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陈寅恪之父,为何在85岁时绝食而死
...年生人。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长子,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一生以诗名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诗人”。在1933年,陈三立见到其多年老友郑孝胥投靠日本,当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乃痛骂郑“...……更多
...:北京青年报季羡林清华旁听时——冰心“不解风情”,陈寅恪笑脸相迎◎姚秦川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学习。当时,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除了必修课和选修课...……更多
名医华佗到底是曹操老乡,还是印度大夫
...禽戏”。然而,关于华佗的身世,却一直存在众说纷纭,陈寅恪曾提出大胆的质疑,称华佗是印度人。陈寅恪是一位集古典文学研究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学者,曾敢于挑战权威,他提出华佗是印度人的说法并非凭空捏...……更多
回望王国维
...正确解释的,是他的同事、同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在王国维死后,陈寅恪写了非常著名的一首长诗,叫《王观堂先生挽词》,回顾了王国维一生的际遇和学术成就,在这个挽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但是也不算短的...……更多
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地位的提升
...位在中国起起伏伏,政治则是导致这种起伏的重要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期间的三位君王对佛教的影响最大,他们就是隋炀帝,唐太宗和武后。尤其是在武后时期,她的一系列举措和政令都成功地把佛教的位置拔到了高于道...……更多
...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四大导师。梁启超提名陈寅恪。校长曹云祥说:“陈寅恪一无著作,二无博士学位,怎能胜任?”梁启超着急了:“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更多
...代表性巨著《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陈寅恪晚年失明后,耗费10年,完成85万字的《柳如是传》,钱穆双目病盲后,费时6年,由其夫人协助完成《晚学盲言》。如一不留神,坠入凡间的精灵,这些人只在传说...……更多
历史上的神医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晒出铁证,分析得头头是道
...诞生了,而且这个说法也不是普通人提出来的,是著名的陈寅恪教授提出来的。他是清华大学专门研究历史人物的教授,名气非常高,在国内的地位也很高。但是很多人听完这一观点之后并不愿意相信,毕竟千年以来大家都觉得...……更多
时代浪潮下的史家与史观(图)
...家的学术与命运也随之颠簸跌宕。本书以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吴晗、丁则良、严耕望、刘子健、张家驹与程应镠这些著名史学家为典型个案,再现了他们在时势剧变下的人生轨迹与学术生涯及其历史观与方法论,既...……更多
...子”,他博学多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孙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其他几个孙子,比如陈方恪、陈登恪、陈隆恪也是著名的文人。曾孙陈封怀是著名的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更多
和气一团的慢性子
...深厚,本人也是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与国学大师吴宓、陈寅恪并称为“哈佛三杰”,可他却从不以家世和学历自居。20世纪30年代,他经常召集熊十力、蒙文通、钱穆、梁漱溟、陈寅恪等学界同仁在家中聚会,讨论学术。当同...……更多
流淌在注释中的文脉
...。例如钱谦益在《钱注杜诗》中所用的诗史互证的方法对陈寅恪治学也有一定影响。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提出:“可知牧斋之注杜,尤注意诗史一点,在此之前,能以杜诗与唐史互相参证,如牧斋所为之详尽者,尚未之见...……更多
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陈寅恪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之乱使南朝蒙受空前浩劫,庾信的《哀江南赋》正是乱后南朝人悲凄...……更多
说服念shuì服还是shuō服?网友因寒假作业吵翻天,专家:都能用,没必要纠结
...历史资料,甚至可能要做田野调查。比如有个国学大师叫陈寅恪,最后一个字按普通话来说,是恪尽职守的恪(kè),可实际上学术圈都念陈寅恪(què)。为此,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专门写了一篇万字论文,分析这个恪字是念k...……更多
王国维与《诗经》
...鱼藻轩畔自沉,从时间到地点的选择,都是精心设计的。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自沉,是殉我国固有文化,而非殉清。他指出,当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会感到非常痛苦。当这种痛苦达到无法解脱的时候,只...……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也属少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笔...……更多
著名作家来长春,分享新书
...动中,岳南以前作《南渡北归》为线索,讲述了抗战时期陈寅恪、傅斯年等老一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理想和品格,并简要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历史与爱国华侨陈嘉庚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作为《南渡北...……更多
广州柏园即将恢复开放
...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曾聚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201...……更多
陈氏家族:中国古今之最的荣耀与担当
...秋,军事家陈赓、国民政府官员陈果夫、陈立夫,大学者陈寅恪,等等等等,都出自这个家族。此家族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江州义门陈。家风纯,家法严,守法理,重品行,生活富足却崇尚节俭,家族独立而又奉公报国,养...……更多
后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侯景之乱与南朝的兴衰
...迷于既得利益,因此,江南士族十不存一。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侯景之乱的确让南朝承受了空前的历史浩劫。自...……更多
揭秘李世民与宠妃韦贵妃的爱情故事
...叫韦珪,出生名门,是隋唐之际著名士族家族之一,亦是陈寅恪先生所云之“李武韦杨”联姻政治集团的四姓之一。李世民可以娶到韦贵妃,可谓非常不容易,也非常脸上有关。或许,是因为出生名门的原因,韦贵妃很受宠,是...……更多
...学术史》《国史大纲》等80余种专著,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更多
周世宗柴荣:五代乱世中的铁血皇帝
...过之无不及。柴荣生于乱世,幼年失怙,被姑父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军事虽弱,但文化之灿烂却为汉唐所不及,达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正因如此,赵匡胤作...……更多
为何会有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
...,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然而,陈寅恪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 不仅如此,有些人甚至认为杨贵...……更多
吐蕃的崛起与唐朝的冲突
...现实政治中与唐朝针锋相对乃至兵戎相见倒也毫不手软。陈寅恪对此评价,“吐蕃之盛起于贞观之世……计其终始,约二百年,唐代中国所受外族之患未有若斯之久且剧者也”。另一位史学大家岑仲勉也认为,吐蕃“使唐常处于...……更多
杨坚为何叫普六茹坚,李渊为何叫大野渊
...生了新的政治集团。这是著名的关龙贵族集团!用史学家陈寅恪老师的话来说,“但是关龙一阁的财富和兵力远远不如东魏和梁朝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可分离的群体,先北6个村庄,以及土著汉族人的石狮,土匪物资必须...……更多
关于唐朝的十条冷知识
...父为胡人商客,入蜀后随汉姓,以商客之“客”为名。是陈寅恪先生先提出的,他非常笃定地认为“绝无疑义”。后来的学者又给出很多证据,如李白的相貌独特,贺知章见他时“既奇其姿”,又“奇白风骨”,“扬眉谓之太白...……更多
明朝官员犯罪,为什么大都被发配到山西当“乐户”
...是死后,她的故事一直为人流传。近代时,中国史学大师陈寅恪为她作了一本厚达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在书中,陈寅恪先生评价柳如是道:“女侠、名姝、文宗国士于三百年前。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更多
燕云十六州:从石敬瑭的割让到明朝的收复
...文化、技术等各领域几乎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巅峰。陈寅恪先生曾赞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综合国力之雄厚达到了中国历史的巅峰状态,更是傲视当时的世界。但...……更多
宋辽金西夏: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
...一统王朝的。像唐宋八大家,宋朝就独占六席。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是这般评价宋朝文化成就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因此说在软实力上来说,宋朝比之辽金二朝是独领风骚。所以综合来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座活着的江南宗祠 是古建爱好者的白月光
在江南的温柔乡里,绍兴诸暨同山镇的边村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静静诉说着八百年的岁月沧桑。“边”是小姓,但在诸暨同山镇
2025-05-04 11:39:00
清朝的皇亲后妃和官员,为什么都要戴一串“佛珠”,其实有大用处
导语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
2025-05-03 18:52:00
【文化中国行】贵州银饰:银錾雕星斗 云纹锁春秋
贵州的银饰文化源远流长,尤其以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银饰最为独特,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承载着厚重的民族信仰和审美智慧
2025-05-03 19:48:00
许芝基——百年巨匠书画艺术馆首席艺术家
许芝基艺术简介智慧国潮(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胡东方/文 许芝基,号墨言。生于广东省普宁市杰出艺术家。他自幼痴迷书画
2025-05-03 23:47:00
日子过不下去,她带着4个女儿离开,丈夫嘲笑她,6年后名震上海滩
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很低,到了民国时期,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女子的地位依然不高,不过,民国时期毕竟不再是封建社会
2025-05-04 00:09:00
张爱玲和刘学州殊途同归,都是破碎家庭里不被爱的孩子
15岁寻亲少年刘学周自杀,成了新闻热点。从满怀信心地寻找父母,到和父母发生矛盾,再到绝望自杀,刘学州感受到了父母的冷酷
2025-05-04 00:12:00
原创赵云死后诸葛亮痛哭不已,只因赵云留下了这四个字
赵云是三国有名的常胜将军,他武功高强,待人忠心,一生战果无数,几乎没有败过。公元229年,赵云去世,断气之前嘴里仍然大喊着四个字
2025-05-03 11:06:00
原创英雄3个月两立特等功!掩护战友壮烈牺牲,山头命名“树棠山”
#军武风云录#作者:周建伟战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每一场战争结束后,总会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英雄
2025-05-03 11:40:00
地下党求情报被识破,交通员口吐真言:情报藏鸡窝中
前言:在革命年代里,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小到田间地头的农民,大到抗日的将领,都是这场革命中的关键力量。而在这些草根英雄的故事中
2025-05-03 17:57:00
名将白起被赐死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何秦昭王就容不下他?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最著名的,除了他超凡脱俗的军事才华,再就是他的杀神之名了。他曾带兵大破楚军,导致楚国从此迁都
2025-05-03 18:11:00
她是宣统皇帝最小的妹妹,一直活到了2004年,一生为教育事业服务
在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去世以后,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所以必须要在亲属当中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这就选中了宣统皇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溥仪
2025-05-03 18:14:00
原创这个女人因父亲被军统除名,立誓要为父报仇,这一事让戴笠服气了
1941年戴笠在姜守全的住宅内成就了一批军统女特工,这批特训生为其日后的情报工作大多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当时戴笠从难民之中挑选出了四十多名名年轻女子
2025-05-03 18:16:00
原创陆压道君的来龙去脉,封神中只有一个人知道,但还没说出口就被杀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98期:余元之死文/王事情陆压的身份很神秘,谁也不知其来龙去脉。在上一篇中,根据斩仙飞刀的刀灵,我提出两个身份
2025-05-03 18:30: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浑脱泅渡,如旅如叙如许
文|管泓博“倘采羊皮筏子,如旅如叙如许。小舟轻摇兮,可以乘风消愁,省得伤神无绪。浪颠波光兮,可以丢病,扫了阴霾归去。风行浪打兮
2025-05-03 08:07:00
杭州日报讯 踏入西泠印社的圆洞门,沿着刻着“渐入佳境”四字的之字形石径缓缓攀登,穿过古雅的前山石坊,凝结金石情谊的石交亭以及承载印学命脉的山川雨露图书室
2025-05-03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