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为何会否决攻打日本的计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30 06:49:00 来源:戏说三国

施琅曾经是郑成功的部下,精通海战,在1683年以福建水师提督身份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不久,施琅向康熙上书,建议政府打造水师,一举消灭日本,以免中国沿海像明朝嘉靖时期那样,再次受到倭寇侵扰。

可是康熙皇帝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否决了施琅的建议。很多人为此感到遗憾,如果听了施琅建议的话,日本岂不是就能成为中国一个省,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也不会发生了?

康熙是一代明君,一手打造了大清盛世,要不然大家就不会祝愿他再活五百年了。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否决施琅的计划,难道他对领土过敏?

没有一个统治者不喜欢开疆扩土,康熙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自然也不例外。康熙之所以要否决施琅的提案,主要原因如下:

大清军队战斗力不行

八旗骑兵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八旗骑兵人数实在太少。

所以大清入关之后,平定天下,消灭抵抗武装,依赖的都是汉族将领,如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

而且清兵入关后,贪图享受,军纪不好,训练松懈,早就失去了当初的狼性,战斗力大大下降。

就以镇压噶尔丹叛乱为例,这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政权,跟一亿多人口的大清作对是自不量力。

因为无论是兵员和资源,都不能跟大清相提并论,本来是不堪一击的。

可是噶尔达多次进犯,一度威胁北京,康熙三次亲征才算清除了这个祸患。

噶尔丹从1670年(康熙9年)开始作乱,一直到1690(康熙29年)才告一段落。又过了7年,大清再次征讨噶尔丹穷途末路,饮药自尽。而且噶尔丹这次失败事出有因,是因为自己的侄子在后方叛乱,后院起火,让他首尾不能相顾,才走到绝路上的。

由此可见,这个噶尔丹也真把康熙爷折腾苦了。当他的死讯传出后,正在黄河大堤上巡视的康熙当即就跪到了黄河大堤上,拜天谢地,非常庆幸。客观地说,大清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需要说明的是,直到1757年,乾隆才出兵灭了噶尔丹国。

远征日本,运兵的时候需要水师,但是登陆之后,还是要进行陆战的,就算是施琅有两把刷子,能把大军运到日本岛,接下来还是要靠陆军作战。

而且日本是岛国,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地形复杂,每攻占一个岛屿,都要发生一场血战,而且八旗铁骑到了那里没有用武之地,长处没有办法发挥。在日本进行战争的艰难和残酷,超过远征噶尔丹十倍、百倍。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康熙心里没谱,自然不会随便用兵。

大清财力不行

康熙登基之后,先是用了9年的时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接着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在康熙22年(1683年)收复台湾;康熙25年(1686年),又在北部边境跟随沙俄进行了雅克萨之战。

康熙在位那些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堪称是战乱频仍。

打仗就是烧钱的,几十年仗打下来,国库里已经消耗一空,没有多少银子。

康熙驾崩的时候,国库非但没有盈余,还亏空达800万两白银;雍正登基后,曹雪芹祖上被抄家与此有很大关系。

日本非常强硬

日本在乾隆时期,属于江户时代中后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实力雄厚,尊王攘夷观念深入人心,幕府势力受到削弱。

幕府大老遇刺身亡和萨英战争的失败,都令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在此情形下,德川庆喜先后把政权与领地交还朝廷,朝廷影响力增强,对外政策日趋强硬。

对于去进行贸易的中国货船,他们根本没有放在眼里,"苟有犯我禁令者,必处死无怠",甚至动用火枪和火炮驱逐走私和非走私的中国货船。

日本学者木不和昭认为,日本用武力驱逐大清船只是藐视大清,类似行为不会发生在朝鲜船只上。1715年,康熙朝跟日本发生贸易纠纷,经过三年贸易战,大清还是接受了日本的贸易规则"正德新例",说明大清至少不敢小看日本,怎么会主动对日本动武?

总的来说,康熙还是个比较理智的君主,没有脑子进水,听从施琅的馊主意,不然遭殃的还是百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清朝汉八旗18位平定中原的名将
...善战,平定江南、西南,收复河西,围困王辅臣,还击败噶尔丹的蒙古骑兵,被誉为“河西四名将”之首。16、林兴珠,汉军镶黄旗, 麾下“藤牌兵”是一支劲旅。雅克萨之战,林兴珠率兵出征
2023-07-14 16:47:00
清朝五大名将:阿桂、福康安、施琅、张勇和费扬古
...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费扬古也随军出征,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军在归化城增加戍兵,以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康熙在三十五年(1695
2024-01-30 06:09:00
准噶尔军为何被称为北路军主帅?
...在和通泊一战中招致惨败,以至北京八旗家家戴孝呢?(噶尔丹)一、崛起的准噶尔汗国。1644年5月,多尔衮率领满洲、蒙古、汉八旗共10余万大军,从山海关一路南下,将李自成赶出北京
2023-08-10 16:26:00
康熙朝名臣姚启圣、李光地和周培公地位高吗
...关注着朝廷大事,当他得知康熙要御驾亲征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时,周培公给康熙上了平定噶尔丹计划条陈,他的计划得到了康熙很大的赞许,于是康熙又再度启用周培公,任命他为盛京提督。盛京
2024-04-10 20:44:00
雍正时期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京城八旗子弟每家都出殡
...噶尔汗国是由康熙时期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绰罗斯·噶尔丹创建,而卫拉特蒙古就是明朝时期的蒙古瓦剌部,噶尔丹就是当初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蒙古太师也先的后人。噶尔丹在康
2022-12-31 18:14:00
朱棣三次远征漠北,战斗的过程很精彩
...典型会战是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第三次出征,因噶尔丹病逝,康熙班师回朝,双方并未交战。飞云山之战、忽兰忽失温之战、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这四场会战的过程很精彩,也可以
2023-08-21 16:41:00
...书为康熙初中期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都做出巨大贡献。三藩之乱爆发时,台湾郑经也想趁机浑水摸鱼,郑经勾结三藩之一割据福建的耿精忠,企图以福建为跳板攻入内陆。
2024-06-20 22:13:00
聊聊大清帝国最高光的时刻
...------------------------------------第一次便是康熙在午门前接受噶尔丹部投降平定噶尔丹部是康熙王朝的一大武功
2023-02-02 14:14:00
揭秘清朝的衰败起源:败于康熙抑制火器的发展
...错误,他觉得他可以超越前人,文治武功都超越,所以在噶尔丹进犯的时候,康熙要御驾亲征。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死敌,大汉是匈奴,大宋是蒙古、西夏、大辽、契丹。大明是瓦剌。而满清就是噶
2024-03-14 14: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