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施琅:从郑成功到康熙的转折点
清军入关后,明朝余部一路南逃。其中,郑成功占据台湾,将其作为抗清大本营,成为当时抗清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方势力。清军紧跟逃窜的明朝余部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不可抵挡。随主降清所向披靡的清军却对郑成功犯了难...……更多
施琅的早年经历与抗清之路
...琅随郑芝龙降清,但不久后又因广东提督李成栋的排挤和郑成功的招揽,重新加入了抗清队伍。施琅是一员骁将,尤其擅长海战,因此郑成功将施琅视为得力干将。但也因为他的才能,让二人的关系快速崩裂。顺治八年,施琅随...……更多
施琅:从郑成功部将到清朝水师提督的华丽转身
...中最为突出的功绩便是率领军队收复台湾。在早期,他是郑成功的手下,并凭借着一身本领成为了郑成功手下的得力助手。奈何之后双方矛盾爆发,郑成功杀害了施琅的父亲以及兄弟,这使得施琅愤怒不已,最终决定投降于清朝...……更多
...郑芝龙的部将,郑芝龙降清后,他也跟着一起投降。后来郑成功举兵反清,施琅又加入了郑成功的队伍,并成为了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因为郑成功手下曾德得罪了施琅,所以施琅便找个由头处死了曾德。郑成功为此大怒,杀了施...……更多
施琅:三姓家奴的荣耀与争议
...。后来施琅又随郑芝龙投降于清廷,但不久之后他又跟随郑成功反清抗击荷兰,还从荷兰人手里收回了台湾。然而施琅却居功自傲,不将郑成功放在眼里,不仅杀死同他有过节的郑成功手下,其家人还在台湾岛上胡作非为大肆贪...……更多
康熙是如何开展战争善后,有效治理台湾,让台湾稳步发展的呢
...马。图2郑克塽(1670—?),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郑经及陈永华去世后,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12岁的郑克塽为延平郡王。降清后,被特封为公爵,隶汉军正红...……更多
施琅和姚启圣,为何被康熙区别对待
...出康熙皇帝娴熟的权利驾驭术。靖海侯施琅施琅早年曾在郑成功军中效力,是郑成功抗清大业的得力助手。后因为私人恩怨杀了郑成功的手下曾德,因此得罪了郑成功,导致全家被诛杀,施琅至此投降清朝。施琅在投降清朝后,...……更多
康熙平叛三番建立全国政权,你知道他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吗?
...政府并没有立即收复台湾。1661年,南明政权大势已去,郑成功率部渡海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此后台湾在郑成功及其儿孙的治理下,得到了很大发展。时间转眼来到康熙二十年(...……更多
...留下太好的名声。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手下,后来又跟随郑成功一起反清并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或许是施琅为人颇为骄横,他和郑氏集团相处中出现了很多矛盾,最终导致家属被郑成功所杀。侥幸逃过一命的施琅此后降清...……更多
康熙有哪两类物品从不赐人,却将其中之一赐给姚启圣
...面前为姚启圣请功,康熙帝晋封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台湾郑成功之子郑经,趁清朝三藩内乱之际,派出水师袭扰福建沿海,攻占了漳州等地。收拾完了三藩,康熙帝打算接着收拾台湾郑氏,收复台湾逐渐纳入康熙帝议程。收复台...……更多
敢向康熙索要公爵的叛将黄梧,最终下场怎样
顺治十三年初,随着“咔嚓”一声响,随着郑成功帐下大将苏茂人头落地,另一位将领黄梧,顿时起了反心。黄梧本来也是被判斩刑的,经过众人求情,郑成功心一软,将他从轻发落,给以“记大过”处分,允许戴罪立功。没...……更多
反清斗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郑成功南京之役
由于收复台湾的不朽功绩,国姓爷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然而,对于当时作为反清将领且拥有个人野心的郑成功来说,收复并退守台湾,实在是非常无奈的一步棋。毕竟,当时满人在中原大陆立足未...……更多
黄梧,福建平和人,富有智勇、任侠豪迈。顺治三年,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镳,身为衙役的黄梧也看到了机会。他伙同门役赖升杀知县,率众转投郑成功。果然大受赏识,被委以中权镇左营副将。顺治十二年四月,黄梧...……更多
...22日),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为延平郡王。康熙二十二...……更多
历史上收复、平定、保卫台湾的六位民族英雄
在历史长河中,郑成功、施琅、福康安、刘铭传、唐景崧、刘永福六人名字与台湾息息相关,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福康安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刘铭传、唐景崧、刘永福保卫台湾,俱为一时之杰,功在当代,名垂后世一、...……更多
康熙盛世:五位汉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其中,姚启圣和施琅就是两位不可不提的人物。当时,郑成功的后人仍旧据守台湾,抵抗清朝统治,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意识到必须收复台湾,才能彻底平定海疆。姚启圣深知,要...……更多
“官越当越小”的姚启圣凭什么得善终
...的履职记录:“顺治2年,姚启圣便官居福建巡抚之职,郑成功收台时,因资助粮草颇有微功,顺治6年,因抗拒朝廷的治闵方略被降为藩司,戴罪任职,顺治9年,因屡屡与上司争吵,又被贬为道台,到顺治13年,因酗酒渎职再被...……更多
中国历史上功盖千秋却私德极差的人物
...。施琅原为郑芝龙部将,随之降清,后因不被重用,又随郑成功反清复明。很多人以为施琅是因为全家被杀而再次降清,其实刚好相反。他投靠郑成功后,郑并未予以重任,反而对他的傲慢跋扈怀有戒心,施琅也因此大为不满,...……更多
施琅曾经是郑成功的部下,精通海战,在1683年以福建水师提督身份收复台湾。收复台湾不久,施琅向康熙上书,建议政府打造水师,一举消灭日本,以免中国沿海像明朝嘉靖时期那样,再次受到倭寇侵扰。可是康熙皇帝经过仔...……更多
...,此时他年仅15岁。1654年(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投到郑成功之下,后来参与1659年(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围攻南京之战、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战役。1681年(永历三十五年十二月)封镇国公...……更多
康熙朝名臣姚启圣、李光地和周培公地位高吗
...可是缺少能训练水师的将领,因此姚启圣向康熙举荐了原郑成功麾下降将施琅。与电视剧中姚启圣和施琅是师生关系不同,历史上的姚启圣与施琅素不相识,姚启圣之所以举荐施琅还是多亏了李光地牵线。当初姚启圣上书康熙请...……更多
揭秘明朝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五大名将
...,真正的忠诚可能不是以死殉国。5.施琅水师名将,跟随郑成功抵抗清朝,担任先锋,后来和郑成功关系不好后,被郑成功关押后逃脱,投降清朝,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率军攻取金门,多次建言献策攻取台湾,在澎湖海战中,率...……更多
因恩怨而成仇家:历史上的姓氏世仇和不通婚规定
...姓原本施琅是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但是,非常有勇气的郑成功同学将他拐走了,去干啥?当然是反清复明了。然而,因为两人脾气不合,所以,后来郑同学杀了施同学的家人,于是,脾气火爆的施琅又一次来到了清朝的大本营...……更多
周培公给康熙画了中国地图?姚启圣为何比不上施琅
...士兵痛击刘国轩的人马,保住了泉州府。由于施琅曾经是郑成功的部下,所以清朝冷落了他差不多20年的时光。好在李光地当时已经红了,所以身为老乡,李光地便在康熙跟前为施琅仗义执言。而当时明珠也想拉拢李光地这个当...……更多
姚启号称满清第一怪才,他究竟怪在哪?
...热心。曾经多次上疏支持施琅,力主出兵台湾。台湾在被郑成功收复之后就一直在郑氏集团的控制下,依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姚启圣认为只有彻底消灭郑氏集团才能安定人心,也能恢复海上贸易,因此多次劝说康熙收台湾。...……更多
为何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想做清朝藩属
核心提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是因为不肯降服灭亡大明帝国的清政府,不肯剃发不肯易服,才跑到孤岛上以图恢复大明朝的英雄。其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却是为实现自己及其子孙的“皇”粱梦。1661年,...……更多
清朝功名福寿齐全的八大名将,功勋卓著各有千秋
...建晋江人,少有识度,膂力过人,通阵法,尤善水战。为郑成功部将,“有伍员之怨,为灭楚之谋。”率部投降清廷,任同安总兵、水师提督。出兵收复台湾,风止潮涨,一战成功,勋庸甚著。迁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享年七十...……更多
明朝最后一位王爷朱术桂,100多座疑冢背后的历史真相
...。1647年,朱术桂抵达肇庆拜见朱由榔,被派往厦门担任郑成功部监军。南明势力崩溃后,郑成功逐步做大,朱术桂前往投靠,并享受了很好的礼遇。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朱术桂都在旁观礼。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朱术桂也都...……更多
这位皇帝的功绩人人称赞,实则杀戮最重
...们已经侵略到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并且占领了台湾。而郑成功率领官兵成功收复回来台湾,并且将其作为一个抗清的根据地。后来郑成功离世,而清朝已经实现其他地方的统一,想要与郑成功的儿子和谈,但是被拒绝了。这之...……更多
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功过是非
...功绩,那么他的第二大功绩就是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病逝,郑经的次子郑克塽带着岳父冯锡范杀了自己的亲哥哥,继承了延平王的王位。 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有机可趁,于是上疏出兵收复台湾。纳兰明珠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