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田园诗人陶渊明卓越的成就与传承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更多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人的传奇人生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我国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白手起家,在东晋的建立时立下功勋,祖父陶茂也官至太守,但到了他父亲这辈...……更多
聊聊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东晋义熙元年(405),41岁的陶渊明下定决心挂冠归田。在此之前,他的生活折返于喧嚣与宁静之间,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地赴任官场,然后事与愿违地回归田园。陶渊明先后出仕共五次。第一次是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更多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的挣扎,都随着笔尖的飞舞,渐渐消逝。这位县令,名叫陶渊明。他写的不是文告,不是上疏,而是一份宣言。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辞职宣言——《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所向往的,是回归田园。世人眼中的陶渊明,是...……更多
陶渊明是如何被“捧红”的?
陶渊明开创了描写乡村生活、风光的田园诗,不仅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安贫乐道、不染污泥的高尚情操更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然而,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其实是被后世“捧红”的。那么,这是一个怎样...……更多
宁静田园诗意的象征
陶渊明纪念馆中的归来亭。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邬强摄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肖立宇报道:在九江市柴桑区沙河街镇,一座宁静而典雅的建筑位于一隅,这便是陶渊明纪念馆。这里不仅是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更多
陶渊明穷困潦倒时有“童仆侍候”吗
就这一问题而言,陶渊明和鲁迅先生是很相似的。与其笼统地说陶渊明“穷困潦倒”、“有童仆侍候”,倒不如说,陶渊明有时“有童仆侍候”,多数时候“穷困潦倒”。后者,才更贴近陶渊明的实际生活。陶渊明,字元亮,...……更多
陶渊明的婚姻坎坷,经历三任妻子,生了五个儿子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的伟大思想家。陶渊明的文学思想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人们肯定熟悉...……更多
隐逸诗人陶渊明的诗意人生:酒、菊、云
...其志,不堕尘网。然而要说古来第一隐,影响最大的当属陶渊明。陶渊明绝对是古来隐士第一人,“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的一生很是贫穷,“家徒四壁,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虽然如此,他却既不属于一般的寒门,又不...……更多
陶渊明隐居之后靠什么生活
...地方,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晋代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陶渊明,他之所以会写出这样一篇纯杜撰的文章出来,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期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很多时候社会风气并不是一直很好,官场更是黑暗,...……更多
王绩:大唐律诗的奠基人,隐逸诗人中的璀璨明珠
...五斗先生传》”。在他花甲之时,自知将不久于世,又效陶渊明作《自祭文》,书《自撰墓志铭》,嘱家人薄葬。“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已,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更多
...无闻于一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晋隐士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虽曾当过八十多天的小官,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归隐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以饮酒吟诗度过一生。他前后写了一百多首...……更多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感真挚,不是肤浅的玄言诗可比的。东晋末刘宋初,诗人陶渊明的出现为诗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陶渊明(约365-427),字符亮,后改名潜。他曾任州郡僚属和彭泽县令,到中年归隐田园,至死不仕。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使他与农...……更多
聊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背后的东晋暗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义熙元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经过八十五天的“煎熬”之后,终于大澈大悟,毅然挂冠弃职而去。自此,东晋官场上少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吏,山水田园间却多了一个潇...……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严苛?大诗人李白也要走偏门
...的上升通道被封闭。说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根本不清楚,他能够反复地辞官做官,仅仅是因为家族显赫。终南山是陶渊明的弃官归隐之所,但后来却成了当官重用的捷径,反差太大。终南捷径从古至今都有,...……更多
陶渊明的《责子》:一个父亲的苦口婆心与期望
前言在家庭纷争中,陶渊明这位文学巨匠居然也在为儿子的不成器而愁眉不展。面对儿子的令人堪忧表现,陶渊明究竟有何无奈之举?他竟然以诗篇表达了对儿子的骂声,这样的家庭矛盾让人啼笑皆非。在这幅天下父母的无奈...……更多
才情足以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的大诗人王维
...就是诗佛王维。他不似李白放达,不似杜甫沉郁,更不似陶渊明超脱,却以一种圆融的人生态度,半官半隐地生活在风起云涌的大唐,在朝不保夕的官场中,一路从小吏修炼成诗佛。观其一生,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青年时看远,...……更多
...要上报种树情况,对于失职或弄虚作假者则按法律论罪。陶渊明爱柳树苏东坡爱松树古代文人中,爱树之人比比皆是。他们不但身体力行植树,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除了“采菊东篱下”,最...……更多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这也是六本书首次结集出版。近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学者...……更多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以下三种搭配,越早明白越好
...到一些钱。若每年都有结余,就会幸福起来。很多人羡慕陶渊明,过上了神仙生活。但是生活背后,还有他的妻子翟氏的一份功劳。任性辞去了官职的陶渊明,去农村种地,但是水平很差——草盛豆苗稀。倒是翟氏,对农活更有...……更多
...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在社会生产上,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更多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当28岁的陶渊明初为人父,听到第一个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既心情激动又喜上眉梢。他写下了《命子》这组诗,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自己的家族史进行了一次回顾,既是告诉儿子,咱们的祖辈声名赫赫,也是激励儿子对祖辈的家...……更多
聊聊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
...才迪》就是此时的作品。王维在这首诗里,巧妙地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名句,篇末更是不惮以“五柳先生”自居。尽管有所借鉴,但是学者赵昌平仍然认为这首诗集陶渊明、谢灵运之长,隐去了“秀才说家常话”...……更多
和欲望保持距离,不随波逐流,方是人生赢家
...有句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直接辞官。何以至此?原来,在他任职期间,工资较低,最多只能买个五斗米。朝廷派人来巡查,来的人骄横跋扈。一到地方,忙不迭地...……更多
2022-12-19 22:08赢家,欲望,人生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诗经〉》《〈楚辞〉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的首次结集出版。张炜以小说家的身份名世,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更多
古代官员辞官后如何维持生计?不同情况的案例分析
...经常看到,古代许多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比如范蠡、陶渊明、李白、刘基等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就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更多
孤丛色似霜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灵魂深处,烙下了深切的人文记忆。陶渊明一生酷爱喝酒和菊花,有人推崇他为菊花的护花神。在《聊斋志异》里有篇菊花的故事,有一位陶公子,喝醉后变成了一棵大菊花,他姐姐把这朵菊花拔起来放在地...……更多
...越轻灵;灵魂越深邃,文字越浅近。杨万里如此,庄子、陶渊明也是如此。庄子在《盗拓》里说:“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心如涌泉,指的是心血横流不可遏...……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是,没有一个文人学士的目标是“独善其身”,即使是如陶渊明那样的隐士,也并非开始就确立了当隐士的人生理想,而是因为人生失意而退隐江湖。仕途诗意的诗人们唐朝,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清朝时期编撰的《全唐诗》就...……更多
刘奕评《归去来》︱一部私淑鲁迅的陶渊明评论
《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顾农著,中华书局2023年8月出版,442页,78.00元顾农先生是一位极有个性的学者。他的治学,一手在中古文学,一手在鲁迅。论成果数,前者多而后者少。若细加考察,会发现数量上的少者在分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太宗奠定的基调,宋太宗遗留的祸根,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道路
很多故事在刚刚开始之时,就奠定了其基本的基调,而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大多数也会跟随着这一基调继续延续。就算是发生了诸多变化
2024-06-12 19:28:00
南明奇耻大辱:八十万明军,向一万清军投降
明朝的国威被李自成践踏后失去了,崇祯选择自挂东南枝捍卫作为帝皇的最后一点尊严。明朝算是正式亡国了。但明朝人对亡国与亡天下区分得十分清楚
2024-06-12 19:29:00
宋仁宗为什么不立外孙为皇帝
古时候但凡脑子没问题的人,都不会将家业传给外姓,哪怕是自己的外孙,尤其是在皇室当中这更加不可想象,绝嗣的皇帝,不想绝嗣只能过继嗣子
2024-06-12 19:29:00
明朝嘉靖皇帝有多苦?只能与皇后同住
宫变后的侍寝制度明朝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壬寅宫变,在位皇帝是明嘉靖皇帝,此人性格残暴,经常会动手打人,遭殃的就是他身边的宫女
2024-06-12 19:30:00
方孝孺熟读儒家思想,为何撺掇建文帝误国
建文元年,由于建文帝开始的削藩政策,引来了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南京城被拿下,满朝文武一看,不好,于是全部投降了。燕王到了南京城后
2024-06-12 19:31:00
为何说朱棣夺了侄子江山,这事主要怪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新仇旧恨攒到一些,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了侄子江山。说起来,这事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怪朱元璋
2024-06-12 19:31:00
岳飞、文天祥不算民族英雄吗,为何会被踢出历史教材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文明古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出现过数不尽的传奇人物,和数不尽的优秀书画,文章。而如今上学时期的课本内容也是根据其中编写而来
2024-06-12 19:33:00
揭开“仁宣盛世”开创者朱高炽暴毙之谜
永乐二十二22年(公元1424年)七7月,生于乱军之中的明成祖朱棣死在了北征回师途中,可谓生于军中,死于军中。八月,其长子朱高炽登基
2024-06-12 19:33:00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选择退位给宋太祖后人
宋高宗赵构,是一位历史上偏安享乐的皇帝,他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不思进取,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可以抛弃所有,只有能活着,别人的指责不算什么
2024-06-12 19:34:00
宋英宗和高滔滔恩爱一生,连生八子女
“天子娶媳,皇后嫁女”像宋英宗赵宗实和高滔滔这样的,“皇室强强联姻”着实是古今中外头一列,从小一起长大,15岁时被皇上钦定赐婚
2024-06-12 19:35:00
历史上最后1位丞相,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胡惟庸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丞相,他真的谋反了吗?还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找个借口除掉了他?刘伯温真的是胡惟庸毒死的吗
2024-06-12 19:35:00
历史上的张居正是什么样子
张居正是我国古代备受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支持他的人说他是革新除弊、济世救国“宰相之杰”,反对他的人说他是生活奢靡、专权擅政的权臣
2024-06-12 19:36:00
岳飞作为宋高宗倚靠的边防大将,宋高宗为何一定要杀了他呢
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有一座特殊的陵墓,来看望墓主人的访客络绎不绝,似乎在告诉我们墓的主人并不简单。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
2024-06-12 19:37:00
明宣宗朱瞻基在出生时有何异象,朱棣为何那么偏爱他
朱瞻基出生那年,朱棣才决定造反。婴儿朱瞻基给予朱棣的作用是,来自于人性自然里面的那种信心。大明最初的朱家,是布衣得很彻底的皇族
2024-06-12 19:37:00
朱祁镇复辟之后,为何马上下令杀掉于谦
大明最传奇的帝王莫过于英宗朱祁镇,这位皇帝从宠信太监王振开始,导致了土木堡惨败,随后被也先俘虏,接着被送回明廷,最后还能光荣复辟
2024-06-12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