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24 21: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自带兵,帮助父亲建立帝王之业的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入葬的女子,连长城的娘子关,都是因为她的守护而得名。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平阳公主揭竿而起

这位公主的名字,很遗憾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记载了她的封号——平阳,因此她被称为平阳公主,又因为她是唐代历史上第一位死后获得了封号"昭"的公主,人们又多称其为——平阳昭公主。她是李世民的同母姐姐,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可见她出身高贵。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而李渊大家都知道,他的帝位是反了隋朝的皇位而来的。但是在李渊造反争夺帝位的过程中,出力的不仅仅是他自己和他的几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暨——平阳昭公主。但是她爸爸李渊起兵造反的消息传来,她和她的丈夫柴绍在长安。当时,柴绍刚知道这个事情也比较懵逼,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就和平阳公主商量。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柴绍秘密和平阳公主商量:你爸爸起义了,隋朝皇帝残暴,这是义举啊,我也打算去助他一臂之力。可是我一个大男人,走起来带着人马就走了,我很担心你,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你。但是这毕竟是打仗,我要是带着你一起,恐怕会误了路程。可是我要是不带着你,有怕你爸造反的事传到长安,有人俩来你,你的安全恐怕成问题。这可怎么办?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听起来是比较的棘手,但是,平阳公主十分的随意,她对柴绍说:没事你放心的去吧,不用担心我。我一个女人,怎么都很好藏身的,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就行了。然后,柴绍也不知道是心大,还是对自己的老婆太放心,他真的就这么去往太远帮李渊了。然后,平阳公主就回到老家鄠县,把自己家的钱财全给散了个干净。因此,聚集了几百人,怎么办?直接起兵响应李渊的起义。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平阳公主召集人马,打下大片地盘

仅仅几百人,平阳公主是不可能青史留名,还得以用军队举殡的。在聚集了几百个人的队伍后,她听说当地有一伙盗贼,时常在司竹园一代闹事,但是却是个无头的散兵。公主很机智啊,就派自己的家童三宝去游说他们,干什么?劝说他们聚集起来,攻打鄠县,然后成功了,公主有了根据地。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后来,又是公主的家童,他奉公主之命去游说其他的强盗,如: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然后,又成功了,这几个人分别带着自己手下几千个弟兄,到鄠县投奔平阳公主来了,然后公主就有了自己的队伍。但是,队伍一大,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经常派兵来攻打他们。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原本迎战的是她的家童三宝,但是三宝毕竟只是个家童,被朝廷的人狠狠的修理了好几次。然后公主亲自出马了,打败了来攻击的朝廷部队不说,还攻下了其他的城池。攻下之后,她还立了法律,要求军士不得侵略百姓,因此非常的得民心。于是,附近很多人都来投奔她,她手上此时的军队人数已经高达七万人。《新唐书》记载: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上文讲到,平阳公主受到朝廷军队的讨伐,但是她不仅打败了朝廷的军队,还攻下了很多的城池,比如,《新唐书》记载: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从文中可以看到她打下的城池有户县、周至、武功、始平。在关中所占地已经不小了,何况,平阳公主还是白手起家,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能有如此功绩已经十分的不容易,甚者可以说是厉害。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李渊厚赏平阳公主,赐她幕府

而平阳公主在自己攻下了几座城池后,就带着自己的兵马去和自己的爸爸会合。也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爸爸李渊,李渊一听,惊呆之余,简直欣喜若狂!于是就派自己的女婿柴绍带着兵马到华阴,去迎接去和平阳公主。公主带着自己一路召集来的兵马在渭北和李世民会合,然后李渊的女儿和女婿各置一座幕府,合围了长安。然后,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直接把长安给李渊打下来了。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从此,平阳公主声名大噪,大家纷纷地称她的军队为娘子军。长安被攻下来之后,展示基本结束,李渊封她为平阳公主,因为她在自己建立帝业的过程中,默默地给自己打下来一大片土地,他十分的喜爱这个女儿,有什么好东西都记得赏给她!《旧唐书》记载: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后来平阳公主奉命驻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山西阳泉的娘子关,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平阳公主死后,以军礼入葬

但是,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在大唐建国六年后的一天,平阳公主不幸去世。在她即将入葬的时候,李渊下令,要用"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为她入葬。而"鼓吹"一项,在古代是军礼,只有大将才有资格享受,而且只有男性才可以享受。

李渊此话一出立刻遭到臣子的反对:太常奏议,以礼,妇人无鼓吹。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李渊他一听就非常的生气,他说:鼓吹是军礼,我女儿生前的时候在司竹起兵,首先士卒的响应我,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打下这大唐的江山。公主对国家有匡扶之功,从古至今有几个这样的女子?你竟然说她不配用军礼?然后大臣想到平阳公主的功绩,瞬间无言以对。而且,感人的是,李渊不仅用军礼安葬了平阳公主,更破例按照武将去世时,参照的谥法:"明德有功曰昭",将平阳公主的谥号谥为"昭",这在唐代还是第一例。定下谥号后,用军礼将她下葬,这才中国的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在身边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举义兵反隋,还接连的打下好几座城池,甚至严明法律,军纪严明,规定不许扰民。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如此上得君主爱戴,下得军士、百姓敬仰的女将领,实在是传奇人物,真正的巾帼英雄,她值得后世更多的笔墨书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是历史上唯一死后按军礼下葬的女子,娘子关因她而得名
...,于是李世民就带兵出征,而平阳公主就负责守卫山西,娘子关就是位于山西境内,起先是叫苇泽关,但因为平阳公主带着数万的女兵在此驻扎,于是更名为娘子关,平阳公主的驻守,对于中原的稳
2022-12-30 22:16:00
平阳昭公主的娘子军打下关中大片地盘,战绩不输李世民
...娘子军势如破竹,打下关中大片地盘,后驻守山西,威震娘子关。6年后,仅30多岁的平阳去世,大唐的英雄女儿离去,为她送行的合该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军礼。
2023-02-11 21:11:00
她死因成谜,却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
2022-12-31 17:56:00
...攻打薛举、王世充等势力的时候。平阳公主则是负责驻守娘子关,守护李唐江山重地山西。公元623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六年,平阳公主去世,她生前荣耀,死后亦是显荣,她去世后不仅赐谥号
2024-06-23 21:31:00
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性是谁呢,“娘子关”都以她命名
...——她生前受三军敬重,擂战鼓,募义军,破长安,驻守娘子关,以马尿退敌,她死后唐高祖破祖制,亲赐谥号,以军礼厚葬她,命虎贲武士护卫她,极尽哀荣。她便是生前帮父亲打半壁江山,死后
2024-05-15 16:27:00
哪位公主打仗比男人还勇猛,死后以军礼下葬
...屏障,素有“失太原则中原不稳”之说。平阳公主驻守在娘子关中,坐镇后方,让在前线征战的李渊、李世民无后顾之忧。在平定天下后,史籍中再未出现平阳公主的事迹,直到武德六年二月,史料
2023-08-08 21:33:00
平阳公主一生对唐朝都有哪些贡献
...爱戴,也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娘子军。02攻破长安,智守娘子关在稳定住关中地区后,李渊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因为隋朝的统治太过腐朽,社会上的百姓早就想要推翻隋朝的统治而李渊的出现,
2024-06-23 21:32:00
平阳昭公主:唐朝的英勇战士与智慧领袖
...趣的典故——米汤退万敌。据说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扎在娘子关后,刘黑闼率军来袭。平阳公主一边向太原求援,一边指挥军民严防死守。但由于关内兵力不足,援军无法及时赶来支援。平阳公主心
2023-12-10 22:46:00
唐朝平阳公主统率娘子军,为大唐建功立业
...,她所统帅的娘子军,更是威名远扬。03攻破长安,驻守娘子关公元617年9月,当李渊聚集主力平定关中时,发现平阳公主已经在关中攻取下一大块地盘,简直“天时地利人和”。李渊赶紧派
2024-04-25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