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完康熙大阅兵,漠北蒙古王公怎么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11: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全盛时期的版图非常巨大,甚至涵盖了整个蒙古地区,这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做到这种程度的王朝,而对于清朝在崛起之初就拿下漠南蒙古(包含科尔沁部、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等部落),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内蒙古地区的那段历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但是对于清王朝是如何将漠北蒙古地区,也就是俗称的蒙古地区拿下的这段历史,相信很多人就不清楚了,因为虽然漠北蒙古地区早在清军入关之前,当地的三个最大的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和车臣汗,与当时的后金政权建立了联系,还在天聪九年(1635年)致书与后金通好,更是在崇德三年(1638年),与后金约定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政府还在蒙古设立八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漠北蒙古与清朝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蒙古的贵族、汗王不时来到北京朝见。可是蒙古地区与清廷的互动也就仅限于此了,漠北的蒙古人还都是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不遵从清朝皇帝的号令。

清廷对漠北蒙古只有名义上的统治,实际上根本无法将政令有效地传到漠北草原上,并让其执行,若是没有漠北草原上的几位强大蒙古王公的支持,清廷连这少得可怜的影响力都做不到,没办法,毕竟漠北距离清王朝的统治区太远了,清王朝一度对漠北蒙古的民事和地理情况都不甚了解,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准噶尔汗国大汗——绰罗斯·噶尔丹,当时漠北蒙古的三个大部落之间发生纷争,其中札萨克图汗为了对抗强敌,毅然将当时崛起于新疆的噶尔丹引入漠北蒙古的诸事争端之中。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带领准噶尔汗国劲旅向漠北蒙古大举进攻,将猝不及防的土谢图汗等人打得大败亏输(当时土谢图汗的注意力正放在北部的沙俄侵略军身上),而野心勃勃的噶尔丹此时并不满足于只当一个盟友帮手,而是想要将整个漠北蒙古都抢入手中。

正值此时,沙俄向漠北蒙古的王公们伸出了带毒的橄榄枝,对其威逼利诱,要他们投降俄国以寻求保护,但在漠北蒙古政治圈的上层人物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的倡议下,漠北诸部落王公们最终选择更加友善的清王朝,正式南下举旗投清。至于后续引起噶尔丹与清王朝的战争,这里暂且不表,咱们来聊聊漠北蒙古投清以后发生的故事。

对于漠北蒙古的求援和求助信号,康熙帝很快就把握住了,给其安排地区修养,又是送物资又是送钱财,来收买人心,安抚这几十万名南下的蒙古人,然后在康熙三十年,与内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多伦会盟。

在多伦会盟上,清王朝第一次不但在名义上,也在实际上彻底拥有了漠北蒙古的主权,等于是穿起了噶尔丹做的“嫁衣裳”,将漠北蒙古纳入了统治之下。康熙帝宣布保留漠北蒙古三部首领的汗号,但废掉了漠北蒙古内部其他封建王公的济农、诺颜等旧号,改为按满洲贵族的封号,各赐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爵位。将其行政体制也定为和内蒙古地区一样,正式实行札萨克制,做到了强力管辖控制。

我这里说得很简单,但其实康熙帝当时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毕竟漠北蒙古虽然是主动南下投清的,外面还有准噶尔汗国这样的强敌,但是其还有几十万的部众,还有着自己完整的统治班底,并没有散乱,清政府只要一个不注意,这些蒙古人就很有可能复制一下当年五胡乱华的故事,或是蛮族覆灭罗马帝国的惨像,毕竟这几十万人可是好大一笔战斗力。

康熙帝运用了极大的政治智慧,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才彻底了完成了对漠北蒙古的统治,所谓的“胡萝卜”上文已经提到了,就是给钱给官给封赏,而在“大棒”上面,康熙帝就表现的很有手腕了。

对于这些依附者,康熙帝当然没有派兵打他们了,他选择直接对付追击而来的噶尔丹,力图用胜利来威慑所有抱有异心之人,并打退噶尔丹的嚣张气焰。

结果这一操作在刚开始时却差点褶子了,噶尔丹不愧是雄主,愣是在乌尔会河之战中,击杀了清军两万余人,让清廷一阵恐慌,好在之后的乌兰布统之战中,准噶尔人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损失惨重,不得不主动遁逃草原深处。

虽然这里面有很多运气成分,但清军确实打破了准噶尔人的驼城战术,并且准噶尔人也确实因为清军的追击而发生的严重饥荒和瘟疫,致使实力大退。因此康熙帝可以毫无疑问地对外宣称自己的大胜,将许多蹊跷之处隐藏起来。

在赢得了乌兰布统之战的胜利后,康熙帝才有了多伦会盟的底气,而漠北的蒙古人一看,原本嚣张至极的准噶尔人都被清军打败了,那清军肯定是大粗腿,自己南下的策略没错。但这对于康熙帝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当噶尔丹失败之后,许多漠北蒙古的王公们就起来另外的心思,比如结盟之后就返回故地,在口头上表达对康熙帝的感激之情,然后回漠北继续过自己以往那自由自在的小日子去。

付出了极大代价的康熙帝自然不能让蒙古人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人了,天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因此在会盟之初便谋划了阅兵和演习之事,康熙帝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力,便让八旗劲旅等军队好好准备,好震慑一下这些心思活泛的蒙古王公们。

而在这次阅兵示威行动当中,盔甲鲜明,兵强马壮的八旗部队给蒙古王公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军的排枪演练也让蒙古王公们看到了清军的火力之盛,不在准噶尔人之下。

另外清军还有一种火器在阅兵中也取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那就是清军装备的红衣大炮,据法国传教士张诚在《张诚日记》中的记载,康熙帝为了多伦会盟,特地携带了许多门真理,哦不,是许多门火炮:

“炮兵拥有七十门铜炮,其中八门最大的炮镀有金色并饰以凸起的花纹,由红漆马车拉着,其余的放在小轮车上拉着,步兵里有五、六门臼炮,有的炮像小跑和铁火绳枪。”

其强大的威力,是漠北蒙古人很少见到的大杀器,他们倒是接触过准噶尔人和沙俄人的火枪和小型火炮,但并未见过威力如此巨大的红衣大炮,因此大受震慑,认清了谁才是老大,一些蒙古贵族王公们甚至被吓得匍匐仆地、战栗不止:

“午门出宣武门,八旗都统、各帅所部将士,擐甲胄、佩弓矢、建旗纛、自湾子里夹道分列、至拱极城。前锋官军、自芦沟桥夹道分列、至王家岭山麓。其东、则有排枪官军。其西、则红衣巨炮。皆次第陈列。上乃登王家岭、升御座。军中吹螺角者三。发巨炮三。既而排枪并发、前后相继、声络绎不绝者久之、且无不中的。又命将士发红衣巨炮。于是八旗所列红衣将军、及诸火器、一时尽发。凡二次。声震天地。巨炮所击、树侯栏墙、莫不声应而倒。是时阿海台吉、及众蒙古等、皆惊惧失色。甚有匍匐仆地、战栗不止者。”

经过此次阅兵和演习之后,蒙古王公们的异心早就丢到了爪哇国去了,他们称了称自己几斤几两之后,再没有反抗清王朝统治之心了,这为康熙帝之后的政策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些蒙古王公们称赞此次阅兵道:

“有顷。阿海台吉少息。语阿喇尼曰:我等初见士马精壮、兵甲坚利,己知圣朝军威,无敌于天下。今观火器轰烈如此。尤耳目所未睹闻,愈觉惊心破胆矣。”

而康熙帝则摆摆手说自己进行阅兵,不是在炫耀什么,而是阅兵本身就是朝廷的常规制度,让蒙古王公们不要想太多:

“上命阿喇尼传谕曰:朕惟以宽仁抚驭、欲使薄海乂安、家给人足,近者悦、远者来,此朕本怀也。至兵为凶器,非可轻试,苐念古来世际承平,不忘武备。阅兵乃本朝常制耳,无足惊叹也。上御行宫。召扈从诸王、内大臣、及阿海台吉等、赐食。旋复御黄幄,设布侯校射,上先射。五发皆中。次令诸王、贝勒、八旗善射者、校射,中的者甚众。”

蒙古王公: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我差点就信了。

康熙帝胡萝卜加大棒的计谋圆满成功,让这些蒙古贵族对清朝赏赐的财物欢喜,又对清朝的实力有个最直观的概念,如此,蒙古如何不服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漠北和漠南的地理环境天壤之别漠北,也就是现在的蒙古高原一带,是历史上亚欧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崛起,并对中原王
2024-04-29 21:44:00
外,蒙古,又称为“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是清朝时期三大蒙古地区之一。在历史上,这里曾经出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强大的游牧帝国,是中原王朝的大敌。到清朝时
2024-04-29 21:10:00
蒙古帝国的崛起之路
崛起于蒙古草原之上,成吉思汗拼杀一生,不但统一的草原,还将征服欧亚大陆作为奋斗目标。可惜,擅长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在处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等4个儿子的关系上束手无策。成
2023-08-23 06:50:00
元朝是如何成为了中国的正统王朝?并非只是统一全国如此简单
...王朝的版图,最终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王朝。而忽必烈则是蒙古汗国转型的关键人物。一,忽必烈汉人幕僚的形成1206年,成吉思汗
2023-09-23 13:55:00
内蒙古,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400万,其中汉族人口为为1893万,占据79%,蒙古族为424万,占据17%。内蒙古版图最大的特色就
2024-04-29 20:57:00
御驾亲征死于征途的十位帝王
...然后北上归顺完颜雍。02、朱棣,永乐大帝,骁勇善战,令蒙古铁骑闻风丧胆。1414年,朱棣御驾亲征,率6万精兵深入漠北,在忽兰忽失温重创瓦剌重装铁骑,斩首五千余人,俘虏王子数十
2023-08-21 17:21:00
辽金之战谁才是真正的得益者
说起征服世界的蒙古人,人们一般会把这个民族的崛起归功于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诚然,铁木真的军事才能让蒙古人走上了历史舞台,而为蒙古人腾出漠北舞台却是在蒙古部落之前就兴起的契丹辽国与
2023-10-25 17:13:00
蒙古族,可以说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游牧民族,因为该民族曾经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征服了亚洲、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在蒙古人统治的时代,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畅通无阻,东方的技术、文化也在此时大规
2024-04-29 20:53:00
范文程此策略有多大影响?让我们看看大清与漠北蒙古关系就明白了
...独特策略特显眼的谋士呢。可他那策略到底对大清跟漠北蒙古的关系有啥样特别深的影响呀?没准儿从这段历史纷争里,就能瞅见那时候的政治风云和策略较量呢。咱一块儿穿越时光,好好去了解范
2024-09-08 10: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