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苏轼雨中泛舟西湖,天晴后写下两首诗,被认为西湖最美的评语
...上面的诗句。杭州的山水,与飘逸潇洒的苏轼相得益彰。西湖的灵秀,给了他无限的灵感;苏轼的朝气、活力,又为杭州人所喜欢。1071年十一月,苏轼一家人来到杭州,任通判一职,官职不大,也没有更多权力为杭州百姓谋福...……更多
走进古诗词中,去感受春天的魅力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写这首诗时,白居易是杭州的刺史。他把西湖的春天描绘得生机盎然,那么美好。白居易是一边走一边看的,他徐徐而行,从孤山寺北走到贾公亭西。他看到春水初...……更多
从桂子到桂花 ——桂花如何成为西湖的文化符号
...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寥寥几字,囊括了西湖独特的景致,令人遐想翩翩。很少有人会疑问,柳永为何用“桂子”来代表“桂花”,似乎大家对这种遣词手法已经司空见惯,但如果我们仔细追索会发现,大部分关...……更多
九百多年前的春天,苏轼来到铜鉴湖畔
...浙江杭州,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中学校长,曾经担任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蒋村街道办事处主任、转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和西湖区发改局局长,西湖区灵隐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和西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爱好写作和摄影,出版...……更多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杭州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对杭州城市文化特别是西湖文化的定型起到关键作用。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协助知州陈襄对李泌六井和沈公井等水利系统进行修浚。六井就是唐代李泌任杭州刺史期间开凿的引西湖水入城的...……更多
断桥相会、苏轼吟诵、蝶群翻飞 大美西湖无人机编队表演在西湖上演
每日商报记者 严嘉俊 摄影7月4日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西湖音乐喷泉广场献上了一场引人入胜、韵味无穷的无人机表演。一排排无人机斑斓闪烁,腾飞至湖面上空,地面掌声雷动,共同织...……更多
为什么人人都爱杭州?
就像西湖超乎想象地成为中国诗意的中心,杭州成为向东亚和世界输出禅宗、茶学两大生活方式的“东南佛国”和“世界茶乡”,21世纪的杭州也出乎所料地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云上之城”。作者 | 萧奉题图 | 陈中秋...……更多
...不因人唤何时休。——北宋 · 苏轼苏轼知杭州时,治理西湖占据了他很大一块工作时间。他上书朝廷要维修资金时,把西湖比喻为人的眉目。苏轼整修西湖,恢复旧观,除葑田、建三塔,将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更多
让友谊流淌在共同的诗句中——首届国际青春诗会浙江杭州活动侧记
...人在儿童馆与孩子们互动在浙江省非遗馆,诗人们观摩了西湖龙井的制作过程。沙特诗人胡达·穆巴拉克是一位中国茶爱好者,对前一天在晚宴上喝到的西湖龙井十分喜爱,亲眼看到西湖龙井的炒制过程让她非常兴奋,制茶师父...……更多
...一”假期第一天,颍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沈影为颍州西湖代言的短视频“出圈”了。欢快的古风配乐中,沈影女扮男装化身“苏轼”,身着青色宋制圆领袍,头戴黑色展脚幞头,举手投足间儒雅飘逸,与颍州西湖的美景意境...……更多
2024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杭州西湖景区发生了一起引发争议的事件。一名男子穿着木屐在景区进行直播,引起了一些游客的不满。有人认为在这样的节日里穿木屐不太合适。随着事件在网上传开,人们开始讨论木屐是否属于日本文...……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惠州西湖美景 广东惠州 彭杰 摄□四川眉山 邵永义苏东坡以才情名满天下,但又因才智为奸佞所不容,累遭贬谴。苏东坡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与乐观精神,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把逆境当成风景...……更多
苏轼为讨好12岁小妾,写下4句肉麻情诗,太会“撩”了
...水为伍,尽享那份难得的闲逸时光。一日苏轼一位友人在西湖边举行宴会上,特意邀请他出席。宴席上丝竹声悠悠,美人们起舞翩翩。在那莺歌燕舞中,有一抹曼妙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就连苏轼也被其清丽脱俗的容貌和高超的...……更多
美在有无间
...老郭,某个周六午休醒来忽然说:“你不是一直想去颍州西湖吗?我这个周末不忙,咱去吧。”“好呀好呀!”我赶紧拿起手机预订门票,随即联系我弟,邀弟弟弟媳一起。第二天早上8点多出发,不到9点就到了颍州西湖停车场...……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现在许多人去杭州都知道苏堤。“苏堤春晓”也被称为西湖十景之一。如今苏堤大多数都用作观赏,但是在宋朝苏轼修建这座堤坝的时候确实是为了治理西湖水患。苏东坡修好这座堤坝之后,杭州的老百姓对于苏轼都十分感念...……更多
钱塘井事
...苦,杭州城区的老百姓连日常饮水都困难,饮水需远汲于西湖,十分不便。李泌改变起源于一个人。781年,李泌来到杭州,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让百姓能够以井为中心聚集。江南本多井,但钱塘六井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更多
...州市淳安县汾口镇初级中学来了几位熟悉的面孔——民进西湖区基层委的会员。一年前的10月,民进西湖区基层委与淳安县汾口镇初级中学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这件事,民进西湖区基层委一直记挂在心,不仅选派了会员郑雄...……更多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9年,朝廷批准了苏东坡任杭州太守。18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西湖就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再到杭州,西子湖已经成为了一滩淤堵不通的死水。苏东坡到任第二年,便开始治理...……更多
...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体的福利院等一系列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三年任满,东京开封依然是乱纷纷新党旧政势如水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格局。他自请朝...……更多
...仕。林逋早年曾到江淮等地漫游,四十多岁后归隐于杭州西湖,在孤山结庐而居。据说他二十多年没有进过城市,常常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遍游西湖,在各处寺庙中和高僧诗友谈诗论文。如果有客人来访,看门的童子就会把他养的...……更多
...0)写下了这阕《南歌子·湖景》。词的上阕写的是他整治西湖的场景:从古岸上开挖出淤泥,碧绿的水流淌在新开的水渠里。之后笔锋一转,也许是想到自己屡屡受挫的政治抱负,像这梅雨天一样潮湿,让人不爽,所以“记取他...……更多
姜青青:坐看飞来峰
...如果是有人文底蕴的景点,便又能激发出旅行者的兴致。西湖为什么受到游客的追捧?景区免费开放是一个原因,更关键的是,它是自然的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结合得丝丝入扣的旅游地。从本文中就能管中窥豹:飞来峰,大家...……更多
无巧不成书,你知道苏轼是怎么做出东坡肉的吗?
...,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那时他在杭州做官,当时西湖还不是现代的美丽景象,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下令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成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一直到...……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王朝云,也是他的红颜知己。还记得苏轼写过一首描写西湖景致的千古佳句,其实,要说写的是西湖美景,实际上是写的他对朝云初见的怦然心动。 当时的朝云才十二来岁,是一名歌姬,长得很是清丽脱俗,不过,只是略施...……更多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心中的西湖之美与“西子”之美,有着怎样的魅力?9月13日晚,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指导,杭州演艺集团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联合出品的首部宋式美学...……更多
杭州西湖的景美,背后的故事更引人入胜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更多
揭秘:苏轼缘何成为“苏东坡”?
...白居易为榜样。在为官方面,白居易曾任杭州太守,疏浚西湖,造福百姓,苏轼也做过杭州太守,像白居易一样疏浚西湖。现在的西湖,有白堤也有苏堤。白居易和苏轼在古代杭州人民心中,那可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受到崇高的...……更多
...下无双的湖,一面是繁华兴盛的城。如今,因为驻场秀《西湖东坡》的上演,这里又多了一抹宋式美学。晚上7点半,杭帮菜的余味还在舌尖,直接拐进东坡大剧院看一场《西湖东坡》。这样的夜晚,有滋有味更“有戏”,落胃...……更多
读懂了苏东坡的龙井虾仁,就读懂了宋朝风韵
...州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风景秀美、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西湖更是中国地标性的风景区,然而在唐宋时,杭州却是一个连吃水都困难的城市。早在唐时,未曾拜相的李泌,受杨国忠、李辅国等猜忌,就曾经任杭州刺史。他发现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