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脊梁如铁心如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7 03: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范永林

“伏愿上梁之后,胡星早落,汉月独明。地辟天开,河清海晏。要令平世家及国以举安,不独吾庐子又孙而宁处。”这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南溪上梁文》里的几句话。上梁文是建屋上梁时用来祝颂的文体,一般用来表示对即将在新屋展开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这几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小家的祝愿,也表达了对国事的热切关注,最后两句令人想起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阔胸怀。

杨万里是出自才子之乡江西吉水的大诗人。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杨万里任永州零陵县丞。当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杨万里多次请见,都被张浚拒之门外,后来以书信力请才得以拜谒。张浚以“正心诚意”勉励他,杨万里深受鼓舞,将其书斋更名为“诚斋”以明己志,并“终身厉清直之操”。

在零陵任职期间,他清廉奉公,深得民心。三年任满后,同僚们商量为他设宴饯行,为了不给同僚和百姓增加负担,杨万里半夜乘船悄悄离开。“夜浮一叶逃盟去,已被沙鸥圣得知”“半夜犹闻郡楼鼓,明朝应失永州山”,字里行间是对永州的依依惜别之情。

起初,杨万里受江西诗派的影响,效仿古人创作了千余首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也就是他在零陵任职的最后一年,他将这些诗稿付之一炬,焚之殆尽,而后独辟蹊径,开创了具有他独特风格的“诚斋体”。

无论是自然风物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琐碎,都可以进入杨万里的诗中。杨万里的诗中不乏对百姓生活的描写,以此寄托对民生的关怀,对百姓的同情。

隆兴元年(1163年),由张浚推荐,杨万里担任临安府教授,次年因父亲病重,返回家乡吉水,见农田遭灾,农民生活难以为继,写下《悯农》:“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稻谷歉收,荞麦又遭霜打,偏偏又遇上闰年,一年多了一个月,更延长了饥饿的痛苦。“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一家人的劳作只能指望百二十个手指,但万斛的产量远远无法解决他们的困境和忧愁,在《悯旱》这首诗里,诗人将遭受旱灾之苦写得令人心碎,“小儿察我惨不乐”,天真淳朴的孩子也看出了我的悲伤,可是他“焉知饿死填沟岳”,对于未来,他又怎么会知道呢,只能任凭“水车哑哑止复作”。

绍熙元年(1190年),杨万里奉命接待金朝来宋的使者,夜晚在去丹阳的船上,听到船夫的谈话,他有感而发写下一首《竹枝歌》,其中几句是“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劳细雨送残更。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纤夫日夜拉船已够劳苦,偏偏又逢雨天,只能拖泥带水前行,诗人借此诗表达了对他们艰难处境的深切同情。

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与民同忧的情怀,杨万里在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征收赋税是地方官的基本职责,杨万里在一首诗中曾说“鬓丝浑为催科白”。乾道六年(1170年),他来到奉新任知县,为了做好赋税征收的工作,他一方面禁止吏员下乡催征,以免骚扰百姓;另一方面对于拖欠赋税者,发出通知,写明欠税额度、交税期限等,百姓有了真凭实据,猾吏也不敢夸大欠税额度,从中敲诈。杨万里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表示如此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地百姓自此“不以虎穴视官府,而以家庭视官府”。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杨万里在接待金国使者期间,目睹中原山河易主,不禁悲从中来。“中原仍梦里,南纪且愁边”,这种对山河分裂的忧虑一直影响着杨万里的诗歌创作,他将对国家的一腔忠诚与热爱付诸笔端,哪怕是在服丧期间仍不忘国事,撰写了《千虑策》,从君道、国势、人才、刑法和民政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略,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致仕后,杨万里仍未忘怀国事,在《题刘高士看云图》一诗里写道:“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

韩侂胄曾经修筑南园,嘱托杨万里写一篇记,并许以高官,杨万里断然拒绝:“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后来,韩侂胄气焰更加嚣张,杨万里忧愤不已,抑郁成疾,家人知道他担忧国事,关于时政的消息都不忍告诉他。当他突然知道韩侂胄出兵北伐一事,失声痛哭,写下:“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写了几句话告别妻儿,笔落而逝。南宋诗人葛天民评价他:“脊梁如铁心如石”,铁骨铮铮,不屈从权势,心系国事,坚如磐石。

杨万里仕宦多年,一生清贫。“饱暖君恩岂不知?小儿穷惯只长饥。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炊粱欲熟时。”这首《儿啼索饭》本是一首自嘲诗,却不经意透露出自己的孩子常常饿着肚子要饭吃,其清贫可见一斑。杨万里的父亲曾在家乡建有三间茅屋,晚年杨万里返回老家,仍住在父亲留下的茅屋里,有一首诗这样形容他的住所:“三间茅屋独家村,风雨萧萧可断魂。旧日相如犹有壁,如今无壁更无门。”然而他自得其乐,“长须赤脚,才三四人,吟咏于江风山月间,醉则以天地为衾枕”。难怪有人评价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了。

“两窗两横卷,一卷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写下此诗的杨万里已近八旬,身体孱弱,但仍心忧国事。人生几何,杨万里爱民忧国,清廉忠义,其“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以励万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饶干华 李夏署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人,官至宝谟阁学士,谥号文节。因开创了“诚斋体”被誉为南宋诗坛盟主、一代诗宗。杨万里是
2023-10-27 10:23:00
聊聊南宋官员、文学家——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接下来趣历史小
2023-06-08 15:51:00
...层翠盖万红妆。都将月露清凉气,并作侵晨一喷香。——杨万里杨万里诗词里的夏日西湖,清新且生机勃勃。除了世人皆知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咏荷诗,关于西湖的夏天,他还留下了许多其
2024-07-05 10:21:00
永州零陵:发展生态经济 促进就业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黄田铺镇观光农园。杨万里摄“这片绿色生态果园面积有500来亩,有蜂糖李、脆红李、白桃、鹰嘴桃、水晶梨、黄金梨、猕猴桃、黄桃、无花果、香柚等10多个品种,
2024-09-04 13:20:00
明清乡绅社会的形成与影响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邓勤南宋杨万里28岁登第后被授以赣州司户参军,不过他还不能立即赴任,待阙两年后才能赴任。32岁的杨万里在赣州司户参军任满,被授以零陵县丞。在零陵县丞任上,杨万
2024-03-25 00:06:00
...5650万元的专项借款,目前,项目在建工程全部复工。(杨万里、郭慧、吕定峰)
2023-08-18 17:36:00
...营、水中优质水产、江岸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景观。(杨万里 唐涛)
2024-02-21 17:54:00
永州市零陵区:绿色油茶林成农民增收“致富林”
...果面积达50多万亩, 其中油茶林面积达10万亩。(杨阳、杨万里、陈斌)
2023-12-07 17:12:00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扉久不开”,甚至对有些选人而言,门是永远关闭着的。杨万里也难免俗南宋四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诗歌上的成就自不必多言。然而,他的仕途绝非一帆风顺。杨万里于绍兴二十四年(1
2024-03-15 13: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