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10: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085年,曾经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随着宋神宗的驾崩正式宣告结束。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保守派大臣司马光。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在司马光的建议下,一批因为反对新法被贬的大臣纷纷被召回。苏东坡也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短短一年半,他从一个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员,提升了六个品阶。外任10多年,苏东坡吃尽了变法派的苦头,但是当司马光决定废除新法的时候,他又唱起了反调。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多年的贬谪生活,他长期与底层百姓的接触,看到了有些新法的确有利于百姓。所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一些感悟,都写给了皇上,建议部分的新法可以留下。而这一举动惹怒了司马光。

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自创养生法,每日餐后都拍着自己的肚皮在院内来回走动。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有一天他指着自己的肚皮问众人:“你们且说此中所装何物?”大家都恭维说是,满腹经纶。

只有爱妾朝云回答“苏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引朝云为知己。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的苏东坡,再次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不愿再朝堂上逞无用的口舌,于是就上书去地方做一些实事。

公元1089年,朝廷批准了苏东坡任杭州太守。18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西湖就写下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再到杭州,西子湖已经成为了一滩淤堵不通的死水。苏东坡到任第二年,便开始治理西湖。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让人把西湖的淤泥都全部的挖掘清理出来,堆积如山的淤泥筑成了一道长堤,沿堤两岸栽种了许多观赏花木。

每年春季,堤上的绿柳如烟,红桃如雾。拂晓时分,湖中水汽弥漫,远处的青山,湖中的小鸟,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亭台楼阁都笼罩上了一层轻纱,组成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的情况,苏东坡让工匠在堤外湖水最深的三处地方,建立了三座瓶壶塔作为标记。小石塔后来演变成西湖最著名的湖景——三潭映月。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人生如逆旅

公元1091年,他再次接到回朝的召令。好友钱穆几乎同时被召。自越州北徙途径杭州,苏东坡为他摆酒饯行。酒过三巡,苏东坡写下一首《临江仙》赠与穆父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知道,此去京城,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无论前路崎岖还是平坦,他都会坦坦荡荡的走下去。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果不其然,受到重用不到一个月,就再次遭到苏轼的政敌攻击。攻击他的正是已经官至宰相的章惇,也就是新法的绝对拥护者。

直接毫不手软的将他贬往了岭南,公元11世纪,抵达惠州的苏轼与友人游丰湖,登高览胜,见烟波浩渺,苏轼兴致盎然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此后文人雅士就将错就错,把惠州的丰湖称为西湖。苏轼又掏钱疏浚一下丰湖,修长堤,为惠州的百姓增添了一道观赏千年的风景。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日啖荔枝三百颗

唐宋时期,荒凉偏僻的岭南是被贬官员的流放地。在千客骚人的眼里,这里埋葬的是去国怀乡的悲凉凄切,但是在苏东坡这里,惠州却是西湖的水色,荔枝之味。

到惠州第二年的初夏,恰巧是侍妾朝云生日,于是以荔枝祝寿,兴致一来就提笔写道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罗浮山下四十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谪居惠州两年,朝云因病去世。按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了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的松林中。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附近的僧人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以纪念。亭柱上是苏东坡撰写的楹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亲。”

之前写了一首《蝶恋花-春景》给朝云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红颜知己死后,却再也没唱过此词。

还没有从悲伤中出来,他就又被贬去了更远的儋州。宋代的时候士大夫没有死刑,特别严重才会被判去海南,几乎和死刑无异。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那时的海南是蛮荒庄园之地,文明贫瘠之地,非常的闭塞落后。而苏轼就写了词史上第一首描绘海南之春的赞歌。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公元1097年,年逾花甲的苏东坡到达海南,为海南带去一股春风。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他教百姓重视农耕,为百姓开方治病。还在儋州开办学堂,以至于许多人都不远万里从事苏东坡。

儋州于是成为了海南全岛文化的中心。于是这里走出了第一个举人姜唐佐,第一个进士符确。

千年来人们一直把苏东坡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者,对他还是很高的崇敬。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是他对这片土地最深厚的情谊。儋州三年也是他平生最奇绝的经历。“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谪居海南三年后,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再次被朝廷起用,途中路过镇江的金山寺,看到了许多年前好友李公麟为自己的画的画像还在那里。

无数感慨涌上心头,题诗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方有如此人物

重病缠身的苏东坡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刚好在眉州老家苏坟山,曾经枯竭的一口老井突然涌出新泉。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心中感到困惑,于是就写信给代他照顾墓园的朋友。当地传说苏轼出生的时候,眉州的山一夜之间,草木全部枯死。

如今草木返青,泉水复裕,是苏东坡要将灵气归还给山林的征兆。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他被大宋的风雨打得四处飘落,但是经历如此起伏后仍不改赤子心。他用常人难以估摸的胸襟释怀了多少冤屈和折辱。

上千年来他的文字与诗词,独特的人格魅力,超然的人生境界,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与崇拜。

人们说中国有两仙,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李白是大唐的谪仙,天上的仙被贬下凡

苏轼是大宋的坡仙,地上的人修炼成仙

仙人乘风归去,魂归琼楼玉宇。

化身一颗星辰,洒落无限光辉。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女子,情深义重让人动容
...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东坡已经四十岁了。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
2023-02-19 22:12:00
...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之手,联是这样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不是副普通的亭联,它包含了苏东坡对一生坎坷际遇
2024-05-27 10:51:00
苏轼为讨好12岁小妾,写下4句肉麻情诗,太会“撩”了
...:“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朝中新旧两党争斗不断,而苏东坡始终秉持中立之道,不偏不倚,这也使得他为官途中,屡遭贬谪。在这样的境遇中,幸有朝云这样理解他、亲近他,还能以戏谑的方式
2024-09-07 10:02:00
苏轼背后的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民间有一句话:娶妻当如黄月英,要嫁就嫁苏东坡。说到苏轼,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东坡肉、乌台诗案、诗词、书法……有这么多的名号供后人仰慕,可是说回来,苏轼也只是生活在北宋的一个有血
2023-01-26 18:21:00
苏轼为三任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词,哪一首最让你感动
...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之,纳为常侍。王朝云是最懂苏轼的人堪称知音,心有灵犀精神最为契合。朝云是陪伴苏轼的最后一个女人,死时年仅三十四
2023-10-14 08:01:00
苏轼的爱情有多坎,三任妻子都红颜薄命
一千年前北宋大才子苏东坡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千古绝恋。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知道看哭了多少痴男怨女。文章发表后,很多读者朋友纷纷留言评论。其中有位叫“开心手打”的朋友评论道:
2023-06-29 14:46:00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这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
2023-10-21 07:19:00
本文转自:今晚报“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朝云此语,引得东坡捧腹大笑——如此看来,东坡并不以自己与世相违、仕途坎壈为难堪尴尬之事。去世前两个月,在《自题金山画像》(李公麟绘画)里,
2023-12-18 16:52:00
苏轼深爱过的三个女人分别是谁
苏轼,即苏东坡,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父亲苏洵与弟弟苏辙也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65年的人生里,大文豪苏轼深情爱过的女人有三个,巧
2024-05-27 17: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