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举人如果没有考中进士,能到哪里工作呢
...下令修撰《四库全书》,因为《四库全书》的数量巨大,翰林院以纪昀为首的修撰官人数不足,为此乾隆下旨,从科举考试中举的学子中,抽调有才华之士,入翰林院协助修撰官们修书,其中戴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戴震学富...……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身上,能被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翰林院,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社科院”,但清朝时期的“翰林院”汇聚社会地位的士人群体,集中了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人物,一般作为朝廷“储备干部...……更多
...一),乙丑科(1685年)会魁、二甲第十七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学士,主试云南,督学四川。累官至太子少保,例封荣禄大夫,里谥文懿。宋衡精研《明史》,修儒家传注,撰人物传记,是《明史》编纂...……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统称为“进士”。清朝时期的“进士”,一般会分发到翰林院任庶吉士,等于进入了清朝预备干部队伍。而后,“进士”们或进入中央机构成为实权京官,或分发至地方政府成为高级地方官,总之就会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终...……更多
...翻译科举无殿试,会试取中者俱赐进士出身,但没有进入翰林院的机会。乾隆四年,对翻译进士的初仕之路做了规定:“优者以六部主事即用,次者在主事上学习行走”(《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9),仕途相对狭窄。乾隆五年...……更多
...(1697)会试金榜题名,成为沈阳籍第一位进士,并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数年后又奉旨出任江南提学使,只可惜未能大展才华便英年早逝。后获赦回京的陈梦雷也为之惋惜不已。不过,由于陈梦雷学识渊博且教学有方,加上铁范...……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何种官职。一甲三名在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通常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榜眼、探花则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二甲、三甲经过朝考后,有的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有的则担任主事、中书等京官,还有的出任知州、知县等...……更多
清代此家族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其中一人死后赠太师赐文正
...的,会试第一,殿试第四。杜受田的仕途轨迹颇似其父,翰林院的笔墨生涯与学政的外放生涯交织。然而,他更得命运眷顾,道光十五年荣任上书房师傅,执掌皇子教育。这一难得机遇,为他日后名扬四海奠定了基石。道光帝,...……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由皇帝“赐同进士出身”。其中,状元、榜眼、探花可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官,相当于直接入职。剩下的考生还需参加第三场考试——朝考,再分等级,优等的进翰林院充庶吉士,其余的则分配到朝廷各部或地方任职。曾国藩...……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决不肯妥协。朱元璋无奈之下,撤换了刘三吾的职务,派翰林院张信主持复核全部试卷。经过仔细复核,张信也得出了与刘三吾相似的结论,即南方最后一名入选的举人的文章也比北方举人更为出色。这实际上是在证实刘三吾的...……更多
聊聊明朝南北榜冤杀大案
...生性正直,不肯更改。朱元璋只好撤了刘三吾的职务,派翰林院张信主持复核全部试卷。复核后,张信也认为,入选的南方最后一名举人也比北方举人的优秀的文章要好得多,这等于承认了刘三吾的评卷结果,而不是发生了舞弊...……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两大“青天”
...,后者实在是科举怎么考都考不好,熬到了40岁,无奈以举人身份做了个不入流的小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包拯进入官场后,一路绿灯,26年间25次升官,几乎平均一年一升迁,人生的路,就跟开了挂一样。海瑞呢,在官场里...……更多
《四库全书》编修官王汝嘉 安居古城走出的“王太史”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王翰林院的后院墙安居后河街91岁的居民介绍王翰林院的历史变迁 □胡卫民清代翰林王汝嘉172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今重庆铜梁区)安居乡后河沟,出身书香世家。他字士会,号榕轩,福建巡抚...……更多
...恩科进士,张之洞荣膺一甲三名(探花),李端棻也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二人在翰林院同事三年,志趣相投。二人同是清流派,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事件中皆主战,有相同的政治主张,同乡、同年之情外,又增添了同志...……更多
海瑞蒙师郑廷鹄轶事
...书院一直办到清代中叶,永兴儒劳村进士王之藩、儒本村举人吴魁朝、王荣和府城城西高坡村举人邱将瓒、进士邱对欣、举人邱对勤,少年时都曾就近到那里读书,为个人的学业打下牢固的基础。明代琼山(今海口)人才辈出,...……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榜结束后,立马就会授予官职,大概为六品到七品之间的翰林院修撰或者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任职学习为官经验后,会被提拔到内阁或六部等地,大多身居高位,官至宰相都有较大可能。二甲取得进士出身功名的学子,则会在...……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其大要曰:明代庶吉士制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延伸,也是翰林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官僚政治和士人仕宦前途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文学发展史看,庶吉士教习在开展文学教育、确立与传播文学经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多
贾雨村在家乡遭遇了什么变故,明明是举人老爷,却穷成那样?
...来年“春闱”大比,说明已经过了“秋闱”乡试,是个“举人老爷”了。看过《范进中举》的当知道,举人就可称老爷。会受到同乡的大力支持和尊敬,彻底咸鱼翻身,甚至举人也有做官机会。明代大名鼎鼎的贾俊和海瑞就都是...……更多
...到了清光绪九年岁次癸未嘉平,三品衔广西平乐府知府前翰林院编修掌云南道监察御史吴鸿恩写下的楹联。李养德之孙李之韡,在清顺治辛卯(1651年)的四川临时省会阆中初举乡科上,领本省乡荐第一名,誉满巴蜀,后任安徽...……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甘谷县)人。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云南学政、侍读学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告老还乡,以讲学著书为乐,学生数百人,人称“关西师表”。一清朝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巩...……更多
...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时进士们大多政治前景良好,在明朝只有进士出身才能进翰林院,而内阁大臣又只能是在翰林院中选拔,因此他们的前途光明。在朝廷之上,结党营私虽然是个政治罪名,但是私底下朝臣们肯定是抱团共同对抗敌对势力的,因此...……更多
回顾:顺治帝后裔,丰敬的传奇一生与五品理藩院的故事,家族复兴
...在成为进士后,朝廷授予他庶吉士的职位,随后又担任了翰林院的编修。四子爱新觉罗常璘,生于道光二十年。咸丰九年时,年仅20岁的常璘被任命为七品笔帖式。此后,他的职位没有变化,直至光绪二年去世,享年仅37岁。4.孙...……更多
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等级之间有什么区别?谁的等级最高呢
...官员的方式。在这个制度下,有四个不同的等级: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那么,这些等级之间有什么区别?谁的等级最高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最低的一级,也是最初级的考试——乡试的合格者。他们...……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人。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第二甲第四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1840)四月翰林院散馆授编修,后升侍读。二十五年(1845)以翰林院侍读充任小教习、提调庶常馆事务。后升左庶子,二十六年(1846)以左庶子提...……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十一岁考中举人,十年后又以殿试二甲第四十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又过数年,胞弟锳珍也考中进士入京为官,使沈阳锡翰林胡同以出兄弟两进士为全城人羡慕。1919年,72岁的锡均病逝,锡翰林胡同却并未因此淡出人们记忆...……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法”。首先,选拔出一批进士当中的优异者,让他们进入翰林院进行重点培养,这些人称为庶吉士。庶吉士并不是正式的官员,而是相当于在翰林院实习的学生,他们在这里自学或者跟随翰林学士深造。等到三年的期限一到,翰...……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源:百度百科“惟引咎,弗白也”李蟠中得状元后,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参与编撰《大清一统志》,并为侍读,深得帝宠。康熙帝还让他身穿一品朝服,参与接待了泰国使节。两年后,己卯科乡试,李蟠、姜宸英被派去...……更多
盘点历史上十四位百岁老人
...还继续上京考试.碰巧当时乾隆皇帝准备做80岁大寿,要在翰林院中挑选一个九十岁以上的老臣,在寿诞中点燃寿烛。因翰林院任职的一般要进士出身,九十岁还在翰林院是非常少有的。于是只好在举人中找寻,然后再授予翰林院...……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的时候,被皇帝注意到了,当即拍板,定了他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位状元是康熙年三十六年的钦点状元,叫李蟠。李蟠是江苏徐州人,徐州极少出状元,他高中之后,成为当地明清两个朝代唯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
华裔连体兄弟,在美国马戏团打拼发财,娶一对洋姐妹,生22个孩子
对坏事的好奇心是一种可诅咒的毛病,是从一切不洁的接触中产生的。——缪塞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奇是进步的推动力
2025-02-24 15:41:00
戴安娜才是爱情的第三者?查尔斯对卡米拉说:我想变成你的卫生棉
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出嫁了,她穿着一身雪白的泡泡袖婚纱,而旁边的查尔斯穿着一身黑色的制服。在婚礼上戴安娜展现出自己最天真愉快的一面
2025-02-24 15:49:00
一位高僧告诫我:一个家庭衰败前,往往会出现这两种征兆,要小心
家庭是避风港,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的根。所以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对家庭的重视都异常高。无不希望家庭兴旺
2025-02-24 15:50:00
溥仪和妻子重游故宫,指出1个错误,专家:别乱说,溥仪:我亲爹我能不认识
溥仪和妻子重游故宫,指出1个错误,专家:别乱说,溥仪:我亲爹我能不认识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笔,世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2025-02-24 16:00:00
抗战剧里日军炮楼都有探照灯,旧中国这么落后,日本人从哪接电?
1937年的华北平原,日军的铁蹄踏破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在一座座新建的炮楼里,日本兵张大着眼睛,紧盯着漆黑的夜空。他们知道
2025-02-24 16:03:00
旧上海的骗子们是如何行骗的?手段新奇,规矩森严
张继贵,旧上海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据说杜月笙每次见到他,都得喊声爷。他有个徒弟叫张仁奎,是青帮的开山鼻祖。怎么样各位,这张继贵是不是很牛
2025-02-24 16:07:00
桂林男子抓贼导致贼身亡,家属索赔天价,法院判决还社会公道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踏实奋斗出来的钱财
2025-02-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