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内蒙古东西长度达2400公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内蒙古,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400万,其中汉族人口为为1893万,占据79%,蒙古族为424万,占据17%。内蒙古版图最大的特色就是呈现长条状,从大兴安岭到阿拉善高原,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400公里,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接壤。

内蒙古为什么如此之长呢?我们先从漠南的历史说起。

内蒙古的核心地区,也即是鄂尔多斯高原到河套平原,北到阴山,南到长城,古代被称为“漠南”。这里有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是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区。现在的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乌海就位于这一带,其总人口达到了1200万,占据了内蒙古人口的一半。

赵国时期,曾经征服这里的娄烦、林胡等游牧民族,设置云中郡。秦朝,又在赵国的基础上征服了“河南地”(鄂尔多斯高原),占据了整个河套平原,建立了九原郡。此后汉朝又和匈奴在此争夺,最终汉朝在此设置了朔方刺史部。可见,自战国、秦汉以来,这里就成为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要地。

汉长城地图

汉末,鲜卑等游牧民族又占据了漠南地区,迫使匈奴南迁中原。西晋末年,拓跋鲜卑就在漠南建立了代国,也就是北魏的前身。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原,结束了十六国的叛乱。为了抵御柔然的入侵,北魏在漠南设置了六个军镇,史称“六镇”,漠南再次成为了中原和漠北交锋的前线。

北魏六镇分布

隋朝时期,东,突厥占据了漠南,而薛延陀占据了漠北。630年,唐朝和薛延陀灭东,突厥,唐朝便在漠南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后来都隶属于瀚海都护府管辖。682年,突厥复国,但是漠南地区依然控制于唐朝手中。唐朝,也是最后能够控制漠南的中原汉人王朝了。

北宋时期,漠南西部归属于西夏政权,东部则归属于辽国的西京道管辖。金朝建立后,取代了辽国的统治,河套西部隶属于金国的西京路。元朝建立后,此地分属于甘肃、陕西和中书省。由于蒙古族的迅速崛起,其长城以北的漠南和漠北基本都成为了蒙古族的定居之地,之前活动在这里的突厥、契丹、回,鹘等部都纷纷融入蒙古族之中。

明朝建立了,元朝退守大漠,史称北元。明朝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农耕王朝,因此控制的土地基本都是农耕之地,自此西到河西走廊,东到辽河的土地就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分界线。明朝在这条分界线上修建了长城,明长城也成为了明朝和蒙古的分界线。其中的漠南在明初为明朝控制,但是永乐帝时期主动放弃了漠南,使得蒙古将之占据。

而退守大漠的“北元”很快也分崩离析,内部分裂为了瓦剌和鞑靼两部分。16世纪初期,蒙古的达延汗崛起,他统一了蒙古各部,迫使瓦剌西迁。他将蒙古分为了六个万户,分别是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和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其中喀尔喀万户位于漠北地区,是外,蒙古的来源。

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再次陷入了分裂之中。此后,俺答汗崛起,统一了漠南地区,但是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一直到林丹汗时期,其蒙古大汗都只能控制其漠南地区,因此变称之为“漠南蒙古”。史料对“漠南蒙古”范围的记载是“东接盛京、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可见现在内蒙古的版图在明朝后期已经基本形成。

后金建立后,不断对漠南蒙古发动了战争。1635年,皇太极灭漠南蒙古,存在了几百年的蒙古汗国最终灭亡,皇太极得到了元朝的玉玺。自此,漠南蒙古就成为了清朝的一部分了,称之为“内蒙古”。清朝在内蒙古推行了盟旗制度,标志着中原王朝正是对蒙古地区实行了行政管辖,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清代内蒙古

民国时期,外,蒙古被苏联所控制,并走向了独立。1919年,北洋军阀投机分子徐树铮进入蒙古,他夺取陈毅的功劳,搞得蒙古王公离心离德,加速了外,蒙古的独立。为了防止独立势力深入内蒙古,北洋军阀选择了亡羊补牢,将内蒙古拆分为了绥远、察哈尔、热河、宁夏几个省,史称“塞北四省”。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内蒙古的范围都是被分割开来了。

1947年,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旧的体制已经不适合新的变化,于是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当时的内蒙古包括呼伦盟、兴安盟、锡林郭勒、察哈尔盟、哲里木盟几个地区,相当于今天内蒙古的东部地区。此后,“塞北四省”的土地不断被划入内蒙古。到60年代,内蒙古的版图已经完全形成,也就是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拉善高原。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中苏关系也处于友好时期,北方的威胁暂时解除,因此“塞北四省”的废除也是合理的。整个内蒙古到现在一共才2400万人口,如果还要分为几个省来管辖,那每个省也才几百万人口,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地级市而已。如果还要坚持“塞北四省”的建制,那么内蒙古地区的机构数量就会急剧膨胀,官员数量急剧飙升,财政压力也急剧加大,这是不合符精简机构、精兵简政的原则的。

不过,国家在70年代又对内蒙古的版图进行调整。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的阿拉善高原分别被划入了甘肃和宁夏,而呼伦贝尔一带划给了黑龙江,而西辽河流域则划给了吉林和辽宁。为什么要划小内蒙古呢?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边界陈兵百万,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北方的安全。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我们也担心苏联故技重施,抢夺内蒙古的土地,因此才有了以上的区划变革。

到1976年,一个特殊的时期结束,内蒙古各界希望恢复内蒙古的版图。最终,国家于1979年颁布《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决定》的文件,于是内蒙古的版图又恢复到了现在的样子。实际上,新中国的各省的版图基本上沿袭了清朝,而内蒙古版图的恢复,也基本和清朝时期接近。因此,清朝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础,还奠定了现代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内蒙古的版图真合理吗?现在的内蒙古版图的确比民国时期的“塞北四省”合理,因为这符合统一地理单元、民族单元、文化单元的原则,而且还做到了精简机构。但是,内蒙古东西跨度的确太大,其东边的呼伦贝尔、赤峰,西边的阿拉善等地和河套一带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这一点可能会制约内蒙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认为,70年代的内蒙古版图是相对合理的,只是还需要进一步的调节。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地区可以画入甘肃和宁夏,如此就能够和河西走廊、黄河走廊融合发展为一体。东部的西辽河流域的赤峰、通辽可以划入辽宁省,如此就能够和辽宁的辽西走廊联系起来。东北的呼伦贝尔可以划入黑龙江省,兴安盟可以划入吉林省。如此之后,内蒙古的范围就剩下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乌海、锡林郭勒几部分,基本就是古代的“漠南地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翟钦奇2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召开阿拉善盟新井煤矿边坡坍塌救援处置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处置指挥部救援组专家组专家张勇表示,
2023-02-24 16:35:00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16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16日消息称,受持续冷空气影响,黄河内蒙古段土默特右旗贺成全村(三盛公枢纽下385公里)已于1天前出现本年度首次封
2024-12-16 15:55:00
2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权威部门获悉,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一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有工作人员和车辆被埋。目前国家矿山安监局内蒙古局
2023-02-22 19:31:00
活力内蒙古丨原来你是这样的内蒙古,还藏了多少好东西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行进中国”调研行活力内蒙古丨原来你是这样的内蒙古,还藏了多少好东西人民网“行进中国”内蒙古调研采访团没有海也能产海鲜?南方水果也能在北方安家?占世界
2024-07-09 15:50:00
内蒙古北方嘉轩取得高精度通用合装机定子找正工装专利,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金融界2024年12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内蒙古北方嘉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精度通用合装机定子找正工装”的专利
2024-12-25 12:19: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当前,黄河开河流凌已进入内蒙古境内。截至3月12日,黄河内蒙古段开河至三盛公闸下26公里处,累计开河152公里,剩余封冻长度534公里,开河形势平稳。内蒙古扎
2024-03-14 13:53:00
内蒙古大兴安岭发生15起雷击林火
本文转自【中国应急管理】;从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获悉,8月10日9时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部阿龙山林业局、满归林业局林火仍在燃烧,阿龙山林业局高温区面积较
2023-08-10 16:28:00
...08月02日 第 07 版)本报呼和浩特8月1日电 (记者张枨)内蒙古特高压建设发展10年来,内蒙古特高压外送能力达到4600万千瓦
2024-08-02 06:07:00
...新闻网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日电 (记者 李爱平)记者2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1月2日黄河内蒙古段720公里全线封河,进入稳定封冻期,封河水位基本平稳。2022年11月2
2023-01-02 19: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