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万里:诗怀赤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09: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剑鸿

杨万里是生于斯、眠于斯的吉安人。站在他的墓前极目四野,流云浅淡,翠岗起伏,阡陌纵横,村庄在望。那些平凡细微到似乎不存在的乡村事物,在杨万里诗情的引领和照耀下,仿佛闪现出明亮的光辉。如果说诗歌的灵性乃根植于诗人原乡的话,那么站在诗人的故乡土地上吟咏诗人的诗句,就更能触摸到那股清澈澄亮的源头活水。

认真梳理杨万里的人生履历,从出生到27岁考取进士参加工作,杨万里一直在家乡吉水,以耕读为主,偶尔走出吉水到周边拜师求学。在赣州、零陵、杭州等地工作几年后,1164年,由于父亲病重,杨万里回到家乡,直到1170年出任奉新知县,有六年左右时间家居或游历。后来又因继母之丧去职,在家丁忧近两年。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未果,从此幽居吉水,一头扎进故乡怀抱,任凭朝廷屡次诏复,再也不回头。

粗略一算,杨万里生活在吉水的时间,加起来共有50年左右。以80岁的有限生命,而能五十载与家乡为伴,与田园同老。这让身处城市化进程中的我们多少有点艳羡,对异乡的游子而言,更具有精神返乡的诱惑力。身在围城而灵性荒芜的人,如今去读杨万里的诗,往往会在其清新活泼的情境里迷失自己,为那些稍纵即逝的意趣扼腕。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平淡无奇的生活景象,在诗人的襟抱里却能获得如此鲜活明亮的观照。这就是杨万里诗歌的魅力,是“诚斋体”之所以为人喜欢的原因。什么样的灵魂,才能写出这样轻如微风而意似醇酒的诗句?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一个隐微而似乎又普遍存在的写作现象:背负越沉重,笔下越轻灵;灵魂越深邃,文字越浅近。杨万里如此,庄子、陶渊明也是如此。庄子在《盗拓》里说:“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心如涌泉,指的是心血横流不可遏。意如飘风指的是意气浩荡不可测。人生修行的美,恰恰在于足够的韧性和博大,如水般温柔深情,但必要时却能掀起狂风巨浪。

很显然,杨万里就是这样的人。读他的《千虑策》《程试论》《海鳝赋》,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词锋逼人,性气逼人,奔涌的是血气,背负的是家国。《宋史》评价杨万里:“万里为人刚而褊。”刚,是指刚正;褊,却不是心胸狭隘,而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是“道遐觉日短、忧深使心褊”(陆机诗)的“褊”。这种“刚而褊”的个性,似乎并非杨万里独有,而是体现在众多庐陵先贤身上的共同特征。

同样生长在吉水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江子兄说:我越来越感到,所谓的欧阳修、胡铨、杨邦乂、杨万里、文天祥、解缙,其实是同一个人,具有同样的刚烈、血性、决绝、诚心正意,同样的文采沛然又胸怀家国。这是这块土地特有的人文性格,是我的故乡特殊的人文密码。

诚哉斯言!杨万里27岁入仕,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中央,所任官职都不大,但屡屡慷慨陈词,不管分内分外,该他说的他说,不该他说的他也说。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半璧,同样是主战,他反对盲目冒进,主张“守而取”,先实国力后图恢复。权相韩侂胄却轻冒进,不顾兵士百姓死活,结果一败涂地,最后朝廷只有拿他的脑袋求和。

历史功过,自有公论。杨万里也许是过于刚烈了,看不惯往往写在脸上,这种个性,可能连同乡周必大也不太认可,当宋孝宗想重用杨万里征求周必大意见时,“必大无善语”。韩侂胄刚当宰相那阵子,对杨万里还是客气的,所筑南园竣工之际,想请杨万里为之记。但杨万里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竟然不给宰相留一点面子。

给不给面子是一回事,杨万里似乎还有不共戴天的意思。韩侂胄当宰相的十五年,他就在家幽居了十五年。幽居倒也罢了,在乡间听到韩侂胄的所作所为,竟然忧愤成疾,以至于家人们都不敢拿朝廷邸报给他看。忽然有一天,族中有人从外面回家,说起韩侂胄挥兵北伐金国的事,万里听完后,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宋史《杨万里传》描写杨万里临终这一段,多少有点演绎的成分,但杨万里始终忧国忧民的情怀却是真的。30年的仕途,让他看到了、看清了太多东西,百姓的疾苦、民族的耻辱、官场的倾轧、朝廷的无能。现实的世界越骨感越沉重越无力,诗歌的世界就越想突围。在他的心里,江西诗派写得太刻意了,西昆体太华丽矫饰了。

“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天空中飞舞,翱翔到遥远的国土,而我只想透彻地了解街头巷尾遇到的事物。”如果杨万里看得到马克思的这句诗,应该也会赞同。他也想用诗句镌刻下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寻常事物,赋予它们新鲜活泼的意义。所以他才会在35岁时将自己的所有诗稿付之一炬,由师法前人改为师法自然。

大自然多么美好,多么纯粹,尤其是家乡吉水的山川草木,每一处景色都透着亲切,每一棵草木都面目善良,每一个场景都似乎永恒。无论是落日、蝉鸣,还是茅檐、稻田。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田水高低各斗鸣,溪流奔放更欢声。

小儿倒捻青梅朵,独立茅檐看客行。

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逗水光。

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记载,周必大、杨万里两人退休后,曾在杨万里家乡的南溪上相互和诗,周必大说:门外有田供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杨万里说:相国来临处士家,山间草木也光华。两个庐陵大佬,在生命向晚之际、在庐陵山水之间,赤心相见,诗酒互动,尽显风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这几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它们的作者正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他与陆游、尤袤和范成大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创作诗歌与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
2024-06-02 20:48:00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饶干华 李夏署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人,官至宝谟阁学士,谥号文节。因开创了“诚斋体”被誉为南宋诗坛盟主、一代诗宗。杨万里是
2023-10-27 10:23:00
聊聊南宋官员、文学家——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接下来趣历史小
2023-06-08 15:51:00
一代诗宗杨万里南宋年间,一位诗人在山河破碎的喘息声中开创新派诗风。他一生作诗2万余首,是中国作诗最多的三人之一,尤其是写荷花的诗歌,被评赞为中国第一;他的“诚斋体”诗风在历史上影
2024-04-30 11:34:00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江西吉水举办
...网记者 蒋肖斌)11月9日,“庐陵诗韵 诚斋万里——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举行。在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廖奔表示,庐陵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
2024-11-10 17:40:00
...必大、“忠烈”文天祥,而“一节”则是谥号“文节”的杨万里。值得一提的是,文天祥幼年时期看到家乡学宫中供奉着欧阳修、杨邦乂、胡铨这“三忠”的画像时便立志要加入其中,最后得偿所愿
2023-10-17 17:30:00
...及国以举安,不独吾庐子又孙而宁处。”这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南溪上梁文》里的几句话。上梁文是建屋上梁时用来祝颂的文体,一般用来表示对即将在新屋展开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这几
2024-04-07 03:15:00
杨万里在政治、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
2023-06-08 15:50:00
传承中华经典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文学修养水平
...“庐陵诗词少年”吉水中小学生诗词大会总决赛在吉水县杨万里公园和县城北学校举行,来自全县20余所学校的近百名学生汇聚一起,共读中华诗词、共赴经典之约。活动分为上午诵读和下午诗词
2024-06-05 17: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