中原地区进入大萧条。唐朝对西域边疆的控制也荡然无存。吐蕃趁机做大,唐朝从此面临内忧外患。

虽然安史之乱对于唐朝来说是一次劫难,但对于江南地区来说,可谓是一件好事,由于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渡。江南的繁华逐渐超越北方。【二】杨贵妃与杨国忠

安史之乱的责任怪杨贵妃?

《长恨歌》是白居易为唐玄宗与杨贵妃书写的诗。其中不乏对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的嘲讽。比如这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这句诗把唐玄宗作为一名君王,却终日与美女厮混,不理朝政的昏庸,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一点来看唐玄宗确实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乃至人们把安史之乱的责任推给杨贵妃一介女子身上。这一点马嵬坡兵变就说明了人们心中的诉求。

唐玄宗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将士和大臣一同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众将士人心涣散有兵变的动向,唐玄宗只好忍痛杀了杨贵妃稳定军心。

当然安史之乱杨国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禄山独掌军权,获得唐玄宗的宠信。身为宰相的杨国忠内心嫉妒。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安禄山与杨国忠因此面和心不和。杨国忠终日在唐玄宗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这让远在边塞的安禄山没有安全感。

与其哪一天被杨国忠灭掉,不如先发制人起兵造反。此时的安禄山手握重兵,已经具备谋反的客观条件。

安禄山在起兵造反之初,打出来的口号也是忧国之危,讨伐杨国忠。由此可见两人交恶已久,所以安禄山造反,杨国忠是有责任的。【三】本质原因并非如此

安史之乱的本质原因是唐朝对外扩张。

虽然有人把安史之乱的原因,归结为杨贵妃红颜误国,或者杨国忠以权谋私。这只是导致安史之乱的一方面因素。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安史之乱的本质原因,是唐朝对外扩张的结果。唐朝成立初期,军事制度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度。

府兵制度有一个特点,士兵不用交税,平时没有战役的时候,要务农。到了战时府兵才会集结,听从朝廷统一调令。

这样做有个好处,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军费的开支。但这种府兵制度随着唐朝连年对外扩张被废弃。

唐朝对外扩张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之前,唐玄宗派大将军高仙芝,一路远征到帕米尔高原,与远在中亚的帝国进行交战。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杨国忠以权谋私?

这种连年对外作战,府兵制度显然是不适合的,所以李林甫建议唐玄宗把府兵制度取消了,换成了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导致军费开支巨大,同时将领与士兵长期相处,军阀不可避免的就出现了。再叫上唐玄宗又准许藩镇自性掌管财政。

导致藩镇逐渐演变成以前的诸侯国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藩镇的实力迅速崛起,超过了唐朝的皇室实力,动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结语:

总之,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本质原因既不是杨贵妃红颜误国,也不是杨国忠以权谋私,而是唐朝对外扩张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1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颜祸水杨贵妃 真的要为安史之乱负责吗
...的愤怒,保存唐玄宗的性命,无奈赴死。而世人却道:“安史之乱,皆因红颜祸水。”这难道不讽刺吗?
2024-02-24 23:36:00
杨贵妃死后,大唐谁最伤心,是李隆基还是安禄山
...山,以反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很快席卷了整个唐朝,兵锋直指长安。迫于安禄山叛军的压力之下,唐玄宗不得已带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一起
2024-05-20 14:03:00
唐朝的衰败是唐玄宗的原因,为何要怪在杨贵妃头上?
...都认为唐玄宗昏庸无道是因为杨贵妃的勾引,是她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然而这种观点实在值得商榷,将朝代的覆灭或时代的动荡归咎于一位女子身上,怎么看都有让人“背锅”的嫌疑
2023-01-14 12:14:00
安史之乱的发生,杨贵妃有没有责任?
...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是不是红颜祸水,“安史之乱”的根源是不是因为杨贵妃,历史已有公论。这位绝色佳人,象征了那个时代的繁华,用天生丽质点缀了整个大唐,但遗憾的是,繁
2024-02-26 20:22:00
...受到天伦之乐,然而偏偏却面对的是国破家亡的惨相,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在逃亡之旅究竟有多惨?他失去的仅仅是貌美如花的杨贵妃吗?潼关称得上是长安的东大门,只要将潼关守住,长安有危
2024-05-26 06:00:00
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陈玄礼逼宫,缢杀杨贵妃
箭头不快,箭杆弩坏。皇帝的昏庸无道,即使有再好的勇将良相,也只能是画饼充饥,梦断黄粱了。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成为压垮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京城里陷于一片混乱。玄宗最后的一点信
2024-06-20 10:19:00
唐玄宗为什么却没有保护弱女子杨贵妃呢
...地。而这次不一样,由于所有的人都认定,是他造成了“安史之乱”。再加上他又在逃难的路上。因此,虽然是皇帝,命运还得由别人安排。如果李亨等人对他发起强力冲击,他未必抵挡得住。同时
2023-06-20 21:04:00
安史之乱:唐朝的崩溃与杨贵妃的牺牲
安史之乱是唐朝灭亡的起点,诗人杜甫就曾写下《悲陈陶》,以“血作陈陶泽中水”这样的诗句描写安史之乱的惨烈,整个世间就好似人间炼狱。就连李唐皇室都拖家带口远逃蜀地,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
2023-09-11 22:54:00
安史之乱时杨贵妃为何会被杀死
...死在了马嵬坡下,这令人唏嘘。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安史之乱的时候要杀杨贵妃,杨贵妃就是一介女流之辈,为什么要杀害杨贵妃,针对这个问题,我做出了以下的解释。安史之乱是安禄山与史
2023-06-11 10: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