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爱新觉罗丰敬(1813-1865年)
奕字辈,是道光帝的族侄。他的五世祖是顺治帝的皇次子裕亲王福全,高祖父为顺治帝的皇孙二代裕亲王保泰。
曾祖父是裕亲王的第十九子、前锋参领广坤,祖父是闲散宗室的诚嵩,父亲则是闲散宗室的亨安。
丰敬与乾隆帝的曾孙属于同一辈分,都是顺治帝的六世孙。自从高祖父裕亲王保泰的爵位被取消后,后代就再也没有继承爵位,朝廷也未曾赐予任何封号。
自康熙时期以来,彼此的关系逐渐变得疏远,皇族们开始视其为远支。
丰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闲散的宗室,在乾隆时期并未获得任何官职,一生都过着赋闲在家的生活。
丰敬出生于嘉庆朝的中晚期,并在道光朝成长。他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
丰敬在道光朝的履历
道光十五年,也就是1835年,23岁的丰敬被任命为左翼宗学副管,并获得八品俸禄。
自从他的曾祖父广坤在乾隆二十五年被授予前锋统领以来,这个家族已经有75年没有获得官职,更不用说爵位了。
左翼宗学副总管原本是宗人府给予宗室年长者的职位。此时丰敬才仅23岁,似乎获得了一个闲职。
对这个家族而言,这一切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丰敬在宗人府工作后,并没有像其他宗学人员那样闲置无为。
他对宗人府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表现出深深的敬意,期望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丰敬对担任八品俸禄的宗人府官职感到不满。他决定参加朝廷举办的宗室科举考试,并在这一年顺利考中,成为一名中式文举人。
成为文举人后,他依然在宗学的副总管岗位上任职。当时,宗人府并没有其他空缺的职位。
直到九年后的道光二十四年,宗学总管仅有两个空缺。丰敬作为副主管,并且已获得举人身份,因此优先被任命为宗学总管,享受七品俸禄。
宗学分为左翼和右翼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两名主管和八名副主管。丰敬应该是左翼宗学的主管。
两年后,到了道光二十六年,经过宗人府的推荐,他被晋升为六品主事,前往东陵任职。
虽然东陵地处偏远,较为自由,但升职的机会依然不小。丰敬依然会把这当作一个轻松的职务来度过日子。
道光二十八年时,他被提升为五品员外郎,但仍然在东陵任职。
丰敬在咸丰朝的履历
道光三十年元月,道光帝绵宁去世,皇四子继位,次年将年号改为咸丰。
在继位的那年九月,丰敬被授予石门郎中的实职,并从东陵调任至石门。丰敬与咸丰帝是族兄弟关系。
咸丰四年,我进入京城任职,调任正五品的理藩院郎中。理藩院郎中通常设置12个名额,其中宗室占一个。
在顺治年间,这一职位为四品官,到了康熙时期升为三品。在康熙九年,他被正式确认晋升为正五品。丰敬成为了朝廷中的正五品官员。
之后,丰敬在理藩院担任郎中,任职长达11年。他于同治四年去世,享年53岁。
丰敬的家族中有五个子孙,四人曾在朝廷任职。
自从丰敬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了三代人不做官的局面后,他的后代也表现得相当出色。丰敬一生中只有一位正妻,但她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子。
在五个儿子中,只有长子和四子有了孩子,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孙子。其中四位孙子走上了仕途,成为官员。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情况。
长子爱新觉罗常樸,出生于道光十一年,属于载字辈,是顺治帝的七世孙。
在光绪十七年时,61岁的常樸仍被皇帝任命为户部七品笔帖式。光绪二十七年,他在71岁时被提升为委署主事,官职为六品。
在清朝历史上,以这样高龄入朝为官的情况相对少见。
三子爱新觉罗常珩,生于道光十八年,属于载字辈。他继承了父亲的学习才华。
在咸丰年间,他不仅成功考取了举人,后来还考中了进士。他在成为进士后,朝廷授予他庶吉士的职位,随后又担任了翰林院的编修。
四子爱新觉罗常璘,生于道光二十年。咸丰九年时,年仅20岁的常璘被任命为七品笔帖式。此后,他的职位没有变化,直至光绪二年去世,享年仅37岁。
4.孙子爱新觉罗松龄,生于光绪五年,属于溥字辈,是顺治帝的第八代孙。光绪三十年,他26岁时被任命为朝廷的三等侍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