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准噶尔军为何被称为北路军主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0 16:26: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无论是秦汉、隋唐、两宋还是大明,北方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虽然每个朝代都发力征讨,但是阻拦游牧骑兵的长城,却从未间断过烽火。

这种情况在清朝初期得到了改变。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明后,八旗军队所向披靡,不仅攻陷明朝、入主北京,还东征朝鲜,西降蒙古,无往不胜,曾经历朝历代为之头疼的边患得以缓和。

正因为如此,骁勇善战的满洲八旗兵,被人称作东亚第一雄师。有着“不可战”之说。

但是,就是这样一支满清精锐,却在雍正九年时,征讨再次祸患边塞的蒙古准噶尔汗时,却遭遇惨败。一万多清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军的18位将领,阵亡或自杀的有14位。这就是让满洲八旗倍感耻辱的“和通泊之战”。

八旗兵历来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为何在和通泊一战中招致惨败,以至北京八旗家家戴孝呢?

准噶尔军为何被称为北路军主帅?

(噶尔丹)

一、崛起的准噶尔汗国。

1644年5月,多尔衮率领满洲、蒙古、汉八旗共10余万大军,从山海关一路南下,将李自成赶出北京,将明都城占为己有。同年顺治从盛京移驾北京,宣示着清朝正式对全国的统治。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维特拉蒙古准噶尔部、青海和硕特部迅速崛起,成为西域和中亚一带新的霸主。

到了康熙时期,在噶尔丹的领导下,准噶尔汗国不断扩张,实力达到巅峰。蒙古军队西攻吉尔吉斯、哈萨克,北御俄罗斯,东攻归顺于清朝的喀尔喀蒙古。还一路追击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其骑兵部队距离北京仅700里不到,气焰十分嚣张。

为了打击桀骜不驯的噶尔丹,康熙曾三次御驾亲征,并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之战中大败格尔汗骑兵。但是由于塞外地域广阔,蒙古骑兵机动灵活,因此并没能将其彻底剿灭。此后准噶尔汗国发生动乱,汗位被策妄阿拉布坦夺得。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开始继续奉行抗清政策。

准噶尔军为何被称为北路军主帅?

(八旗军)

二、双方实力的对比。

和拥有近2亿人口的大清帝国相比,准噶尔的人口、经济、军事总体量未免太过弱小。但是由于它地处西域和中亚战争频发之地,其军事技术和武器水平,多效仿土耳其、俄罗斯和欧洲。因此不仅装备有土耳其重型火炮,其中亚火绳枪无论在射程和精准度方面,都要远远领先于大清八旗军的鸟枪、火铳。

此外,由于八旗兵入关后,常年驻守大城市,过去引以为傲的骑射技术早已不复存在。和精于奔袭马战的准噶尔骑兵相比,战斗力也明显落于下风。

急于完成康熙心愿的雍正心知,如果打阵地战,八旗军可能毫无招架之功。为此,他决定从西部和北部出兵,采取稳打稳扎之战术,一边筑城一边推进,不断蚕食准噶尔汗国。

按照计划,由岳飞后裔岳钟琪担任西路军主帅,直捣乌鲁木齐。华夏第一名将傅尔丹为北路军主帅,其麾下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科尔沁蒙古兵、东北索伦骑兵等共计20000人,在北路吸引敌军注意,为岳钟琪突袭乌鲁木齐做策应。

1730年,准噶尔名将小策凌敦多布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突袭西路军物资供应基地。几千清军战死,12万马匹被掠夺,岳钟琪因此对准噶尔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再进攻乌鲁木齐。

准噶尔军为何被称为北路军主帅?

(乾隆)

三、和通泊的惨烈屠杀。

当时北路的傅尔丹正在科布多筑城,在接到朝廷主攻命令后,他留下6000绿营兵继续筑城,1300满洲兵负责防守,自己则亲率17位大将和13000八旗精锐,准备突袭阿尔泰。

1730年6月9日,傅尔丹誓师出征。从沿路抓获的准噶尔俘虏口中得知,此时的准噶尔汗国正爆发内讧,吉尔吉斯又出兵进犯,正是进攻的千载良机。

只是建功心切的他,并没有料到这是准噶尔的诡计。他命令士兵加速前进,直扑阿尔泰,力争消灭那里尚未集结完毕的三万准噶尔兵。

直到行进至博克托岭时,傅尔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但此时大军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傅尔丹下令全军后撤,从和通泊方向回营。可是蒙古骑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他们很快在和通泊追上了清军,用重炮和火枪猛烈进攻。索伦和科尔沁蒙古兵等先头部队先后被全歼,所有主帅均战死或自杀。

此后准噶尔骑兵围攻傅尔丹大营,4000满洲八旗精锐损伤过半。傅尔丹带残部一路狂奔,领着2000残兵及4位将领侥幸逃入城中。其它14位副都统及7000多精锐八旗、索伦骑兵全部战死或自杀,战损比高达70%。

经此惨败后,北京城哀声一片,八旗家族家家戴孝。雍正也放弃了平定准噶尔汗的念头,将这一历史重任交给了儿子乾隆。这才成就了乾隆“十全武功”之首的“平定准噶尔之战”。

(参考资料:《和通泊之战新研——以黑龙江兵丁为中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时期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京城八旗子弟每家都出殡
...几乎是每家都戴孝出殡办丧事。这场战斗就是清朝与蒙古准噶尔汗国打得和通泊之战,下面就来说说和通泊之战为何会使得清朝全军覆没,雍正又是如何处理这场战斗的善后事务的。和通泊之战源于
2022-12-31 18:14:00
和通泊之战:清朝与准噶尔的决战
...在几千里的蒙古乌里雅苏台,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手里,说准噶尔汗国的三个小头领向大清朝投降,乾隆立即兵发准噶尔。然而,满朝文武都发表了反对意见,因为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清军惨败于
2023-10-30 15:52:00
晚清的阎相师号称“紫光阁绘像第一汉将”,麾下绿营兵堪比八旗
...战争莫属,从噶尔丹到策妄阿拉布坦,再到噶尔丹策凌,准噶尔人让康、雍两位帝王头疼不已,也就有了乾隆四年的阿尔泰山休兵。直到乾隆十年,噶尔丹策凌身死,锐意进取的“十全老人”奋起扬
2023-01-09 21:33:00
和通泊之战,大清1万精锐覆没,西北战略因此受挫
...征准格尔”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就单兵作战力来看准噶尔士兵必然不如八旗士兵。但是整个部落已经有了规模极大的杂牌军,并且这些军队就在当地长大对于这里的地理形势极其熟悉,拥有战
2023-05-10 18:33:00
...,在遥远的西域,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悄然崛起。这便是准噶尔汗国。01准噶尔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瓦剌。我们之前聊明朝时就提到过,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后,起先鞑靼被朱棣打残,
2024-07-23 17:25:00
清朝时期和通泊之战的经过
征战几人回雍正九年,清朝和准噶尔在博克托岭与和通泊的战斗中,遭遇惨败。近万名清军(包括科尔沁、土默特蒙古等蒙古兵,可以看作是清蒙联军)战损8000余人,主将傅尔丹带领2000残兵
2023-10-20 22:28:00
内政、内斗超一流的雍正军事能力咋样 一个数字两个误判就是证明
...场上的清军从8000锐减为4000,战场变成了八旗军单独硬抗准噶尔汗国。和通淖尔之战八旗军损失了惨重,铁帽子王郑亲王的孙子巴塞、鳌拜的孙子达福、吏部尚书查弼、侍郎永国、觉罗海
2024-08-16 16:38:00
清朝是如何能把蒙古牢牢掌控在手中呢
...部的战争,从努尔哈赤崛起之时一直到乾隆年间彻底覆灭准噶尔汗国,足足历经了上百年的时间。清朝巅峰疆域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之后,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就成
2024-06-23 21:18:00
...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准噶尔汗国大汗——绰罗斯·噶尔丹,当时漠北蒙古的三个大部落之间发生纷争,其中札萨克图汗为了对抗强敌,毅然将当时崛起于新疆的噶
2023-01-02 1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
8台抗战时期缝纫机亮相永清 再现烽火抗战岁月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庞趁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位于永清高新区的缝制工具博物馆举办专题展
2025-08-25 11:23:00
主创:王信 王瑜 杨梦云 杨云飞 蔡城池一审:余从源二审:姚腾 余旭三审:唐全寿
2025-08-25 11:29:00
齐风载典,那些定义齐文化精神的传世著作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齐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这片诞生了姜太公、管仲、晏婴等贤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5-08-25 15:25:00
长图|御外敌,建功业!99岁老兵参与见证世纪变迁
百岁烽火心,一世报国情从远征军战士到新中国建设者,樊超群用一生诠释忠诚与信仰跨越硝烟与时代他始终屹立,始终坚守始终与民族生命同频共振滑动屏幕跟随这位99岁抗战老兵的人生记忆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英雄致敬
2025-08-25 15:34: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