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嘉佑二年,二苏兄弟一同中了进士,这时苏轼二十一,苏辙十八,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年华。老苏抚摸着俩儿子头笑道:这下终于不会愧对祖宗了。然而,就像苏轼后来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士即视为殊,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出身在“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世家,倒是夸张了一些。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类的书香门第并不罕见,也不乏“一门...……更多
苏轼进寺庙为何大喊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如何回答
...避嫌,苏轼只得到了第二名。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在京城里的名气越来越响,就在苏轼父子三人准备在这里展露才华时,苏轼突然得知远在老家的母亲去世的消息,三人就连夜回家长奔丧守孝了,回到京城的苏轼没过几年,...……更多
苏轼为何选河南山村做长眠处
...欣赏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有了欧阳修的引荐,苏轼在京城很快名声大噪,成了朝堂中的新秀。 因为政治上与改革派立场不同,苏轼又为人直率,他常常会写文抨击自己的政敌,因此与很多人结下了梁子,虽然才华横溢,胸...……更多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因何被夷灭三族,是太美太风流引起的吗?
...值得称颂之处,为何竟被诛灭三族呢?公元296年,潘安在京城做官,依附权势贾谧,并参与了他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贾谧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外孙,权势滔天。他喜好文学,开阁延宾。潘岳、陆机、陆云、左思、...……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迎来进京的机会,进京后由于某个皇亲国戚的仇视未能在京城站住脚,在京城住了近两个月,被贬回老家。四年后朝廷大赦,想要召回柳宗元,结果通知书还没有到家,柳宗元先了。欧阳修: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都是我的学生...……更多
话剧《苏母》揭开“三苏”背后程夫人的面纱
...的悲痛后站直了不趴下。当她为凑足父子三人赴京赶考的盘缠而毅然卖掉多年苦心经营颇有名气的纱毅行时,导演查丽芳说她终于读懂了“一门三词客”背后的力度和温度。“话剧《苏母》的切入点中心点就一句话:程家小姐如...……更多
潘安以貌美传世,但谁知他本是文学家呢
...县做县令。潘安做得有声有色、政绩斐然,朝廷提拔他到京城做财政部官员,后来因为犯事被免职,不久被太傅杨骏引入门下做了太傅主簿。后来太傅杨骏被害夷三族,潘安作为幕僚也在被诛之列,幸亏当时他公事在外又有当权...……更多
程夫人家风对东坡文化的贡献(中)
...维持了一家生活所需,而且让苏洵、苏轼、苏辙有足够的盘缠,四方游学并进京考举。纱縠行老宅也整治翻新,扩大到五亩多地盘。程夫人主持家事十年,苏家“遂为富家”。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二十七岁时“始有志于功...……更多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苏洵也将其旧作广为散发,吏民读之交口称赞,轰动整个京城,经欧阳修、韩琦举荐,朝廷任为秘书省校书郎。一时间,他们父子名动京师,横空出世,犹如三颗耀眼的星宿,同时升腾上北宋文坛上空,这就是“三苏”,尤其是...……更多
为何说母亲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
唐宋八大家,一门父子占了仨。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三个大文豪一直被后人称赞。父子三人真的是太厉害了。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苏轼,苏辙双双高中,苏洵文章名扬天下。人们无不佩服这父子三人的厉害,其实,更...……更多
他一生追名逐利不得志,最终惨死他手
...,号称神童,被乡里举荐为秀才。又写得一手好文章,为京城士子之冠。潘岳才貌双全,又热衷于名利,但他的仕途却偏偏一辈子不顺。有朋友评论说他“拙于用多”,就是说他富有天资,却反而为天资所累。史书上说他才冠当...……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快便声名鹊起,每当苏轼有新作品发布的时候,必定传遍京城,连带着他的父亲苏洵也一起名满京城。正当父亲苏洵和儿子苏轼在京城想要大展身手之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在京城大展身手,急匆匆的赶回家乡...……更多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学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考试成为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个十分刻苦读书的人,一心想...……更多
...去信,详说女婿续弦一事。同时又征询女婿意见。书信在京城、眉山,眉山、京城中往往返返,终于敲定了二十七娘的婚事。王弗死后第二年4月,58岁的苏洵也病逝京城。31岁的苏轼,在两年中接连痛失爱妻和父亲。痛与悲是他...……更多
潘岳是因为什么遭遇“男颜劫”的呢
...了四个女儿,愍怀太子司马遹,不是贾南风亲生。贾南风母亲郭槐见贾南风无子,常常劝他疼爱太子司马遹,直至临死也恳切要求贾南风要爱护太子。但贾南风不听,还与充华赵粲和妹妹贾午一同谋害太子。元康九年(299年)十...……更多
苏轼一首旷达之词,百读不厌,最后两句更是惊艳千年
...去世了。在接下来的党争之中,苏轼因为性格耿直被赶出京城,一路被贬。宋朝的官员等级与工资挂钩,官越做越小,苏轼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艰难。在中国古代,文人讲求“学而优则仕”,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面对这...……更多
...山城西南的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特别是苏轼,一生作品流播广远,影响至深。走进三苏祠,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古银杏树,红墙环抱,竹掩茅舍,碧水...……更多
聊聊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潘岳
...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来到京城洛阳拜访时任太常的著名学者张华。张华颇为看重,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作品陆机被誉为“太康...……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各写下首千年经典,高下立判
...之高。王安石本人曾因为才学和欧阳修的推荐被皇帝留在京城当官,可他却推脱了。在地方任官的他特别受百姓爱戴,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诗人在第二句更是借旭日东升之景象表达了自己胸中的大志。后两句看似诗人是在说自己...……更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薛维睿)“千古贤母程夫人,一门父子三词客”。1月29日,正值苏轼诞辰987周年,大型原创话剧《苏母》启动仪式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众多知名学者、艺术家齐聚一堂,通过主题分享和学术对谈,深入阐...……更多
他是苏轼的恩人,北宋一代文宗,千古第一伯乐
...年)暮春,欧阳修在洛阳的任期已满,朝廷下诏将他调回京城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洛阳留下了欧阳修太多美好的回忆,他内心极为不舍,在和一众好友的饯别宴上离别之际,他吹着暮春的风,看着争艳吐卉的牡...……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骂加身。八娘迫于各种压力,勉力维持,终于病倒。程家父子不问不管,常常不给八娘饭吃,两年后,八娘重病去世,年仅18岁。苏轼的母亲程夫人闻讯后,悲痛欲绝!但身处夫家和娘家的矛盾中,她只能不出声音,独自忍受失...……更多
苏洵大器晚成的璀璨人生及其《六国论》(204)
...汁吃下粽子也未发觉。他埋头苦读,学业有精进。29岁去京城科考,结果却落第了。第二年应试茂才异等制考,又未考中。连同以前在眉州,应考乡试失败,他已三应考三落第了。在这几年中,苏轼苏辙兄弟俩,也先后诞生了,...……更多
...始的彼此抵触,到后来的守望相助,完成自我救赎,感悟父子深情。情理、伦理、法理交织其中,事情、人情、温情相互缠绕,立体、真实地呈现了一幅转型多元的基层社会图景。该片用娓娓道来的生活流叙述方式,有着激荡人...……更多
...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父亲带着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一名,但当时乃匿名评卷,欧阳修以为除其门生曾巩外,开封再无如此饱学之人,故怀疑乃曾巩之试卷,怕...……更多
...元年)。蛰居了这么久,老学生苏洵终于再次出山,奔赴京城。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自己,而且带着俩孩子去见世面。这令人不由想起了送孩子上的大学的父母。苏洵怎么也想不到,这次进京,是苏氏家族历史光耀的开始。 ……更多
谁能想到,秦王嬴政也会为他母亲的养老问题犯愁呢
...岂非更加难熬?于是,宋太宗下了一道温暖的诏书,“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也就是给京城中高寿的老人发奖金,超过百岁的每人赏赐金腰带,如此也可展现帝都的大气与皇帝的仁君形象。诏书发出后,只见...……更多
读苏轼的《江城子》,聊聊爱情最孤独的状态
...”这些年,苏轼去过水光潋滟的西子湖畔,暂时忘记了东京城的繁华热闹,去过风景秀丽的庐山,感悟了一些人生哲理,却始终不及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山,那里是苏轼的故乡,是他和她最初相遇的地方,同时,也是她的归冢之处...……更多
...的。 张载在相国寺讲了第一课,以《易》为题,就轰动京城,许多年轻学子深感震撼,第二天天不亮就争着去相国寺“占座”。可是,张载性格恬静,乐于成全别人,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南宋太学石经》知多少?
坐落于杭州吴山脚下,有这么一座“大隐隐于市”的“石质书库”——杭州孔庙碑林。杭州孔庙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陈列着自唐代到民国期间的各类珍贵碑石近500件
2025-02-02 10:39:00
清朝皇子一岁时抓周,用毛笔胡写1个字,皇帝看到后脸色大变
雍正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是康熙帝的四子,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中争议最多的皇帝。从继位到死亡,无论民间还是学术界都对他有诸多议论
2025-02-02 12:21:00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古往今来,权力向来都是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5-01-31 20:44:00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什么?老祖宗的用词真是太生动了
#历史开讲#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大侠舟车劳顿后进了一个客栈,总会有小二急忙凑过来,先来上这么一句:“客官
2025-01-31 21:02:00
故事: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身高不超20公分,国王把公鸡当成坐骑
提起“小人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故事里、梦境里。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在清朝就发现了“小人国”
2025-01-31 21:17:00
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
2025-01-31 21:31:00
清代义犬夜夜渡河,忠心救主远胜八公
康熙年间,乌镇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每天晚上都要跳下河里,游到对岸,帮另外一户人家夜里守屋。狗主人起初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它每天早上湿漉漉地回来
2025-02-01 10:11:00
我想做一名清官,真的很难!
贪官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说“老子是腐败分子,难道老子的上任不是腐败分子吗?我敢肯定,我的下任绝对还是腐败分子。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
2025-02-01 16:13:00
加入北约后的新烦恼:芬兰奥兰群岛地位争议
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
2025-02-01 16:14:00
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孩子出生时的忌讳,有啥道理
万事万物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和平衡,也有着其独特的相对性,换言之,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们在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5-02-01 16:20:00
老百姓:“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房”,准备盖房的注意了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落叶归根”,不管在什么时候
2025-02-01 16:22:00
被演义美化的纪灵,历史上的反差太大
《三国演义》给纪灵加了很多戏,先后单挑关羽、张飞,使一柄三尖两刃刀。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艺术加工,史料对他的记载仅有辕门射戟一处
2025-02-01 16:24:0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公路边的明朝古墓,两根望柱就能猜出墓主的身份
那桐镇至隆安县城的508县那门村段有一处明朝时期修建的古墓,在1000平米范围内埋葬着20多处墓葬,其中最早安葬的是明朝
2025-02-01 17:10:00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法国产生的领土纠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领土不断更迭,百年战争结束后领土边界逐渐清晰起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逐渐丢失
2025-02-01 17:28:00
苏联解体后,为何多数加盟共和国改革都失败了?
对于国家改革来说,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不断进行调整。让国家激发新的力量和激发新的活力,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基本上多数国家改革
2025-02-0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