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3 07: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惠州西湖美景 广东惠州 彭杰 摄

□四川眉山 邵永义

苏东坡以才情名满天下,但又因才智为奸佞所不容,累遭贬谴。苏东坡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与乐观精神,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把逆境当成风景,“视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以真诚为本,成功地化解了笼罩苏程两家42年的宿怨,堪称一个奇迹。

表兄变姐夫 姐亡留宿怨

苏轼有一个特殊的亲人,叫程之才,是苏轼母亲程夫人的兄长程浚的儿子,自小和苏轼、苏辙在青神程家嘴游玩,是苏轼的表哥。

苏轼出生前,已有一姐一兄病逝,留下长他一岁的姐姐,号称苏八娘,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1050年,八娘16岁那年,经人撮合,嫁给了程之才,这在古代称为“亲上加亲”的好事,也符合眉山当时“乡人婚姻重母族”的习俗,所谓“表哥表妹,天生一对”,苏轼也有了姐夫程之才。

不幸的事发生了,程浚品德很坏,横行乡里,擅权敛财,程之才也生性狂狠,对八娘粗暴生冷,动辄辱骂加身。八娘迫于各种压力,勉力维持,终于病倒。程家父子不问不管,常常不给八娘饭吃,两年后,八娘重病去世,年仅18岁。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闻讯后,悲痛欲绝!但身处夫家和娘家的矛盾中,她只能不出声音,独自忍受失去爱女之痛。而生性直率、嫉恶如仇的苏洵断然宣布,与岳父家断绝一切来往,永不相认。苏洵在祖坟侧筑一亭子,写了《苏氏族谱记》,刻在石碑上,并召集苏氏族人和乡邻于石碑前,当众谴责程浚父子多条“罪状”:独霸祖业、沉迷声色、败坏风俗、淡薄亲情、丧尽廉耻、妻妾杂处等行状,严厉揭露程浚仗势欺人、大肆敛财、贪得无厌等恶行。八年后,苏洵仍耿耿于怀,写下《自尤》诗,对爱女的冤死深感自责,告诫天下父母对待儿女婚姻要慎重:“嗟哉此事余有罪,当使天下重结婚!”

苏程两家自此交恶。1057年程夫人去世,苏洵不允许程家人前来祭悼,两家从此留下宿怨,形同仇人。

苏轼贬惠州 之才任提刑

然而,在北宋的政治漩涡中,苏轼苏辙宦海浮沉,而表哥,昔日的姐夫程之才,也在政治风云中渐渐成长为朝廷大臣。

42年后,1094年,苏轼再次从权力的高处落下凡尘,被贬到蛮荒之地惠州。此时苏轼已年近六旬,失去了第二个妻子王闰之,自己带了三子苏过、侍妾王朝云,相依为命、远赴贬所。

时任宰相章淳,一直想置苏轼于死地,他曾是苏轼青年时期的朋友,也熟知苏程两家的这段宿怨,便有了“借刀杀人”的算盘。章淳起用素有“悍吏”之称的程之才,到广南任提刑官。提刑,即巡按大臣,代表朝廷巡察地方,有发奸擿伏、整肃官吏的大权。程之才南下,广东一带地方官人心惶惶,素知程之才铁面无私,手段冷酷,敢作敢为。

作为被贬之人,苏轼与程之才的“狭路相逢”,不得不让苏轼和他的朋友们都捏一把冷汗。

苏轼传书信 之才动亲情

惠州地处广东南部,东江下游,紧靠南海,当时属蛮荒之地。然而奇在惠州亦有西湖,犹如一条江横在惠州城外。苏轼在这里,感觉“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事”,政治上已不敢有期盼,便打算在这里终老天年。苏轼写下了《食荔枝》,表达自己落拓的心情: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想让惠州西湖变为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因为无桥,给城内外百姓带来不便,可“罪臣”之身的苏轼已空怀壮志。

程之才的到来,竟让苏轼看到了治理惠州西湖的希望,他这一生“视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何况是自己的表哥,昔日的姐夫呢?苏轼听闻程之才赴任广州,就委任他的好友,程乡县令候晋叔到广州向程之才问候,借以探听程之才的态度。候晋叔回来说,程之才对苏轼目前的处境非常关心,并无落井下石之意。苏轼于是第一次给程之才写了封短信,表达了对程之才的问候;“长官来,伏承传道,倘获一见,慰幸可量……”。此时,关注兄长命运的苏辙来信说,他在湖口见到了程之才的儿子和媳妇,知道程之才对苏家没有恶意,犹自关怀。苏轼有了底气,又给程之才写了第二封信,称其为“老兄”,期盼相见,但又坦言以罪臣之身,恐不便相迎,希望程之才出于骨肉亲情,“不责末礼而屈临之。”

程之才回信了,说他对于两家陈年的嫌隙,郁结于心,苦无机会沟通,表示甚深的遗憾。苏轼看信大喜,复书表示:“老弟亦不免如此,蕴结之怀,非一见终不得解也。”

听闻程之才将于三月初到达惠州,苏轼叫儿子苏过到江边迎接。程之才到惠州的第二天,就到嘉祐寺来看望苏轼,并带来了丰厚的礼品。这对情同手足的童年朋友、表兄表弟,曾经的姐夫和妻弟,一旦执手于离乡万里的岭南,身经宦海浮沉,血浓于水的亲情弥足珍贵,在两人敞开心扉,彻夜长谈中,冰释前嫌:“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

苏轼陪程之才游惠州西湖,指出西湖无桥给惠州百姓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苏轼对程之才畅谈他的治理方案,从湖对面的孤山脚下筑一长堤,把西湖划为两片,既抬高上游水位,灌溉良田千顷,又控制下游水位,并在西湖与惠州城之间架设一桥,在惠州城东门外的东江上架设一桥,解除惠州的交通障碍。程之才感动不已,握着苏轼的手说:“表弟身处逆境,心系国家百姓,我难道还能推辞吗?”苏轼真诚地说,“这也是兄长为国分忧的大业啊。”

西湖建堤桥 苏程留美名

之后,苏轼亲往程之才下榻的三司行衙,回拜程之才,会于合江楼。苏轼以拳拳为民之心,再次向程之才提出了为西湖筑堤修桥,解决百姓饥年生活困难的要求。

程之才赴广东前,宰相章淳明确指示他到广东后,要加紧处理处置苏轼“谤讪先帝”的要事。不料苏轼心中牵挂的,仍是百姓苍生的生计。程之才为了苏轼“两桥一堤”的宏愿,亲自写信给惠州太守詹范,督促惠州知府加紧西湖堤、桥修建。惠州知府拨府库三千万钱,启动了堤桥修建工程。

苏轼带头募捐,将皇帝赐予的犀带捐出,又动员弟媳捐出朝廷所赐的黄金钱。惠州各界闻讯而动,纷纷捐款。苏轼亲任总指挥,两桥一堤这一大型水利工程竣工后,湖水清波浩渺,绿柳拥岸,舟楫穿梭于堤孔,如同画中美景。惠州百姓把它命名为“苏公堤”,沿用至今。

其间,程之才还对苏轼讲述了他的曾祖父程仁霸,仗义欲平一件盗案的冤狱,以及因果报应的故事,求苏轼作记。苏轼后来撰写了《外曾祖父程公遗事》。程之才闻知苏轼初来时,曾寓居合江楼,便嘱咐有司,等他返回广州后,请苏轼一家迁回合江楼。3月19日,程之才回府后,苏轼就搬回了合江楼。

苏轼以对亲人的坦诚、对国家的忠诚、对百姓的感情,化解了苏程两家42年的宿怨,成就了他和程之才的人生新境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次巨大考验,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黄州之后,苏轼变成苏东坡。“苏轼与苏东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个人。”像苏轼这样的人,不做“世间事”,如何忍得住?在岭南的苏轼
2024-03-28 06:58:00
当苏轼已是苏东坡,贬官后的苏轼,居然推动了广州的饮水工程
过岭之时,苏轼已是苏东坡。其实,如果审视苏轼一生,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其间的分水岭,便是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元丰四年,乌台诗案结案,苏东坡被贬黄州。他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2024-09-03 12:04:00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代书法及影响特展”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呈现的“苏轼像”苏东坡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即使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苏东坡对于自己这件书法作品,还是有一股子得意劲儿的。这次“意造大观”展陈了9件
2023-10-20 16:31:00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日报全民偶像、千年网红、多面天才……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话剧《苏东坡》剧照。■ 曾庆江自从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出川赴京赶考以来,苏轼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他仕途曲
2024-02-02 08:08:00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光的建议下,一批因为反对新法被贬的大臣纷纷被召回。苏东坡也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短短一年半,他从一个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员,提升了六个品阶。外任10多年,苏东坡吃尽了变法派的
2024-06-28 10:50:00
她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女子,情深义重让人动容
...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东坡已经四十岁了。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
2023-02-19 22:12:00
读“苏”札记
人人喜欢苏东坡。不论生前身后,关于他的相关文献远远多于同时代文人。苏东坡的诗文、博物、才艺等点点滴滴都成为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与之相关的传记,更是层出不穷。苏东坡在黄州时写《
2025-01-17 12:05:00
...片时间阅读,这次,我决定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本名为《苏东坡传》的书。因为一个人,开始读一本书,而这个人,是从读他的《水调歌头》起,就一直撞击我的心灵。所以,关于他的书,我要安静
2024-05-16 08:53:00
...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之手,联是这样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不是副普通的亭联,它包含了苏东坡对一生坎坷际遇
2024-05-27 10: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